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1084章 我来施加雷霆,你来负责重建

第1084章 我来施加雷霆,你来负责重建

当黎牙实掏出了手捧雷的时候,那手捧雷落在了一个刺客的面前,刺客的第一想法是,黎牙实从树后面,到底丢出了个什么东西,但轰鸣的爆炸声,打断了他的思路,他也没办法有更多的想法了。

火药爆炸后,药筒里藏着的铁珠子,带着尖啸声,四散溅射。

这一个手捧雷,炸死一人,炸伤了两人,而另一边的三名刺客,面对这个状况,陷入了疯狂之中。

“神术!是神术!”惊呼声此起彼伏,刺客们大声呼喊着,黎牙实走的并不远,宫廷卫队很快赶到,将所有的刺客抓捕归案。

黎牙实还有四颗手捧雷,人就是这样,无法想象认知之外的事物,泰西普遍蒙昧,宗教十分普遍,遇到自己不了解的事儿,就会往神鬼身上去套,黎牙实扔出的手捧雷,超出了这些刺客的认知。

这压根不是什么神术,而是人力创造的奇迹,戚继光根据开弹发明的一种单兵武器,其前置科技就是大明广泛采用的延时木质引信和开弹,只不过技艺更加困难了一些。

大明的匠人,当真是巧夺天工。

黎牙实靠在树后,用力的喘着粗气,他浑身是汗,宫廷卫队赶到,安全之后,他的思维脱离了高度紧张,四肢趋于无力,甚至站不稳身子。

他不年轻了,已经五十多岁的他,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回到泰西,泰西就用了这种方式欢迎他的回来。

他的思绪变得十分的混乱,他在猜测刺客的来历,在猜测安东尼奥的立场,在思考自己若是没有回到泰西,就不会突遭横祸,在思考自己留在大明的孩子们。

思绪过于混乱,影响了黎牙实的判断能力,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屏弃了所有的杂念,控制自己站了起来,检查自己是否有伤势。

刺客的火铳,擦破了他的衣服,并没有任何的伤势。

他把那些复杂的思绪,全都拆成了单独的问题,这是矛盾说教他的方法论,把一个因为不同立场、利益所产生的复杂矛盾,拆成小的矛盾。

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彻底理清楚自己的处境,进而做出决策。

在宫廷卫队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理清楚了自己所有的问题。

他心中的恐慌逐渐消散,局面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内,回泰西就是这样的局面,做了决策,没必要悔恨。

人生就是这样,只有落子无悔,任何的悔恨,除了增加精神内耗之外,毫无作用。

同样,那条未曾踏入的道路,也不必过分渲染它的美好,同样也是布满荆棘。

其次,刺客来源,他也有了明确的判断,两拨人,大抵出自三个方面,费利佩对黎牙实背叛的恼羞成怒、教廷对他违背终生不娶誓言的惩罚、法王雄狮亨利不想让他前往法兰西。

而安东尼奥的立场,也可以确定,安东尼奥既没有纵容,也没有授意,他就是单纯的无能为力,他要是有办法,他最亲密的战友,剑圣马尔库斯,也不会死了。

马尔库斯死后,安东尼奥也遭受过各种各样的刺杀,来自不听话的贵族,来自里斯本的海商、来自费利佩、来自英格兰等等。

大明环球贸易船队船长、番都指挥霍丞信来到了王宫,见到了黎牙实。

“如果继续留在泰西,这样的刺杀会接踵而至,跟我回大明吧。”

“陛下不会笑话你的馁弱,临行前,陛下专门叮嘱过我,如果你后悔了,就把你带回去,大明不缺你这么一双筷子。”霍丞信十分真诚的说道。

黎牙实在大明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翻译了大量的泰西算学著作,同时还引荐了伽利略、开普勒入明,他还长期充当了友邦惊诧的角色,从一个夷人的视角,看待大明问题,给大明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纠错能力。

霍丞信意味深长的说道:“泰西是当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没有发生改变,大光明教为了追求光明,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揠苗助长。”

黎牙实听得懂汉话,也学过很多的成语,有个农夫见麦苗长得太慢了,就去田里,把麦苗都拔高了一些,后来这些麦苗全都死了,泰西的生产力低下,连铁锅都不能普及,生产关系是农奴和奴隶主。

这种情况下,打破旧有的生产关系,就能改变一切吗?真的会迎来光明吗?

霍丞信对此,是完全悲观的态度。

黎牙实摇头说道:“霍指挥,你说的对,泰西眼下不具备足够的条件,我很清楚的知道,但,无论泰西什么时候想要变革,都需要从改变生产关系,从废除农奴制度开始。”

“而我们这些先行者的作为,绝非没有意义。”

“泰西的情况和大明完全不同,大明远在万里之外,大明的经验只能参考,路还是要泰西人自己去走,跟头也要泰西人自己去摔!摔得狠了,穷则变,变则通,穷途无路才会发生改变。”

“探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都会让后来者受益匪浅,这就是我要留下来的理由。”

霍丞信听闻黎牙实如此说,略显无奈的点头说道:“好吧,你已经离开了大明的商船,我不能派海防巡检保护你了。”

“我知道,入夷则夷,派大明人保护我这个夷人,是不合适的。”黎牙实表示了理解。

大明有华夷之辩,他从船上离开,就等于彻底从大明领土离开了,船上也是大明领土,这一点海权论里有十分详细的论证。

“我还带来了一个消息,这次派人刺杀你的人,一拨人来自费利佩,他在里斯本有很多的人手,这次的刺杀仅仅是开始。”霍丞信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大明在泰西建了几个明馆,搜集情报能力很强。

“费利佩殿下觉得我背叛了他,我无话可说,手下见真章就是。”黎牙实点头。

霍丞信眉头紧锁的说道:“还有一拨人的来历,有点奇怪,他们是英格兰的私掠船,也就是海盗们,其目的,只是为了把水搅的更浑,更多的混乱,下限更低、更没有道德的人,就可以趁机获利。”

“英格兰人?”黎牙实呆滞了下,这是他意料之外的事情,教廷没有派人,雄狮亨利也没有派人,反倒是英格兰人要置他于死地,简直是莫名其妙,黎牙实和这些英格兰人,无怨无仇。

霍丞信想到英格兰人的行为,就连连摇头说道:“有的时候,英格兰人做事,不求自己获得什么好处,只求局面更加混乱不堪,损人利己的事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儿也要做。”

英格兰人所谓的离岸平衡政策,就是搅屎棍,只要能把整个泰西搅的鸡犬不宁,英格兰人就会不遗余力去做,泰西摊上了这么个东西,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教廷之所以没有派人,一方面是傲慢,另外一方面则是僵化,他们最晚收到了消息,教廷里的大主教们的意见也不一致,吵了一段时间后,教廷选择了什么都不做,而且教廷也没有多少实力,去做这些事儿了。

费利佩做了,也就是教廷做了。

“还有个事儿,葡王找到了我,让我说服你留在葡萄牙,你考虑的如何了?”霍丞信询问黎牙实的决定。

黎牙实闭目良久,才开口说道:“我当然愿意留下,可安东尼奥殿下不介意,很多的葡萄牙人会介意,西班牙是三次兴兵,意图吞并葡萄牙的邻国、大国、强国,我做国务大臣,葡萄牙人会极力反对的。”

“是这个道理。”霍丞信点头肯定,摇头否定,笑着说道:“徐璠刚开始做国务大臣的时候,葡萄牙人也非常反对,后来,徐璠走的时候,葡萄牙人为他举行了国葬。”

“在安东尼奥当上葡萄牙国王之前,葡萄牙的肉食者们,打算把葡萄牙卖给西班牙,卖的价格还很便宜。”

黎牙实西班牙身份不是问题,徐璠刚被任命的时候,也有人提出了质疑,但立刻就有宫廷秘书骂这些人:之前的国王、主教、贵族们出卖葡萄牙的时候,你们在哪里?现在有胆子反对质疑,好人就该被指责吗?

安东尼奥亲征获胜后,得到了许多的威望,他活着没人敢明面上反对他,而且黎牙实做得好不好,都不影响安东尼奥继续做国王,如果黎牙实做的不好,安东尼奥只要把他罢免,换一套班子,就可以交代。

现在的葡萄牙经济,完全依靠大明货物的集散,而安东尼奥对此拥有绝对的掌控权。

“如果你不想在葡萄牙也可以,法兰西国王亨利,通过商人们联系到了我,许下了重金,足足二十七万两黄金,悬赏你,希望你可以投靠他。”霍丞信说起了另外一个可能。

来自法王亨利四世的拉拢。

“那名商人说,亨利四世最大的愿望,是让法兰西每一个农户的锅里,都有一只鸡,他希望你可以了解到,他也可以是朋友,不一定非要是敌人,那些个封建领主,也是他的敌人。”霍丞信解释了下亨利拉拢黎牙实的原因。

黎牙实颇为感慨的说道:“亨利是真的舍得。”

“法王亨利,提供了极其丰厚的报酬。”霍丞信解释了下亨利提出的条件。

如果说服成功,大明环球商队,可以获得二十七万两黄金的赏金;

如果没能说服成功,而是把黎牙实骗到了法王指定的港口,那就是三十万两黄金。

也就是说,法兰西国王亨利,在购买黎牙实的控制权。

黎牙实大惊之余好奇的说道:“你就这么明晃晃的告诉了我?那还怎么骗我,把我交给亨利呢?船队是大明朝廷的,这份佣金,你可以留在自己的兜里。”

商队获利都尽数归了朝廷,这是公账,这份佣金,显然是没法走公账,那就是霍丞信自己的金子。

“我还要回大明,我把你卖了,让陛下把我砍了?三十万两黄金诚然很多很多,但还不足以让我付出一切。”霍丞信对这三十万两黄金,确实是无所谓。

他是番都指挥,他想要捞钱,稍微抬抬手,就有人跪着把银子献上,而且比这三十万两黄金多得多。

比如,大明采买货物,作为番都指挥,霍丞信有很大的话语权,他可以以某种理由,说服朝廷采买一批不是那么合适的某家货物,卖出后,赚取不到足够的利润也简单,在海外的时候,抢一笔补上就是了。

比如,很多商船都会随着环球商队出发,前往墨西哥、秘鲁等地,环球商队提供保护,就这份保护名额,价格不菲,只要霍丞信愿意,他甚至可以弄个经纪买办,专门兜售这个名额。

公器私用这事儿,中国的历史很长很长,有太多的案例可以借鉴。

霍丞信没有公器私用,只是他求的东西,是金钱给不了他的,陛下给商队的劳动报酬足够多了,允许每名船员携带不超过三百斤的个人货物,霍丞信的多一点,他可以带四万五千斤的个人货物。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