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四合院的生活日常 > 第104章 海派生活初品尝

第104章 海派生活初品尝

 热门推荐:
    软卧的餐车厢跟普通用餐车厢不同,可以理解为小灶。
    不过用餐车厢打饭窗口就那么一点,所以排队打饭是美德。
    李璐在前伸着脖子往里瞅,提前看到就可以琢磨轮到她时吃什么。
    小女生的心态。
    今天“偶遇”魏平安,分到一个车厢,可以朝夕相处两天半,让她一直处于兴奋中。
    无法言语的幸福感。
    魏平安站在她身后,保持了三十公分的距离。
    虽然他隐约也觉得李璐对自己有些特殊,但作为一个有家室的人,发乎情止乎礼。
    身后一阵香风传来,魏平安不由的嗅了嗅,有点熟悉的味道。
    “嗨,陈姐,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
    “是你啊,你这是要去哪里?”
    陈雪茹看到魏平安,也是莫名惊喜。
    心想,他们外事办怎么还有出外勤的吗?
    左右看了看,也没看到外国人啊。
    “哦,我去一趟上海办点事。伱呢?”
    “我这是去上海参加个丝绸展览,顺便去苏州一趟。”
    陈雪茹要做伊莲娜的生意,苏州是丝绸之乡,上海又有丝绸内销会,她肯定会去参与。
    只是没想到在同一列车上遇到。
    对于陈雪茹能买到软卧车票,魏平安不稀奇。
    怎么说她也是民族资本家,现在也还处于蜜月期,出行卧铺是必须的。
    能买到软卧,那就是有一定的渠道和手段了。
    “你是一个人来的吗?”
    “这是我的朋友李璐,百货大楼服装部的经理……”
    “这位是陈雪茹陈老板,在大栅栏那边开绸缎铺。”
    魏平安他们在2-5号车厢,陈雪茹的车厢在3-8号。
    意外惊喜。
    陈雪茹的随行人是个老账房,所以她也缺牌搭子。
    两个人接竹竿,三个人就可以争上游、跑得快了。
    李璐也挺开心。
    因为她一眼就看出来陈雪茹的年纪更大,而且话里也说到了自己儿子,那就是有家庭的喽。
    肯定不是威胁。
    或许可以帮着撮合也说不定呢。
    嗯,非常确定的是李璐想多了。
    陈雪茹是生意人,非常懂得察言观色。
    从最初扭过头审视的眼光对视,她就发现这个叫李璐的姑娘应该是喜欢魏平安。
    毕竟男才女貌看着也合适,而且这姑娘看自己的眼神,就像是护鸡仔的小母鸡,有敌意。
    所以陈雪茹就三句话不到提到了自己的儿子。
    果然,小姑娘态度就和谐了很多。
    还约着自己去他们车厢一起打扑克。
    这可是很好的接触魏平安的机会,哪怕自己当初的那个念头渺茫,可遇事不争不抢,那不是她陈雪茹的作风。
    虽然离过两次婚,但陈雪茹自认有钱有颜,从不觉得自己弱于谁。
    打扑克是一种消遣,但也是个技术活。
    魏平安属于天赋型选手,而陈雪茹则是习惯性计算……
    李璐脸颊不大,额头也不大,属于巴掌脸那一类型的。
    所以贴满了纸条,也不过才8点来钟。
    “行了,今天就先玩到这儿吧,休息好了明天咱们可以再继续……”
    陈雪茹伸了个懒腰,勾勒出一副傲人的s形身段。
    魏平安不由得咽了口口水。
    李璐没看到,她此时也忘记了所有,脑子突然就懵了。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梦中才会有的醒来扭头就能看到魏大哥的场景,明早就……实现了?
    好意外,好激动,好……幸福啊。
    陈雪茹什么时候走的,她不知道。
    魏平安什么时候出去的,又什么时候回来的,她同样不知道。
    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还是魏平安喊她两声,让她去洗漱才缓过神来的。
    低着发烫的脸窜了出去,好半晌才推门回到了车厢内。
    晚上。
    火车哐哧哐哧的行进着,车厢内早就熄了灯。
    李璐却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她就觉得整个车厢内的气息都透着暧昧,每一个呼吸都让空气里飘荡着旖旎……
    就连对面魏大哥的呼噜声,也像是在唱歌。
    唱一首甜蜜真诚的告白的歌。
    第二天,醒来,李璐精神百倍。
    虽然睡眠少,但依旧精神焕发。
    因为睁眼就看到了趴在小桌上写东西的魏大哥。
    近在咫尺,感觉触手可及。
    “魏大哥,早上好啊。”
    “你醒了?我打了饭,你去刷牙,回来吃吧。”
    “啊?几点了?”
    “快9点了……”
    其实陈雪茹早饭时就跟魏平安打过招呼。
    陈雪茹是等在那里的,一份早餐吃了二十多分钟还没吃到一半。
    然后魏平安打了饭,跟陈雪茹一起吃了之后才回来的。
    写了一个多小时的文章,完成度很高。
    很多不合时宜但核心立意很不错的文章,现在魏平安已经可以加工的红色味儿很贴切。
    外人看来,就是文章本天成,文采奕奕的魏大哥信手拈来。
    都是佳作。
    多次闹了个大红脸,李璐仿佛在锻炼自己的脸皮厚度。
    以期可以达到大胆追求魏平安的目的吧。
    ……
    从京城13点多上车,到达上海车站时,已经过了晚饭的饭点了。
    魏平安跟陈雪茹和李璐告别。
    她俩竟然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的地。
    结伴而行也能让人更放心。
    陈雪茹在得知李璐和魏平安也不过是偶遇时,很意外的看了魏平安一眼。
    眼底深处一股被压抑下去的火苗,又有了燃烧起来的迹象。
    虽然是晚上,但车站有接站的人,还不少。
    拉着横幅。
    精神抖擞,热情洋溢。
    写着欢迎燕京大学代表团的字样。
    这是要接刘教授和李教授以及三名随行人员的。
    上午在车上俩老头轮番上阵也被魏平安杀得丢盔弃甲,现在就得装作不认识。
    崔刚带着魏平安几个从接站团身边走过,目不斜视,连好奇心都没表示出来。
    魏平安决定等上了车,给崔刚提个意见。
    有些细节方面,一定要用心,必须要做足,细节决定成败啊。
    要不然十多年后,去香港执行任务也不会因为瓦斯用了没补充而坑了队友。
    关键那个队友还是……
    嗯,发现问题,就必须及时更正。
    毕竟人命关天。
    崔刚之前接到任务后,就确定了他们的暂住地址。
    出了车站就带着魏平安几个坐了无轨电车,倒了两次后,来到一处绿化非常好的小区。
    小区内是上千栋类似苏联老大哥集体农庄的住宅。
    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
    远远看去密密麻麻又整整齐齐,站在河边小桥上,还能依稀看到不远处的公园、医院等配套设施。
    跟几十年后的二线城市也不遑多让了。
    崔刚带着大家一路快步前行,熟门熟路的来到一处住宅。
    二层结构,每层5户,一栋可以住10户人。
    崔刚带大家去了楼上,楼梯最右侧,公用厨房的北角门对门的两间。
    楼梯右拐北侧是公用厨房,厨房右侧是一间,对门又是一间,在厨房的右侧还专门安装了个带玻璃窗的双开木门,相当于两室一小廊的布局。
    唯一略有瑕疵就是没有室内卫生间,每层5户公用一个卫生间,在楼梯左拐的南侧。
    崔刚和魏平安住南向房间,两张一米五大床,床单被罩像是刚换上不久。
    北向是两张上下铺的床,床之间还有两张对在一起的小长桌。
    “好了,大家抓紧休息,明早咱们先去四平路转一转……”
    回到南向屋里。
    “崔哥,明天我干什么?”
    “你留在这里看家,顺便买一些日常用的,记得按点去楼下接水车那里接水……哦,对了,午饭你自己附近溜达着糊弄一顿,晚饭我给你带回来……”
    就这样,魏平安有生以来第一次执行的保密任务展开了。
    每天崔刚都会带着队员窜出去,有时下午四五点就回来,有时要弄到晚上九点之后。
    魏平安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摆设。
    也确实是个摆设。
    啥也干不了,没有参与感,更像是换了个地方搞文字研究一样。
    两天时间,魏平安就闷在室内“创作”《地道战》,闲了就下楼去逛公园,去烟纸店买当地的香烟。
    这方面,魏平安得天独厚。
    魏平安感觉自己来到上海,最大的收获就是再次感受到了“不设限”购买的乐趣。
    跟京城的制度不同,里弄里的纸烟店、一些大点的水果店、副食店都是收外汇的。
    而且,非常的积极和踊跃。
    醒来的第一天,魏平安下楼吃了饭,顺便就逛了一圈那个名叫“长白商店”的口字型建筑物。
    询问了销售员,得知可以外汇支付的信息后,魏平安是打算买几包烟的。
    闷在屋里搞创作也是很费烟的。
    这个年代烟民的口号是:“一云二贵三中华,红塔山下阿诗玛”。
    魏平安看到了一个销售员正在往柜台玻璃第二层摆放两罐铁管的中华。
    就是圆圆的,50支装的那种……
    “同志,这个香烟多少钱?”
    “中华铁罐滤咀50支的,1.5元……”
    嗯,价格既贵又便宜。
    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很贵。
    对于怀揣按箱算的美刀的他而言,便宜的丧心病狂。
    滤咀中华20支5毛一包,牡丹滤咀20支4毛8……
    经由营业员介绍,滤咀香烟是头一批,是上海卷烟厂试制的新品,还很有兴致的想要给魏平安解释带过滤嘴的香烟的好处——不拉嗓子。
    来一趟上海出差,总不能什么都不买。
    反正闲着没事,就随便逛一逛,买点小特产。
    零拷雪花膏,买;
    估摸着家里人的身材,买了好几件毛衫;
    得知魏平安可以用外汇结算,主任都跑了出来,特意询问魏平安打算买多少香烟……
    就急冲冲跑出去,从别家店里临时“调派”了两盒。
    一盒是两罐,一罐50支。
    香烟是成条的,只有6条完整的,还有拆封卖掉四根的大半盒。
    魏平安都差点忘记,这年头还是可以散卖香烟论支的呢。
    短暂的购物让魏平安享受到了不用票就可以购买物品的感觉。
    如果不是京城还有家,有媳妇和孩子,他真想留在这里。
    起码这几年他能呼吸到自由的味道。
    但想到几年后过了蜜月期,那些民族资本家们的下场,魏平安也是不寒而栗。
    果断掐灭了这个危险的念头。
    等魏平安再回到住处时,手里拎着一兜子水果,胳膊里夹着一条万里香烟。
    就是黄底红字,下面有一辆黑色轿车图画的那种。
    傍晚,崔刚他们今天回来的挺早。
    “崔哥,今天挺开心啊,是有什么好消息吗?”
    “联络到对方了,明天上午去汇中饭店一趟,应该就能顺利拿到资料。”
    “唉,这趟出来的,我感觉什么都没干,一点也没帮上忙。”
    “估计上面的意思就是让你跟着,熟悉流程,感受一下氛围罢了。你是知识分子,是宝贝疙瘩,哪能让你真跟着参与那种刀尖舔血的事儿去……”
    崔刚翻来覆去就是老一套。
    魏平安也那这个滚刀肉没辙。
    “回来的时候,我跟上边请示了,明天咱们一起出发,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几个带着资料先走,你去找李教授和刘教授他们……到时候跟他们一起回京。”
    “这个……”
    “事关重大,老魏,私底下咱们熟归熟,但这种事你必须听命行事。”
    “明白了。我执行。”
    魏平安真想不到这里面还有什么非要自己滞留下来,去跟两个教授汇合的必要性。
    “顺便说一下,老首长让我托句话给你。”
    “啊?老首长,是老武头……呃……武伯伯吗?”
    崔刚笑容一僵,随即又继续笑道:“差不多差不多……他就是希望你能顺便照看一下李璐同志,毕竟是个姑娘,这一路还是有点危险的……”
    “哦。”
    这是……假公济私?
    还是神马情况?
    不过也就是捎带手的事儿,魏平安也自然不会刻意拒绝。
    自己是有媳妇的人,还是即将当孩子爹的人,这事儿认识自己的,没谁不知道吧?
    李璐是知道的啊。
    一夜无话。
    一早醒来,在崔刚的带领下,大家收拾床铺和日用品,几乎就是恢复了原位。
    就这三天时间,邻里也都没什么特意的。
    因为长白一村、二村又被叫做“二万村”,住的都是回迁过来的两万户工人。
    天南海北的什么人都是,各种亲戚朋友来去匆匆。
    虽说楼上楼下集体厨房这些也会让邻里之间熟络的招呼,但流动性太大,跟京城四合院的核心风格还是差异很大的。
    在魏平安看来,这个据点使用就像是民宿。
    一行人“退了房”,直奔汇中饭店而去。
    值得一说的是,不知什么时候崔刚他们竟然弄了一辆银绿色的小轿车。
    “崔哥,可以啊,都开上小轿车了。”
    “咱们自己生产的,凤凰牌轿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05公里,四缸发动机,是上海第一辆国产轿车……”
    “坐着挺舒服的,就是不知道啥时候能私人搞一辆开开。”
    副驾驶的崔刚扭过头,像看怪物一样盯着魏平安看了好几眼。
    最后狠狠地竖了个大拇指。
    “要说还是你们文化人敢想。”
    缺月票……ennnnn……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