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三十七章决策流程

如果真面对大明上下都团结一致对抗皇帝本身,这皇帝会多失败,路易十六了解一下。

当然了,愿意的话,可以多写一些自己支持,或者反对,乃至放弃的理由。不愿意,直接写支持,反对就行了。

所以,很多人反对战争。不管是出于儒家本身的反战思想,还是守旧势力们的顽强的抵抗。总之,反对继续战争,休养生息,让天下安定下来的人,数量也不少。

对外战争迟早要有,缅甸方面势力也比强大。即便当初英缅战争,英国也没有动用多少兵力。更不要说,而今的缅甸根本不能英缅战争之中的缅甸相提并论。

就是朝廷决策大权,真正的在他们手中了。

真要弄得天怒人怨,那是内阁的事情,而不是皇帝的事情。真觉得事情不妙,皇帝是可以什么也不做的。

而且何夕越研究这个时代的,越明白一件事情,大明,或者说的中国,是这个时代永恒的光芒,也是最大的市场。

正因为简单,带来的影响非常巨大的。

但是同时,薛贞代表的也不是他们自己。

在鸦片战争之后,这个局面才算是扭转了。

薛贞一瞬间就想到了很多很多。

此刻很多有了一种感觉,那就是大明皇帝是与国是会议共治天下。今后重要的不是士大夫。而是定国是会与会人的身份。

儒家尊王的思想,在中国这么多年了。只要皇帝安安分分的,愿意当缩头乌龟,当吉祥物,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的。

毕竟,何夕召集这一次会议,本身并没有说,是一个特例,还是今后要延续此事。但是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与会人员都有一个想法,那就要保住定国是会。

当双方都进行了如此充分的沟通,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还有肢体上的。很多人下意思想要让朝廷,也就是皇帝,或者说何夕出来,给这一件事情下一个定论。

除非,整个大明团结一致,否则,皇帝总有能够插手的余地。

很快就有了结果。

何夕说道:“一人一票,当众唱票。多者为胜,当然了,如果不合陛下之意,陛下可以一票否决。”

如果真要说的话,对主战区,比如河间地区的伤害,哪里能用二十多个亿来衡量啊。

总体上来这样的事情,在何夕看来,后果可控。大概投入一千万元上下,两个军,加上辅兵大概有十几万之众。

也就是无为。

但是何夕而今说,让从众而断。似乎放弃了这种裁决权。这才让薛贞感到诧异。

毕竟西南的道路难行,是有名的。但是何夕也有心对西南的道路进行修缮,而今大明这么多的钢铁水泥产出,之前都是军事上的用途,而今不打仗了。总是要有用处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怕那种又菜,又爱玩,又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搞得天怒人怨。集天下怨气于人身,不杀之以谢天下,都过不了天下人那一关。

那就大革命了吗?

反正何夕觉得,他这种制度设计,已经对得起朱元璋的知遇之恩。同时也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安排了。

同时也要保住定国是会的资历。

这才有定国是会上针锋相对,互不相容,乃至于大打出手,拳脚相加的局面。

是与考试,不管是科举考试,还是吏员考试是不一样的。

最大的问题是后勤支持。

但是对于这些人来说。却不是这样的。

这个原则很简单,简单得近乎儿戏。但是薛贞却从其中感受到巨大的力量。

至于一两百年之后,资本主义的危机该怎么办?

就是何夕已经看不到了。

支持的超过了反对者,超过了三十多票。

何夕说道:“本首辅将在下一个任期之内,推进征南之事。”

无为,那就是皇帝似乎什么也不做,整个体制就能正常运转。但是真的如此吗?

这是另外一条人上人之路。

问题来了,这一次定国是会的名单,是怎么出来的。自然是内阁拟定的。

看起来,勋贵宗亲一定会在列,但是其他人就不好说,很多人都在可来可不来之间的。所以,很多人都有预感,定国是会如果选人,这也是未来争论的一个焦点。

他们很多人都是彼此的竞争对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