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是,这一路上也太小心了,你这山路我们也了好几回了,哪里有什么埋伏,不是我吹牛,就算有埋伏,能逃得过我的眼睛?”
突骑施,其实就是突厥的一部。
宁远国渴塞城东北方向,两百多里的地方,一队人马正不疾不徐向东南而来。
拔也何力就是这两百骑兵的头头啦,他是一名黄姓突骑施的百夫长。所谓黄姓突骑施并不是姓黄的突骑施,而是金黄色头发,黄色眼睛的突骑施。但拔也何力其实是黑头发黑眼睛啦,只是因为他们可汗是黄头发黄眼睛而已。
怛逻斯城其实一直为突骑施占据,至少在十二年前(739年)还属于突骑施。十多年前,一代突骑施雄主苏禄可汗叛唐,被大唐和大食同时打败,苏禄被部下所杀。突骑施分裂成黑姓突骑施,和黄姓突骑施,三可汗并立(两个黑姓可汗,一个黄姓可汗,苏禄属于黑姓)。
果然有埋伏!
这里是宁远国实际控制的最北边缘,山峦起伏,道路难行。过了这里,再继续往北就是道路更加难行,高山环绕,曲折向西北走七十多里,再转弯向东北方向行进七十多里,然后一路向北,翻越雪山,沙漠,再走几百里,就是现在被石国占据的怛逻斯城了。
拔也何力难以置信地发现,埋伏居然是来自山坡上,还有山道两边那些看上去毫不起眼的乱草堆,枯叶丛。弩箭就是从这些地方射出来的,而那些看上去像一堆杂草枯叶的,竟然是一个个埋伏着的人!
两战过后,碎叶城被黄姓突骑施占据,怛逻斯城则被东拔汗那占领。除此以外,被打散的数万散亡之众也全部给了东拔汗那。
这一百探路先锋被他调动起来,七八骑竟然哨骑在前面哨探,二十多骑在左右两侧游弋,十多骑在后策应,随时准备给后面大队报信,自己率领几十骑在中间坐镇。一路上小心谨慎,真恨不得路过一块石头也要翻过来瞧瞧。
拔也何力挥了挥手道:“总之小心无大错,还有十多里,大家先别放松,再好好到前面巡哨巡哨。周围草木,拿长矛捅一捅,瞧着可疑的地方射上一箭。”
他们有一多半是黑头发,眼睛较大,皮肤多为黄色,面部轮廓模糊,胡须也没有昭武九姓人那么多。实际上,他们都是突厥人。
这队人马正是从怛罗斯城而来,马上骑士看上去都相当骁勇精悍。石国虽然也和康国,安国,曹国等一起被称作昭武九国。但这一队骑士却与昭武九姓人(也就是粟特人)高鼻深目,紫髯多须,白皮肤,浅色发的外貌完全不同。
绷,绷,绷……
好在走了几百里,一点情况也没有发生,眼看再走十多里,就能走出这片山区,进入费尔纳干盆地。拔也何力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接下去就是一片平原坦途了,再也不用提心吊胆担心埋伏。
弩箭继续响个不停,拔也何力目眦欲裂地看着自己的手下一个个被射倒,自己那名小声嘀咕的亲卫,整个人已经被射成了刺猬。拔也何力满脸悲愤地大声怒吼道:“往回撤,快往回撤,他们的弩箭快要射光了!”
难道自己这次要死在这里?
拔也何力是草原猎人出身,眼神锐利,听觉灵敏,在草原上,一两里之外就能发现猎物。加上开得三石的硬弓,骑在飞快的战马上,一百五十步内,百发百中,很快从一个普通士兵升为百夫长。
一怒之下,石国国王特勒一下派出了一千石国和黄姓突骑施最精锐的骑兵,向渴塞城方向哨探,为怛罗斯城预警。
安西军,果然是安西军!一听声音就知道,这些正是安西军弓弩手装备的单弓弩,自己与安西军交过手的,这种弩弓发出的声音,拔也何力毕生难忘。他们竟然想到把自己装扮成杂草,枯叶跟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难怪连树上的小鸟都没有发现!
早在一百多年前,石国就已经突厥化,不但他们的正副双王全部是突厥人,石国的居民也大多数是突厥人。在十年前,石国副王向唐玄宗上表请讨大食,就这样写道:“……今突厥属天可汗,在于西头为患,唯有大食,莫逾突厥。伏乞天恩不弃突厥部落,打破大食,诸国自然安贴。”
于是唐朝转而支持黑姓突骑施,将被捉到长安的苏禄可汗的儿子放回,开始攻打反叛的黄姓突骑施,天宝三年(744年)将莫贺达干斩杀。但并没有彻底消灭黄姓突骑施,而黑姓突骑施又早已被打残,黄姓突骑施一直占据这碎叶城和碎叶川一带。
因为这个专长,拔也何力被派做探路先锋。一开始的时候,拔也何力对此是颇有些不以为然的,这实在有些杀鸡用牛刀啊。但后来哥舒思力千夫长偷偷告诉他前面派出去的几批两百多名斥候,通通有去无回,拔也何力这才重视起来。
黄姓突骑施击败了自己的死敌,而且占据了碎叶城,收获最大,唐朝是大哥,什么也没要。唐朝三个属国,石国,东拔汗那还有史国是来帮忙的。但是战斗打完,这个三个来帮忙的属国,却只有东拔汗那一家独得全部好处,其他两国只获得了封号的奖励。石国和东拔汗那(也就是现在的宁远国)矛盾由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