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四合院的生活日常 > 第131章 小朋友的交际圈

第131章 小朋友的交际圈

 热门推荐:
    张老太太也是人精。
    人老成精的简称。
    所以人没到,听自家孙女婿的声音,就猜到了意思。
    魏平安邀请王主任和李卫东进了北屋。
    周闻和艾沐棽也在,姐妹俩跟两个主任打了个招呼,周闻就帮着沏茶。
    艾沐棽则是推门去了院子里。
    她琢磨怎么让来福给她配条狗养着呢。
    妹夫家里这狗的聪明劲儿,可羡慕死她了。
    三个大爷无奈被老太太热情招呼着去了小楼。
    实话说,三个大爷还是第一次进来这里。
    虽然五六年过去了,很多的东西有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但看在三个大爷眼中,还是像刘姥姥逛大观园一样,目不暇接。
    阎埠贵更是暗自咂舌。
    他专门往后靠了靠,看了眼楼上。
    可能是魏大宝的关系,卫生间门没合上,被阎埠贵看了个正着。
    原来都听说魏平安家屋子里有茅房,可没想到人家这小楼的二楼都有茅房。
    这是啥级别的领导才能过的日子啊。
    他可是从很多人嘴里都了解过一些,好些资本家住的家里也没有茅坑。
    嗯,现在不是资本家,叫民族资本家。
    早些年还是太过了,钻牛角尖就没绕过来那个弯儿。
    要不然,自己必定是整个大院跟魏平安关系最好的那个。
    说不准自己现在都是后勤主任了,自家儿子阎解成早就临时工转正,阎解放也不用到处打零工,混个好单位上班去了呢。
    唉……
    “三大爷,给老太太拜年呢,你这唉声叹气的干啥。”
    “哎呀,我这哪儿是叹气啊,是感叹,感慨。”
    “进了屋话没说两句,你说你感慨个啥劲儿。”
    “我就是,就是……”阎埠贵眼珠子一转:“就是觉得这屋里挺暖和,老太太过冬不受罪,挺好的啊。”
    老太太笑着:“都是孙女婿弄的,他那边烧炉子,这边铁片子就热,晚上睡觉盖厚了还出汗呢。”
    张老太太一脸得意,她可不知道自己一句话逞能,带给了三个大爷何等的冲击。
    也就是他们仨不懂那个词,不然绝对会说:
    您老可是老凡尔赛了。
    从魏平安家小院出来,三个大爷都沉默了许多。
    特别是易中海,跟在大家后面沿途一家家拜年过去,都没怎么说过话。
    拜年先是后院,因为除了魏平安的性质特殊,就是聋老太太。
    要不是魏平安的特殊,他们也不会先给张老太太拜年。
    到了刘海中家,王主任跟二大妈聊了几句天。两个儿子早早就约了哥们出去了。
    厂甸庙会重启,很多小青年早就约好了去见识见识了。
    从中院再到前院,当主任们坐上小吉普去下一站点的时候,何雨水探头探脑的敲开了魏平安家的大门。
    “魏大哥,我来喊子墨去逛厂甸庙会。”
    “雨水啊,进来吧,早晨吃了吗?”
    “啊,我,我想着一会儿去逛庙会的时候再吃。”
    “那可不太好,饿着肚子去逛庙会,吃东西也太仓促了,对胃不好,伱可能就是平常吃饭不规律不注意,瞧你瘦的……”
    周闻是个热心肠,跟何雨水因为子墨学习的事没少打交道。
    “正好还有小米饭,喝一碗再走。反正子墨换衣服呢,也得几分钟。”
    也不等何雨水答应,就进了厨房给她盛了一碗小米饭。
    初一的饺子不能给外人分享,周闻也就没有提。
    这是习俗,何雨水也懂。
    到魏平安家小院就挺胆战心惊的,还能喝上小米饭,简直就跟做梦似的。
    何雨水确实有点饿了。
    何玉柱昨晚喝酒了,这会儿还没起来呢。
    刚才街道办组织拜年,何玉柱起床应付了,就又躺回去睡回笼觉了。
    要不然何雨水也就是在院子门口等着,她可不敢明目张胆的来敲魏家的院门。
    喝完了小米粥,何雨水偷偷看在书台前翻看书的魏大哥。
    魏平安专注认真的侧颜样子,对于少女真的相当有杀伤力。
    许多年以后,每当何雨水露出少女缅怀表情的时候,就是她脑海中再次浮现出阳光照射下,一位身姿挺拔的青年端坐在大书桌前,认真的翻看着书籍的情景。
    兀一入眼,终生难忘。
    逛厂甸庙会是要花钱的。
    周子墨的资本,就是昨个儿的压岁钱和之前买小鞭剩下的9分钱。
    等何雨水喝完了稀饭,两人并排来到前院。
    阎解旷还在央告三大妈呢,软磨硬泡的想要拿点钱去逛庙会。
    看到何雨水和周子墨在门口等着,才不情不愿的掏出了1毛钱递过去。
    “省着点花啊。”
    果然是阎埠贵的一家子。
    魏平安琢磨,如果一会儿没人过来,那就全家一起出动,也去厂甸逛庙会去。
    可还没等商量呢,院外远远的就传来了安阳的声音。
    “师傅,我们来给您拜年啦。”
    魏平安出了屋,迎上去。
    “来就来吧,怎么带这么多东西。”
    安阳,张宝强和丁立军三个人,每人手里都拎着东西,倒是媳妇都没跟着,也没有孩子。
    或许是觉得,跟师傅这么久没见,头一回见面就带着老婆孩子,有种来要压岁钱的意思吧。
    把三人让进屋。
    三个徒弟对魏平安家都身熟悉。
    魏平安不在的这几年,他们也是雷打不动的来拜过年。
    师娘喊得也都很顺口。
    坐下,当然是寒暄。
    “师傅,这几年你去哪儿了,我们都挺想你的……”
    “去哪儿这个保密,不让说。小闻跟我说了,我不在的这几年,你们都帮了家里不少忙。”
    “师傅,我现在是七级钳工了,年前想考八级来着,结果题目抽的有点难,嘿嘿……”
    安阳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
    也是二十来岁的大小伙子了,在魏平安面前依旧会腼腆。
    “你们俩呢?”
    “行了,你这刚见面,就跟考察作业似的。”
    周闻沏着茶,埋怨了魏平安一句。
    大过年的,跟审查似的,多拘谨啊。
    往常这仨人来家里,可没有这么紧张。
    “师傅,我跟宝强一样,都是六级。”
    “嗯,家里有老有小的,精力达不到,可以理解。宝强,你家老三生了吗?”
    “生了,腊月二十八生的,在家坐月子呢,不然肯定得来给您拜年啊。”
    “男孩还是女孩啊?”
    “是个小子,虎头虎脑的大胖小子。”
    张宝强算是儿女双全,老大是个闺女,老二老三都是儿子。
    魏平安走的这几年,敢情他没闲着,精力都放生孩子这事儿上了。
    “立军,你呢?”
    “按照大夫说的,估计十五六差不多。”
    嗯,这位也是传宗接代为主的。
    之前教的技术都没全吃透,不然八级钳工绝对有的一争。
    “现在就差你小子了,有没有谱啊,把你爸给急的,开一路车叹一路气……”
    “师傅,这不是没合适的嘛,你要是看到合适的,给我介绍介绍呗。”
    来之前,安志勇可是叮嘱过,现在儿子师傅是什么级别?
    总工程师级别。
    身边但凡有合适的“资源”,那绝对是上上之选。
    当爹的都为自己孩子操心着急,他跟魏平安私交也不错,自己儿子还是他纯儿徒。
    介绍个徒媳妇,那还不是理所应当嘛。
    “行,要是有,我就帮你留意着。你自己也上点心啊,宝强和立军当年不就是自己争取的嘛。”
    “知道了,师傅。”
    其实安阳也相亲了两回,但奈何没看上,觉得不合适。
    安阳现在七级工,也是厂里优秀的骨干工人,心气儿高着呢。
    也就是在魏平安这里,跟师兄弟一起时,才会不加掩饰的直来直去。
    周闻去准备回礼。
    大年初一师徒之间的拜年,有带来就有带走。
    这是魏家的规矩。
    从这仨人当年第一次来四合院给魏平安撑场子时,魏平安就决定厚待这几个徒弟。
    因为有人味儿。
    魏平安不在的这几年,周闻也都是礼尚往来,但毕竟没有魏平安在的时候宽裕。
    物资匮乏也是没办法。
    可安阳他们也并没有因为“占不到便宜”就懈怠了拜年这件事。
    时间更像是大浪淘沙,五年的持续和坚持,让魏平安感受到三个徒弟的真诚。
    这边拜年的进了门,在聊着天。
    魏平安这边也就三个徒弟过来。
    原本安志勇也想来的,但两人沟通过,初五之后帮李源制作辅助义肢,顺带着帮安志勇也更新换代一下。
    今天就没必要走这个形式了。
    老于那边早就带队去了上海,过年家都不回,还指望别的吗?
    所以魏平安这边就这一波。
    但周闻和艾沐棽这边拜年的也不老少。
    艾沐棽的队友们几乎都来过了,李源拄着拐也来了,旁边那个刀疤脸扶着他,专门过来跟魏总师打了个招呼。
    魏平安也才知道这刀疤脸竟然就是艾姐嘴里的周大队长。
    周闻这边来拜年的也有,毕竟五年多过去了,也带了新人,有了下属。
    四合院魏家小院子,早就不是门可罗雀的样子了。
    ……
    周子墨和阎解旷跟在何雨水屁股后面,像个跟屁虫似的,他们也没逛过。
    毕竟停办了三年,今年是头一回重启。
    说的是从初一到初十,一共十天。
    但京城老百姓都憋坏了,年前就自发的凑起来了。
    来到庙会上,到处都是人,肩膀挨着肩膀,再看到街两旁搭了席棚,往两旁瞅,就像是到了玩具和小吃的海洋。
    空竹、地轴、扑扑登儿等玩意儿挨个摆着,江米捏成的刘关张,武松、李逵栩栩如生,尽显钱包的诱惑,鬃人、毛猴、鸡啄米、九连环……更是应有尽有。
    “雨水,子墨,你们也来了?”
    转过头,就看到了刘光天两兄弟,这哥俩也得空溜出来了。
    手里还拿着一个绿蜻蜓的大风筝,会眨巴眼的那种。
    看的阎解旷都流口水。
    “哪儿卖风筝呢?”
    “你们也去吗?在南口梁家园那块儿,老多人了,要去就赶紧的,好看的都快没了……”
    周子墨对风筝感兴趣,但何雨水明显对吃的更上心。
    要说她也挺可怜的,大哥何玉柱被秦寡妇pua,好日子眼瞅着不断打折。
    以前能隔三差五混口肉吃,现在顿顿清汤寡水,甚至好多次都没饭吃。
    所以小姑娘馋口舌之欲,也情有可原。
    何玉柱虽然忍不住会把手里的好东西给秦淮茹,但只要秦淮茹没来得及,被何雨水逮着,也能要出不少的好东西。
    比如,零花钱。
    何玉柱就是这种性格,不仅对秦淮茹大手大脚舍得花,对何雨水也同样舍得。
    严格说,何玉柱也确实有老京城人那种要面儿,局气的部分。
    不抠搜。
    所以何雨水逛庙会,兜里底气也足。
    手里拿着白切糕,黄切糕分给阎解旷和周子墨了一块,三人吃着手里的切糕,在羊杂碎摊子前排着队。
    瞅着不远处的羊杂碎锅,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这是这一片最拥挤的摊位,里三层外三层的人,都好这口。
    毕竟也是肉啊。
    “周子墨,周子墨,你怎么在这里啊,小学那边搭了戏台子,有变戏法的……”
    羊杂碎汤还没吃到,就又碰到了学校的同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好的就更有人缘。
    周子墨也乐于助人,从来有问必答,知无不言。
    当然这是学习方面。
    小孩子早熟,又在饭桌上总听姐姐和奶奶“剖析”姐夫在四合院这么紧张的关系云云……
    也就莫名其妙的学会了一点“圆滑事故”。
    周子墨远不似在家里,在姐姐姐夫面前那般单纯听话。
    心是好的,但一点都不傻,反而情商很高,做事很全面。
    在学校里,是属于一呼百应的那种。
    “子墨,你学校里的朋友挺多啊?”
    “还行吧,雨水姐,你不也有很多好朋友吗?”
    周子墨眼睛还盯着羊杂碎锅,前面还有五六个人就轮到他们了。
    心情很澎湃。
    这种东西,他之前没吃过,很好奇它的味道。
    至于同学嘛,周子墨没怎么解释。
    刚才阎解旷也遇到了,有大人跟着的直接就走了,没大人的有的过去了,阎解旷才说是自己同学,也有的点点头,也就算过了。
    只有周子墨的同学,见着了,没一个不跟他打招呼的。
    何雨水就很好奇。
    “子墨,你是怎么做到的?”
    “周子墨学习好,能帮同学解答错题。”
    阎解旷倒是提周子墨解释了个方向。
    “嗯,可能就是这样吧。雨水姐,吃完了羊杂碎,咱们也去看杂技,看魔术吧?”
    “好。”
    “我想看从衣服里变出火盆来……”
    周子墨顺利带偏了话题。
    这种操作,对于周子墨来说,搜已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