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念云并非京城里的名门闺秀,而是清洲知府的女儿。
沈若川当初去清洲游历时,对她一见钟情,回家后,铁了心地要娶柳家的女儿为妻。
起初,父亲因为门第的原因,怎么也不同意。
哥哥整日软磨硬泡,见人就念叨着柳念云的好,母亲听得有些心软,便特地去清洲见了见。
这一见面,沈夫人发现柳念云人品正直,更重要的是,她处事十分周到,年纪不大却处处稳重,沈夫人便觉得,这是个能管住自己儿子的人。
回家后,也帮着沈若川一起劝说,枕边风一吹呀,沈大人才终于松了口。
当然这些都是以前的事了,最重要的是这刘婆婆!
刘婆婆可是柳念云从清洲带来的老随从。
清洲这个地方啊,民风彪悍,多看人家几眼,就能当街吵起来。
据说刘婆婆在当地,那可是一张鼎鼎有名的利嘴。
刘婆婆吵架的本事,简直刷新了沈若嫣对说话的认知。
记得那时,柳念云初来乍到,沈若嫣陪她一起去城里逛逛。
半路上遇到几个不讲道理的中年妇人,硬是要胡乱插队。
要知道那可是嘴皮子最有战斗力的中年妇人,刘婆婆以一敌三,硬是把三人骂得毫无回口之力。
那场面,至今都让沈若嫣回味无穷。
平日里,只要有时间,沈若嫣就特别喜欢来嫂子院子里听刘婆婆说话,回去后还要在心里反复回想,仔细琢磨一番。
因此沈若嫣的怼人水平,
也跟着提升了好几个台阶。
一听嫂子愿意把刘婆婆借出来,沈若嫣一颗心就放了下来。
春娘和离这件事,稳了!
沈若嫣特别想看看,刘婆婆和那衣料铺子里的老太婆交锋的画面,可惜柳念云始终不肯松口,不让她一起跟去。
沈若嫣只好把小眼线沁儿给派了过去,自己在屋里等着三人凯旋而归。
约莫中午的时候,三人便回来了。
沁儿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最前面。
后面跟着如释重负的春娘,她腰背挺直,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脚步也轻快了不少。
刘婆婆则走在最后,一脸的平静,但若是仔细看,隐约能看出几分不好惹的气势,颇有种大宗师的风范。
沈若嫣谢过刘婆婆,又把春娘给安顿好,忙带着沁儿回了自己的屋子。
“快给我说说,刘婆婆是如何发挥的?”
沈若嫣将房门一关,迫不及待地对沁儿急促到,难掩心中的激动。
沁儿给自己灌了一杯水,脸颊红扑扑的,好似还沉浸在刚才的亢奋中没有走出来。
“刘婆婆好厉害!”沁儿回忆说。
刚才春娘带着刘婆婆和她一起往那家料子铺走去,一路上都和她们有说有笑的刘婆婆,踏进料子铺门口的瞬间,突然变了脸,眉头倒竖,张口就骂:
“那个宠妾灭妻的瓜娃子,躲哪里去了!
就会窝里横是吧!连自家娘子都打!
什么瘪犊子的臭玩意儿,良心被狗吃了,作孽哦!”
逛料子铺里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