开年头一回的早朝上,众大臣还未从年节的慵懒中恢复过来,没有什么重要的折子要上禀。
坐在首位上的皇上也看出众人的懒散,说了几句祈盼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话,便打算宣布退朝。
就在这个时候,太傅不着痕迹地侧过头,给站在后面的周大人使了一个眼色。
周大人咬了咬牙,横斜跨出一步,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大声说道:“陛下,臣有本奏。”
周大人身形笔直,声音洪亮,立刻驱逐了大家身上的慵懒,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只听周大人一字一句地说道:“沈尚书身为户部尚书,却徇私枉法,私下收受商贾贿赂,德不配位,肯请陛下下令彻查。”
这句话,如同平地一声响雷。
大殿上原本略显慵懒惺忪的气氛,一下变得肃穆起来。
一众大臣低着头,心思四起。
沈大人去岁还因为益州赈灾银两的事,被关押入狱,好不容易洗脱罪名了,怎么又有人参他了?
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沈大人要真的没做过亏心事,怎么接二连三地遇到这种事?
难道沈大人平日里严肃清廉的形象,都是故意装出来的表面工夫?
这次会不会又要被关进牢狱之中?
大殿中静得落针可闻。
不论是平日里与沈大人交好的,或者站在对立面的,都纷纷竖起了耳朵,等待着接下去的发展。
听说沈大人徇私枉法,皇上倒没有多大
的情绪起伏,对沈大人问道:“爱卿,你怎么说?”
沈大人昂首挺胸地站了出来,对皇上行了一个礼,沉着地回应道:“臣冤枉,臣敢对天发誓,绝无做过任何违背良心之事,恳请皇上明鉴。”
皇上又转头对周大人问道:“周爱卿,你既然说沈大人贪赃枉法,可有何证据?”
“前几日,臣偶然发现沈大人私下收受顾姓商人京郊田庄三处,许诺利用职权给他谋得好处。”周大人说得有板有眼,“敢问沈大人,这算不算违背良心之事?”
面对指控,沈大人毫无畏缩,腰杆挺直地说道:“禀皇上,周大人口中所谓的私下收受贿赂,臣敢用自己的项上人头担保,绝无做过此事。
臣自入朝当官以来,谨记以恪勤为公,以簿书为尊,每日励精图治,廉洁奉公,一心想着如何为大宁谋福利,从未忘记为官之本,怎么可能做出这般违背大宁律法之事?”
一番剖释,言辞恳切,加上沈大人平日里就是一派刚正严肃的做派,更是让这番话多了几分信服力。
“沈大人知道这是违背大宁律法的事,当然不会承认了。” 既然敢当面发难,周大人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不依不饶地逼问道,“我已将那商人提交给大理寺,请问沈大人可敢与他当面对峙?”
沈大人面色如常,看都未看存心挑衅的周大人一眼,只对着皇上说道:“臣从不认识什么姓顾
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