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枪枭雄》这部电影早在几个月前就定档了,所以很多片方都避开了这个时段,怂得让人唾弃,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的竞争反而不激烈。
“丹尼尔·埃里森?我记得是……”
电影观众没有电视剧观众那么多,而且电影票价偏贵,很多电视剧观众可能一周看个三四部电视剧,但几乎很少人会有这个预算和精力一周看三四部电影的。
甚至很多《双枪枭雄》的主演粉丝,还专门跑到藤原圭的论坛,在一些粉丝吹嘘票房实绩的贴子下评论:“不要得意,等《双枪枭雄》上映后,票房自然会低下来。藤原圭的好日子也要到头了。”
藤原圭扯了扯嘴角,对这种说法没放在心上,又问道:“是邀请我参加活动吗?还是……”
虽说打擂台的电影制作方忽然站台,也不是稀奇事,电影市场也没小到同一季度只容得下一部电影。但那是关系好的人才会这样做,这个美国人自己之前从未见过。
藤原圭是计划过要把手伸到荷里活的,毕竟曰本电影市场虽说是现在的全世界第二大市场,但是这第一和第二的区别实在是大的夸张。
但是一个名气大的人,负面评价也会变多,这也是很符合社会规律的事情。
“现在报,我打给他。”
“是私人会面。”
“本土电影终究无法和荷里活相提并论,藤原圭走了昏招,要是推迟两个月上映或许还有可能复制《我的野蛮女友》的票房佳绩,现在绝对没有这种可能了。”
藤原圭现在声望越来越大,粉丝越来越多,但随着粉丝变多,黑粉的数量也急剧增加了。藤原圭身上本身并没有什么黑料,按理说并没有什么会遭受一群人讨厌的理由。
“藤原社长,芥川映画那边传话,说一位叫做丹尼尔·埃里森的美国制片人想要与您单独见一面,请问您有时间吗?”
“是《双枪枭雄》的制片人。”
“留电话了吗?”
既然不与本土电影人争利,那便要与外来者拼个你死我活了。
“嗯……不太清楚,不过据芥川映画那边说,是埃里森先生看过了《无间道》,非常欣赏您在电影创作方面独树一帜的才能,想要与您结识。”
藤原圭心道。
只有中国电影市场崛起成为第二后,第一和第二才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短。
否则仅以曰本一亿多人口的体量,它是支撑不起太大的市场的。
所以要想真的赚大钱,还是要把触角伸到美国的电影市场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