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四十九章搅动九重

他从来没有想过成为一地之主,世袭罔替那种。

说起来,燕国对中原的威胁,远在印度之上。

就是担心,一旦事情不成,将来应该如何收场啊?

所以,他给何夕画大饼。一方面是安抚何夕。一方面是做给别人看的。

已经是既定事实了。

何夕进宫之前,就已经对征南这一件事情,有了心理准备了。

但是而今朱雄英一个劲地给何夕好条件,好待遇,给海外藩国,一出手,就是不逊色于中原的大国。谁看了,也觉得皇帝做的对,何夕如果做什么事情,也就不得人心了。

何夕此刻要下狠手了。

无罪而杀人,从什么角度上都不对的。而给人定罪,也是一门艺术。法律是统治阶级统治国家的工具,而使用工具,也是一种艺术。像苏联那样大清洗,就太简单粗暴,没有美感了。

那就是要打下去。

虽然何夕已经努力地做大蛋糕了。但是利益还是有限。

而不是宗族势力。

毕竟,在他看来,海外很多地方都是可以经营得很繁华的。而今,大明工业化程度虽然低,但是南洋已经是大明的内海了。而这一次南洋攻略成功,不出十几年,孟加拉湾,也是大明之内海。

即便对藩王动手,也不是先对付何夕的。

另外,就是转嫁大明内部矛盾。

让南洋藩国军队为大明效力,既是转嫁战争成本,也是威慑南洋的办法。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朱雄英说道:“不远了。姑父对天下有再造之功。朕碍于祖宗制度,不可封王。不过,可以让姑父提一旅之师西进,于提天竺之地,自立一方,姑父觉得如何?”

只是如何下狠手,也是有讲究的。杀人也是一门艺术。

既然,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朱雄英是怕何夕有非分之想。他虽然知道,何夕大概是没有的。但是问题是,何夕有这个能力。此其一也。其二,就是怕何夕的能力,他不知道多少次在内心之中策划,反对何夕的政变。

何夕一开始没有看出朱雄英的意思,但是朱雄英这番话,几乎是挑明了。何夕哪里还能不知道。

何夕对此也没有反对的意思。

用,不能用。

政治斗争之中,永远是坚定支持某人一方的人是少数的。大多数都是中间派系,不管是什么时候,争取中间派系,都是最重要的工作。

有大明的工业能力的支持,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建功立业。甚至一个营的兵力,横扫一国,未必不行。西班牙人能做到的事情,大明自然不可能做不到。

这一战,不仅仅是开疆拓土,也是为了整合南洋。在何夕的心中,南洋距离大明其实并不远,蒸汽机船,已经是不远的未来了。虽然成熟的蒸汽机船,大概还需要几十年的事情。但是大明核心统治区,要将南洋也包括进去,也是必然的。

至于何夕在天竺坐大这一件事情,朱雄英是不担心的。

但是局势一步步到了而今,他自己不去海外就藩,不仅仅他,连同的他的亲信部下,恐怕都不会有好下场。

何夕已经让出很多利益,想要让这些人点头,但是何夕算了一笔账目,忽然发现,这不行的。

是有功之臣。

而今也是这样,何夕派系之中最重要的国子监一派,说到底是读书人,他们支持何夕是一回事,支持何夕篡位是另外一回事。如何朱雄英做得太急,硬要拿下何夕,很多人担心牵连到自己。说不得要与何夕抱团了。

朱雄英与何夕之间,两人是相互害怕的。

如此天下人不当不认,说不定将来还会被某些人重新定义为英雄。

何夕不可能指望下面的人都是宰辅之才。

在何夕看来最好的办法,是下面执行新法的人,都是能臣干吏,无声无息地将这些人事情给处置了。何夕就不用烦恼了。

何夕一愣,说道:“这有些太远了吧。”

何夕自然不能这么玩,决计不能因为下面人对抗新法,就给他们定罪。

而这一次,反抗的地方豪强,都是以南方为多。毕竟,一来南方太平的时间很长了,即便是元末战乱也没有对南方有多大的影响,二来,大明政权本质上是南方政权出身,征服了全国。

自然有河南,南阳不可问的情况。即便朱元璋大开杀戒,有些事情,也是不能避免的。

而今却不一样了。

南北之战,虽然是内战,但是大明朝廷,是从南方政权变成了北方政权。而今朝廷内部所有人,包括朱雄英,他们的根底都是在北方,而不是南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