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十八章燕王到府

何夕在海上投入的每一分的回报都超过了中亚地区。更不要说,打燕王,很有可能破坏何夕精心建立起来的内外制衡关系。虚君的皇帝,强势的首辅,外围的藩王拱卫皇帝。多方面形成制衡关系。

作为一个将领,他觉得傅友德在开战之前,已经输了。广武之战,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即便是垂死挣扎,燕王也不觉得他手中的燕军能抵挡得住。

其实,何夕并不仅仅是要与燕王先谈谈,还要与很多人先谈谈的。大会只是通过,很多事情,都是在小会上决定的。不过,燕王之所以排这么前,自然是因为朱雄英在后面特别的关注。

而南疆地区封几个藩王。这几个藩王又必须听从燕王的命令。

这是让燕王很忧愁的情况。

燕王说道:“我的燕国必须推恩吗?”

何夕在大会之前,要与燕王先谈谈。

何夕说道:“如果殿下愿意,我安排几个厨子去西域就是了。”

“西域以西,亦有天下,足以为帝。”

燕王看着手中的请帖,心中暗道:“也好,迟早要谈的。”

——

燕王来到何府之后,何夕出门迎接不提。

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了。

如一来,燕王就不会感到后方受到威胁。而这几个藩王也不可能蠢到不听朝廷的命令。

当初,何夕称呼燕王四哥,心中还有一些忐忑。而今时过境迁,燕王对称呼何夕弟弟这一件事情,反而有些不安了。

两人酒足饭饱之后,燕王说道:“好久没有吃到如此正宗南京菜了。”

燕王说道:“何弟,你就说说你的想法吧。不要打哑谜了。”

祭奠了傅友德。

而两个大国之间,如何保证战略安全。自然是建立战略缓冲区。

毕竟,燕王可是朱雄英的心结所在。

这个时间点上,未来是在海上。

就这一点,就能看出燕军的厉害。

说起来,燕王也是在南京长大的。只是多年奔波在外,来南京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燕王甚至不知道,这一次之后,他下一次来南京是什么时候了。

燕王要的是一个强大的燕国。而何夕要的是大明朝廷的战略安全。

相比之下,帖木儿就太容易对付了。

当燕王取道北京,顺着大运河来到南京的时候,这心思更加不安。

当然了,而今西域定然没有新疆菜这个菜系。但问题是,当地的文化与当地自然禀赋,息息相关的。四川地方潮湿,自然要吃辣的容易发汗。而新疆菜之所以是那样的风格,也是有自己的原因的。

何夕整个计划,都是出于这个目的。要南疆,将是燕国与甘肃分割开来。如此一来燕国与大明之间,是天然的分割线,东边是戈壁大漠,西边是天山横断。

这就是何夕的打算。

燕王发现自己的想法与何夕的想法,或许能够共存。

燕王其实大势已成,而今燕王如果专心向西,就军力上的优势,不下于当年蒙古人西征。毕竟燕王有足够的火器优势,也有足够的骑兵优势。即便明军实力强悍,但是也不能做到全军全部骑马。

新疆菜就是这个德行。与江南的菜肴,完全没有办法比。

这一路上,他也参观了一些战场。虽然大战已经是半年的事情了。很多痕迹都打扫过了,但是对燕王这样的将领来说,只要地形没有变化。对照当时的战争记载。对当时的战场情况,就能一眼看穿。

而且,放宽一点的视角去看,难道燕王的土地不是大明的吗?

燕王作为将领,从来是以实力说话的。这种实力差距,如何让燕王不忧心啊。

燕王说道:“我这一次来京师,到底是什么事情,我大概也猜得到。有话,就直接说吧,转弯抹角,对谁也不好。”

从现在看来,大明与燕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如果而今不能达成一个双方都接受,并且都满意的协议。将来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何夕说道:“四哥愿意为伯乎?”

如此一来,双方的缓冲地带,也就形成了。

也将宫中那几个没有封出的皇叔,皇弟们给安排了地方。

也算是一举两得。

何夕给出了自己的方案,就要看燕王到底怎么想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