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绝对不行。”
于是,沐春第一个出来说明征南之事的种种好处。在此就不赘述了。
而权力,却是他们最渴望的东西。
——
“今日的议题,就是征南之论。陛下与首辅大人有事,就不来了。”蜀王朗声说道:“还请诸位就此事开始商议。”
他们也算是最原始的军工复合体吧。
蜀王说道:“自然是有用的。首辅大人吩咐过,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万民之天下,天下大事,必决于众议,让所有人心服口服才行了。故而,今日不管做了什么决策。就是陛下,也不会反对的。”
沐春如果摆不平,是会损伤自己的威信的。
随即,又有人来反对征缅甸,这是纯粹从资源分配上来考虑的。大明朝廷而今财力不够,国力是有限的,投入其他地方多了,对国内就少了。
其实,这里距离大殿,直线距离并不算。但是南京皇宫重岩叠嶂,已经各种园林设计,让这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气质。
这是他提出来的,如果何夕否定了也就罢了。毕竟,何夕威信在哪里放着,被何夕打回来的事情,不要太多了。
根本不丢人。但是而今大事决于众意。
此刻,不出来阻止才是怪事。
打一仗,将这些旧部都安置好。这是一件好事。
更不要说,南征这一件事情,未必需要中央财政逃出很多的钱。战争债券了解一下,燕王算是第一个尝试的人。南征这一件事情,也未必不能用。
这种情况,在安置遣散的时候,就不能简单粗暴了。但是对外征战,是一种很好的安置办法。偏远的地方,是有驻扎卫所的需求,而且新打下来的地方,对于军队也是很多额外的财富。
“宋朝家法,用在此处,是最合适了。”
打仗,也是生意的一种。
打一仗,未必不是一个好办法。
朱雄英说道:“姑父,我能理解,对朝廷来说,打有打的好处。不打有不打的好处。只是你放任他们去争,朕估计是谈不出来什么结果的。”
民主决策,到底是一个什么流程。何夕也不是太清楚的。
这代表很多旧军队要裁撤。梅殷,宋晟,两人手中降军一等一的多。南京方面的降军虽然也不少,但是很容易做工作。
沐春一开始也不知道为什么事情发展成这个样子,他可是一开始就准备好,被打回来的。不过,他也无暇细想了。
他们都是为北京朝廷君临天下,出了力,卖过血的。
飞泉滚珠,树荫凉风,群鸟争鸣,看似在都市之中,恍如山间人初静,自然有一股悠然之感。
征南这一件事情,既然是怎么样都行。何夕就想看看,这种定国是会的会议决策的办法,到底行不行?另外也想给下面人一点甜头。
无他,他们投降的时候,大势已去,也没有什么功劳可言,自然在北京体系之中,并没有什么权力与实力可言。
毕竟,何夕选与会人员,一个个都是很有实力的。可以说,都是那种不缺钱的人。一些小恩小惠的收买,根本派不上用场。
只是,有一个人是例外,自然是沐春。
“什么?”蜀王这一番话,引起了整个大殿之中,无数人的惊叹。
他反对几乎所有的对外战争。
或者说,所有来参与大会的人,从来没有想过,他们真正有一天,会参与到决策之中,将发动一场战争的决策,放在了他们的手中。
但是,梅殷,宋晟等部的旧军可就不一样了。
而且,打仗这一件事情,其实能拉动经济的。毕竟,在战争之中发展出来的经济体系,有一些偏向战争,还有很多战争剩余物资在。
朱雄英眼睛一亮,说道:“姑父的意思是,异论相搅?故意分化会议之中的不同力量派系。”
何夕说道:“不用故意,他们本身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只要给他们一些重大而不紧急的事情,让他们好好商议就行了。就好像今天的事情,征南之事,重要吗?自然是重要的。一旦拿下缅甸,有了西海的出海口,只要修缮从湖南直接到西海的铁路,大明腹地的经济,就能搞起来。但问题是,这一件事情很紧急吗?”
“一点也不紧急。早三五年,乃至十年八年,晚上同样的事情,其实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让他们慢慢议论就行了。”
“这定国是会,一定要重视。不重视,根本不可能了解下面的情况。但也不能将太大的权力交过去,否则是会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