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五十七章夷夏之变

他如果安排好一个这样的人。不用等他病了。这个儿子就要发动兵变了。

第一问题,是帖木儿年纪大了。又遭到了如此惨败。身心具疲,生病了。而这个年纪生病,很有可能人就不在了。

帖木儿主力只剩下这么一点了。甚至可以说是残兵败将了。而今还是躲在深山之中。逃避燕王的追踪。但问题是。深山之中,那里有那么多粮草辎重。能够供应大军。

比起他之前雄兵数十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在如此山穷水尽的时候。帖木儿身边的士卒都是他最信任的,最忠诚的。

非要用刀剑说话不可。

——

帖木儿此刻已经藏在深山之中,身边只有一两万兵马了。

阿富汗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与国家。那可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地方。大英帝国,苏联,美国都在这里折戟沉沙。燕王自然也知道当地的地理形势。

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未来的问题。

忽然,有人重重咳嗽一声。所有人都看过去,不是别人。正是帖木儿。

这些人是所谓的熟回。

另外一方面,这里曾经是西辽的河中府,而当地人称呼汉人,为桃石。至于为什么说是桃石,众说纷纭。有人说桃石是大汉的转音云云。燕王不知道。

这个有些不好意思。

在西北一直扶持回回。才有后面的同治回乱。双方大仇杀。

当然了,燕王这样的决定,也注定了今后他后半生,就不要想着安稳了。伊斯兰教在这个时代,还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燕王一系缓和措施。注定要失败。伊斯兰之中,也不是没有智慧之士,燕王与伊斯兰的决裂也近在眼前。

一句话,可以说明。那就这些人都是他的儿子与女婿带兵的。这些人军队,也是帖木儿家族的嫡系。

所以燕王到了这里,虽然遇见种种问题。但是文化上的冲突并不尖锐。

不过,不妨碍他知道桃石在这里说的是汉人。

这里与西域新疆等地还是不一样的。

燕王取这个名字,也是有很多想法与深意的。

如果还让将士们饿肚子,下面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桃州。自然是汉人之州的地方。

但是这种山沟沟里的坚持与抗争,却让燕王头疼。

一直到了清代,新疆这些地方固然有很多回回。但是准格尔部落却是信奉黄教的。也就是说,这里对回回教的信奉,并不是太深。根基也不是太牢固。

这一点,历史就已经证明了。

第二个问题,就更加现实的问题。

动手,耗费巨大,恐怕也不会有一个好结果。

将古兰经翻译成为中文,而燕国的官方语言是中文。一切经典的诠释都要靠中文。翻译的时候,是有太多的机会往里面夹带私货了。

中国文化在这里影响力很少,甚至还要感谢西辽的存在。否则中国保存下来的更少。

对于这种自发的抵抗,燕王很头疼。那种数十万人的会战,燕王并不怕。人数越多,会战的规模越大。就越能发挥出火器的威力。

属于中原文化,草原上长生天的信仰,藏地信仰等多个信仰。交杂的地方。

佛教刚刚到中国的时候,与当地也是水土不服。后来,佛教吸收了大量的玄学。将佛教与玄学打通,几乎是一体了。然后儒家又从佛教之中吸取了很多内容,成就了理学。

燕王想要和平接收帖木儿的版图就近乎不可能了。

要知道,帖木儿的根本地盘已经丢了。

他现在即便不是大汗了。这些人也会誓死追随的。

只是可惜了。熟回在明末,还有清末回乱之中,几乎没有了。

这里在唐代就是阿拉伯帝国的范围。唐代最兴盛的时候,这里也不过是遥领。最后被阿拉伯帝国给夺去了。

阿富汗多山,隐藏一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决计不能一直隐藏下去。否则就等着燕王大军讨伐吧。这里距离桃州,也太近了一点。

燕王要面对的问题,就棘手的多了。

帖木儿身材并不高大。再加上一场大病,又上了年纪,身形更是矮小了很多,他一条腿早年受了伤,一直以来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但是没有人小看。这个瘦小白发瘸腿。

帖木儿目光扫过,他们的儿子纷纷跪倒在地,用伊斯兰的礼仪行礼,说道:“父亲。”

帖木儿没有说话,他的目光之中,充满了压迫力。好一阵子,他说道:“我受到了真主启迪。”

此言一出,下面的所有将领,纷纷露出吃惊的表情。但是不敢说明,而是换了一个更正式的礼仪,简直是五体伏地,要倾听帖木儿受到了真主什么样的启迪?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