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爷爷名字叫李乾斌,两者只差一个文字旁,大姐特意找人查了一下直隶武备学堂是什么地方。
一查不要紧,这座学堂竟然是亡清在1900年建立的官办学校。
受到动荡时期影响,老爹就让家里人把这件事烂肚子里,尤其让李红兵不要大嘴巴。
想不到,今天在墓碑上再次看到爷爷的本名。
继续向下看,爷爷的名字后面写着。
生于直隶省河间府献县,卒于北省草沟村。
直隶省河间府献县?
李红兵下意识掏出手机,发现没有信号,索性拍下照片,回家后再查。
目光顺着爷爷名字向下看。
【孙庆有】19岁,松柏镇双沟村人,杀寇2人。
【罗铜锁】20岁,松柏镇十里铺人,杀寇1人。
【陆桩子】17岁,松柏镇桃沟人,杀寇2人。
【许狗娃】26岁,松柏镇茶树沟人,杀寇1人。
【朱八斤】16岁,松柏镇朱家湾人,杀寇1人。
全都是林区的人。
不知不觉,李红兵面对墓碑肃然起敬。
“这就是爹让我来青龙山的原因,爹害怕屋里人把弟兄们忘了,总得有个人给他们守坟,逢年过节烧纸上香。”
山爷在老爹的搀扶下,来到墓碑前,颤巍巍抬手把墓碑上一缕灰尘擦去。
“这坟下面除了战死的叔叔伯伯,还有345只小日子。爹说活着咱们能剐小日子,死了也能镇压,让他们生生世世翻不了身。”
难怪!
左青龙,右白虎。
青龙在上护忠良,白虎在下镇妖邪。
林区几十年的谜底终于揭开了!
李红兵顿时明白爷爷的苦心,然而为之奉献的却是山爷,为了一个承诺,一辈子守在大山里。
“大爹,辛苦你了!”
“山哥,你为啥不跟我说。”老爹更是眼泪纵横,为山哥的付出感到心酸。
“哭个屁!”山爷淡然的摆摆手,“你在家排老二,我是老大,我来就对了,你打小性子就跳脱,守不住寂寞。”
“大爹,那碑上最后一个用黄泥盖住的名字,是.”李红兵指着墓碑角落。
山爷点点头。
“嗯!等他走了,就清掉,看他活的久,还是我命长。”
墓碑前,所有人都知道黄泥下的名字是谁。
“有火纸没,我想给长辈们磕个头。”
老爹、李红兵、山杏毕恭毕敬的跪在墓碑前,烧纸上香供酒,为石墓清理灰尘。
做完一切后,李红兵语气坚决的对山爷说道。
“大爹,你受苦了,守墓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这是整个松柏镇的事。”
“英雄不能孤单,我要让所有村都知道,当年杀小日子就有他们村的叔伯,该让他们来祭奠。”
山爷猛的抬起头,浑浊的双眼闪烁激动。
“真的,老头子说不让人知道,怕屋里人被牵连,这可是杀头的罪。”
李红兵心里一阵悲凉,扶着山爷。
“都什么年代了,这事我来安排,早就不杀头了。”
“好好好!终于等到这天了,爹,我说到做到了。”山爷老泪纵横,颤巍巍看着墓碑上爷爷的名字。
下一刻。
身子一软,倒在李红兵怀里。
“三儿!”老爹惊呼,神情紧张。
李红兵一边扶着山爷,一边把脉,过了一会说道。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
都什么时候了,还拽古文。
老爹没好气的说道,“说人话,听不懂。”
“就是山爷因为高兴,全身的阳气运行通畅了,气行不顺的地方,也顺畅了,寒气离体。”
“那就好,现在咋办?”老爹也跟着高兴起来。
“抬进屋,我给大爹行遍针,推拿活血。”李红兵一副没见识的表情。
这次,老爹格外听话,没有骂孽子,乖乖的帮忙抬着山爷回到屋里。
这时,山民们撸完金子来到高台,手里拿着各种干果山货,看到山爷昏倒,吓得赶忙围上前。
得知是要给山爷治病,急忙守在门口,目光担忧的盯着石屋。
几个孩子围着山杏,没有说话,眼睛羡慕的望向拿着巧克力的草帽女孩。
山杏连忙拿出带来得礼物,果、烟、点心发给山民。
一个小时过去。
李红兵和老爹走出石屋,山民们赶忙上前询问情况,知道山爷病治好了,一个个顿时笑的跟一样,连忙招呼女人们生火做饭。
天边泛起红霞。
赶回家肯定来不及,父子俩商量后决定在青龙寨住一晚,明早再回去。
山民吃饭简单朴素。
直接石屋外面垒了个石灶台,架上一口大锅,什么腊肉、腊鸡之类肉菜,剁吧剁吧丢进锅里。
随着锅里翻滚,飘起浓浓肉香,孩子们可怜巴巴的蹲在旁边,鼻子用力吸空气中的香味。
李红兵看的出来,青龙寨生活清贫,估计一年难得吃几回肉,个个营养不良。
想到上次搬家,山爷送来那么多腊鸡、腊兔,搞不好是整个寨子的存货。
于是,扭头问向坐在身边陪聊的壮牛。
“壮牛哥,咱们寨子靠啥营生?”
营生?
壮牛想了想,咧嘴笑道,“那有啥营生,进山打猎到镇上卖点钱,剩下就在山上种地。”
“想没想过搬出山。”
这句话李红兵从进寨子就想问,青龙寨生活太苦,山爷一把年纪还守在山上,对自己而言就是不孝顺。
这些山民照顾山爷这么多年,没有辛劳也有苦劳,该他们富贵。
作为山爷的侄子,自己现在是村长,稍微操作一下就能让青龙寨搬迁到草沟村,反正盖了200套院子,分给青龙寨一家一套都绰绰有余。
搬出山!
壮牛愣住,这种事想都没想过,旁边山民也陷入沉思。
搬出去,搬到那?
山民一辈子都在山里,除了打猎、种地,还能干什么,搬出去能有活路。
让山爷搬出山,老头倔巴肯定不同意,李红兵只能用计,先把青龙寨搞定,最后强攻山爷。
“我知道你们的难处,放心,只要你们搬出去,那都不去,就来草沟村,我给你们分房子,安排工作。”
“大丫都这么大了,总不能一直在山上,还有其他孩子,到村里上学,学习知识,走出大山。”
走出大山。
山民眼中泛起亮光,宛如天上的星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