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四合院的生活日常 > 第121章 追上门来

第121章 追上门来

 热门推荐: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大宝一早起来就心心念念的找爸爸,要继续去逛“大街”。
    周子墨也早就起来了,正在帮奶奶往餐桌上端饭,耳朵也竖着,他也想再去。
    昨晚睡觉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全是白天逛庙会的事。
    早晨睁眼竟然也不困。
    “俗话说,二十八,把面发。今天咱们发面蒸馒头、蒸枣糕吃,好不好?”
    “哦,好的,姐夫。”
    “大宝,吃枣糕吗?甜甜的,软软的,可好吃了,撕哈……”
    魏平安装作流哈拉子的样子,立刻吸引了一大早就住在自己屁股后面的小尾巴。
    老京城的风俗是到了腊月二十八,就要开始准备过年期间的主食了。
    二十六二十七准备过年的肉类,到了二十八就准备发面。
    之所以发面,是因为发面比普通面放的时间长,不容易坏,而最早的时候没有快速发酵的东西,所以会在年前专门用来发面做主食。
    有的人家二十七晚上就发面,到了二十八再做,也有二十八发面,到二十九那天再做面食的。
    老京城人讲究初一到初五不开火不动灶。
    也就是不能蒸馒头,不能炒菜。
    所以才会在二十八,二十九提前蒸馒头和炒菜。
    老京城人比较讲究,春节期间忌做蒸炒炸烙。
    因为罪恶的谐音梗。
    蒸同争,意味着争执;
    炒同吵,代表着吵架;
    炸同炸(四声),烙同落,都属于不吉利。
    所以京城人都会在年前蒸了一周的主食,这叫“隔年吃”。
    魏家今年出手阔绰,给自己吃的主食,非常的舍得。
    发了两大盆白面。蒸了一锅大枣。
    蒸白面馒头和枣花糕。
    魏大宝和周子墨也跟着动手,魏平安教周子墨和魏大宝做油花卷。
    魏平安先示范了一次。
    把揉好的面切了一块,用擀面杖擀成长方形,淋上花生油,拿了一把刷子把油刷均匀,又撒了一点盐,一把葱花。
    从一侧把面卷起来,用刀切成梯形。
    魏大宝瞪着大眼瞅,周子墨也瞧得仔细,这是面点师傅的手艺。
    他们不清楚这份功力的价值。
    魏平安也不强调。
    但熟练地手法和手底下成型的“作品”,也让周闻感兴趣的扭着头瞅过来。
    “最后了啊,瞅好了,待会儿这一步,就是大宝的任务。”
    魏平安拿了一根筷子,轻轻一压,两个面花就挤到了一起,一个漂亮的油花卷的半成品就完成了。
    “接下来,你来擀面,淋油,子墨负责卷起来,切成梯形块,大宝拿筷子,跟舅舅一起压……”
    周闻就看了两眼,就被抓了壮丁,成了擀面的一员。
    “咱家平安不愧是大科学家,干啥都厉害。”
    老太太感叹的赞美着。
    小油花卷是真的很好看。
    周闻带头,三个做花卷的小团队兴致勃勃的开始了制作。
    魏平安则去了厨房。
    再切一点葱花,还要投枣核。
    带着枣核吃起来不方便,魏平安喜欢宁可在事前费力点,也要保证在吃的时候顺利流畅。
    磕磕绊绊的进食,也是没有灵魂的。
    一家人都悠闲的在忙碌。
    不累人,氛围也很浓,关键还能聊着天,说着家长里短,说着昨天的见闻。
    周子墨还是太年轻,被周闻三言两语就套话了个底朝天。
    魏平安出来喝水,就被自家媳妇幽怨的白了一眼。
    这么好的事情,也不带着自己。
    哪怕是一个四岁多孩子的母亲,周闻也才20多岁,正值青春靓丽呢。
    “老魏,在家吗?”
    声音很熟悉,魏平安从厨房窗户看出去,一个花白头发的中年带头走了进来。
    这人魏平安相当熟悉,前几年在大西北没少接触。
    后面还跟着俩小青年。
    一男一女。
    陈冰,崔家栋。
    这两位当初是找了街道办王主任一起,邀请魏平安参加冶金部讨论会的说客。
    后来也打了几次交道,去sjs试验车间的时候,就是他们去通知的。
    所以魏平安也很熟悉。
    这两拨人咋凑一起了?
    “恭喜恭喜啊,老陈,你又升官了……”
    老陈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之前在大西北还是大校呢,这次看到他,就是长官了。
    “陈同志,崔同志你们好。”
    “老魏,先提前给伱拜个早年……说起来有点惭愧,这趟来,我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魏平安把三人引到小楼接待。
    周闻拿来了一壶热水,魏平安熟练的用紫砂纹的懒人泡茶神器冲了一勺茉莉花茶。
    热水冲泡,茶香四溢,魏平安拿着公道杯将茶汤倒进孔雀绿的冰裂陶瓷茶杯中。
    “诸位,喝茶。”
    “老魏,你这泡茶的工具,挺有意思。”
    “自己闲着无聊琢磨的,话说就是因为泡茶太耗功夫,就琢磨了这个东西。”
    崔家栋眨巴眨巴眼,看着桌上小号石墨似的泡茶工具:“魏总师,这算是茶壶吗?”
    “我叫它懒人泡茶神器。”
    陈冰噗嗤笑了。
    可能觉得有点唐突,又赶紧捂住嘴。
    简单的闲聊破冰之后,陈长官当先开口。
    “我现在在冶金工业部任职,昨天走马上任,你猜为什么?”
    “嘿嘿……这可不怪我。再说你从大校升了长官,不还要感谢感谢我啊?毕竟机会难得。”
    “我可谢谢你了。唉,早知道跟你认识要这样,当初压根就不该搭理你。”
    “行了吧,老陈,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啊,我可跟你说……”
    两人算是老相识,当初互相搭配干了不少逾越的事情。
    一个是出于信任,一个是着急赶工,不想浪费时间。
    “大过年的,我也不打扰你太久,咋样,给个说法吧,过了年啥进度?”
    “这我可不敢说,得看所里啥时候给我把人安排到位了。”
    “我还不知道你,当初你一个拽着整组的人跑,就没几个跟得上你的,现在你说缺人了,你猜我信不信……”
    魏平安双手一摊。
    “老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为难我没用,人家研究枪炮的,研究军工模型的都太缺人了,我排不上号也没辙。”
    “让他们再给你匀出来几个人咋样?我去跟老袁打招呼。”
    陈长官嘴里的老袁,就是356所的现任负责人。
    魏平安的顶头上司。
    “挑剩下的可达不到我的要求,你儿子娶媳妇,你想他娶个大闺女,还是想他娶个带俩孩子的?”
    “你啊你,还是这得行,死活不吃亏……”
    “那就合作愉快了。”
    “小冰,找个盒子,把这套茶具收了。”
    陈长官一指茶几,吩咐道。
    “咋了,这年头可不兴抢劫啊,经过我同意了吗?”
    “今晚就有人走街串巷,拿你一套泡茶的玩意儿还不行?我跟你可不一样,二手的旧货,我不嫌弃。”
    “行,有你这句话,拿走,快拿走。别让我再看见它们,心疼。”
    嘴里这么说,却从门后面柜子里拿了一个小麻布袋子。
    鼓鼓囊囊的,掏出来里面都是废弃的报纸。
    陈冰有些傻眼。
    看着魏平安把茶杯和茶壶里里外外塞了报纸,一个个装进小袋子里。
    “爸,这个……”
    魏平安怔了一下。
    看了看陈冰,又看了看老陈,摸了摸下巴,又看了一下崔家栋。
    “咳咳咳。”
    老陈突然咳了两声,起身。
    “你闺女?”
    “咋,不像吗?”
    “你真该拿块镜子照一照,陈冰指定随她妈。”
    噗嗤。
    陈冰又没忍住,笑出声来。
    “走了。”
    陈冰是老陈的闺女,父女俩一个单位,在这个时代不算啥。
    主要是这个时候带着崔家栋,就有点玩味儿了。
    老陈打算配合魏平安,给356所那些抢了人的科研老家伙们一点“压力”,魏平安送上一套冰裂纹的懒汉泡茶茶具。
    成本才3积分,相当的划算。
    “陈叔叔,你跟魏总师很熟啊,他真是一个人负责一个项目吗?”
    “每当研究实验有了分歧,老魏都是一个人,因为别人跟不上他的速度,而往往到了最后,他的方向总是对的……唉,这种类似的事,两年四个月里发生了6次……”
    “爸,哪天你给问问,我们都很好奇他是怎么学了那么多知识的……”
    “呵呵。”
    “你笑啥啊,爸。”
    “想起了当初的那个笑话。”
    老陈慢悠悠的说:“当初也有人问过他,怎么做到的,他就回了一句话,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提这个话题了。”
    “魏总师回了什么话啊?”
    “先把东区图书馆的书背一遍……”
    “不会吧,真有人能背的完?我不信魏总师他……”
    “你知道他在……里被叫什么吗?”
    老陈接着说:“活字典。你说一句话,他能告诉你哪个位置的哪本书,多少页的多少行……”
    陈冰和崔家栋面面相觑。
    这边陈长官刚走,魏平安家里又来了新的客人。
    “魏总师,我代表厂里全体职工,给您拜年来了。”
    “王厂长,快进来,快进来,你这太客气了。”
    王厂长能不客气嘛。
    魏总师走了,因为实验车间的各种问题,为了提升钢厂的效率,耽误了回去选人,结果都被别的人给选走了。
    谁知道明年魏总师还会不会选择他们钢厂。
    而且做人要讲良心,魏总师这一个来月对钢厂的意义,远不是这一箱鸡蛋,一头羊和半扇驴能代表的。
    “……要是没有抢人这档子事儿,80t的转炉咱年后就建起来了,现在,唉……”
    魏平安送王厂长走的时候,还默默的给他上眼药。
    “魏总师,您留步。走之前我代表我们全厂一万零七十六个职工给您表个态,过了年您再回钢厂,我们所有人无条件配合,绝不含糊。”
    “好的,谢谢王厂长,也谢谢钢厂的兄弟姐妹们,来年有机会再重启转炉项目,咱们争取再好好合作。”
    王厂长听的心痛不已。
    有机会再重启项目……
    争取好好合作……
    真是到手的机会,合作的好好的,就突然不牢靠了,要不是魏总师被别人背刺,哪有现在这堆邋遢事!
    不行,决不能姑息,得再尽一把力。
    让魏总师看到我们的努力,凭着往日情分和出力的份上,怎么也得再选择我们。
    王厂长可是得到了不少内部消息。
    很多钢厂都知道魏总师因为团队问题暂时撤出了sjs。
    趁火打劫的事,同行之间干的可溜了。
    满满的都是压力啊。
    王厂长紧了紧手里的布袋,里面有两条国防,是魏总师给大家伙的回礼。
    心里就更热切,也更气愤了。
    听说是一群倚老卖老的老家伙,抢了魏总师的人。
    魏总师这么老实,这么实在的好人被欺负了。
    换了谁也看不下去啊。
    王厂长眼珠一转,调转了个方向,奔着冶金部自己老领导的家的方向去了。
    都是部队转业的,谁还没个老首长了。
    王厂长级别不够,356所的具体信息他不知道,可架不住他也有老领导。
    总可以帮着“出谋划策”,让自己帮魏总师“解解恨”的。
    魏平安家里。
    魏平安在小楼接待了两拨人,北屋里馒头和花卷也蒸了好几笼。
    魏大宝玩的不尽兴,还嚷嚷着继续和面蒸花卷呢。
    “大宝,咱们做个小兔子好不好?”
    面团在魏平安手里乖巧的就像个吉祥。
    不一会儿,一只白色的小兔子就出现在案板上。
    小兔子耳朵贴在后面,可爱的小脑袋趴在前面两只并排的爪子上。
    “爸爸,我要,我要做……”
    对于魏大宝,魏平安转变他注意力的办法多到信手拈来。
    周子墨抿了抿嘴,他已经过了制作小动物的年纪,如果说对小动物来感觉,那也是吃的时候。
    “子墨,你陪着大宝玩,我去做饭。”
    “好的,姐夫。”
    周子墨很期待。
    姐夫出手,一定又香又好吃。
    因为普通的饭菜,根本不用姐夫出马。
    平常是奶奶做,偶尔好一点是姐姐出手,只有最好吃的那些,才轮到姐夫。
    听到爸爸要去做饭,大宝也是兴奋的拍手。
    孩子最单纯,只要爸爸去了厨房,吃饭的时候就喷香。
    其实今天老太太也想做点好吃的。
    东北人都喜欢炸酱,肉酱之外,还有鸡蛋酱。
    地窖里还有半缸自制大酱,用来做炸酱简直太合适不过了。
    “奶奶,你去歇着,让我来吧。”
    看到老太太碗里打的可怜巴巴的两枚鸡蛋,魏平安委婉的选择了替换。
    啪啪啪。
    鸡蛋从两枚变成了五枚,这才有了点炸鸡蛋酱的赶脚。
    锅里热油,鸡蛋下锅,刺啦……
    院子里传来了一声大喊:“小闻,快出来接客啦……”
    第1更……
    谢谢你的打赏,月票,推荐票……
    万分感谢……中午12点,第2更,整装待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