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怀孕以后,就会发现满大街的处处都能看到孕妇。
有时候你不知道一件事的时候,什么感觉也没有,一旦知晓了,各种关于那件事的信息就纷至沓来。
沈若嫣和沁儿回府的路上,听到街上很多人在讨论关于城外流民的事,有人说那里每天要饿死多少人,又有人说因为人太多,爆发了可怕的传染病。
听到这些消息,让沈若嫣明媚的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忧心忡忡地回到家,意外发现李夫人正和母亲坐在前厅,有说有笑地聊着天。
“我说今天院子里的腊梅怎开了,原来是干娘你来了?”沈若嫣连忙走过去请安,笑眯眯地在李夫人身边坐下。
“就数我家阿嫣最会说话了。”李夫人也亲热地拉起沈若嫣的手,压低了声音说道,“阿嫣最近真是太委屈你了。”
原来,李夫人也听说了沈若嫣被罚禁足的事,还以为这是因为沈若嫣在自家府上撞到有人行凶的事,沈大人为了保护女儿故意为之。
虽明知道是在演戏,可阿嫣却也是结结实实地被禁足了半个月,关在房内,不能出门,弄得李夫人十分愧疚,这不今日就特意过来弥补来了。
几人闲谈了一番,李夫人说出自己此行的目的,对沈若嫣问道:“阿嫣,你听说城外流民的事了吗?”
沈若嫣几个时辰前刚得知此时,想不到干娘也提起了这件事,心中不免有些担心。
“听说了,怎么了
?干娘,这次的事很严重吗?我听说那里又爆发传染病的迹象,是不是真的呀?”沈若嫣皱着眉问道。
李夫人拍拍沈若嫣的手,示意她别担心,“传染病倒是没有,只不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人,难免有些混乱罢了。”
沈家母女听了,哪儿会不知道李夫人是故意说得轻巧了一些,实际情况,恐怕不能仅仅用有些混乱来形容了。
最近,城里人都在讨论流民的事。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城外聚集的流民却越来越多,他们都是大宁的子民,今年遇上大旱,很多地方都颗粒无收,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实在活不下去了,才纷纷背井离乡,往京城这边赶,想讨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可谁知道,和他们有一样想法的人有这么多,没有通行证,他们连京城的大门都进不去。
听说妙音寺有定期施粥的传统,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就都聚集在妙音寺附近,乌泱泱的一大群人,只要有地方找块草席一铺,就成了他们临时的家。
朝中担心因为大量流民涌入而产生灾患,这几天都在商讨该如何安置这些人的事宜。
以李夫人为代表的贵眷则凑在一起,想着是不是能为灾民做些什么,帮助自己的丈夫缓解压力。
“阿嫣,我们和几位夫人商量过了,打算带领京城里各府的女眷去妙音寺施粥,不知你是否愿意来帮我们出出主意,给我们提些意见?”李夫人对沈若嫣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