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即便做成了,何远思不足以承担天下重任,那又何必啊。
朝廷也就设丰州管理。
不知道,他对何远思是真心还是假意。最少让何夕知道,何远思不足以成为他在政治上的继承人,更是暗示何夕,不管出了什么事情,他都会对何远思很好的。
不得不说,朱雄英还是有一些手段的。
其他地方,并没有丰州这么神速,但是燕王明显感觉到了,西北的繁华,还有很多人向西北的流动。这种情况下去,西北十几年之后,决计不是这个样子了。
某些念头一直在何夕内心深处,此刻也算是完全打消掉了。
——
燕王一路上,从西北而来,乘坐火车。算是看见了不少西洋景。这让他又好奇,又担心。
说从来没有不相信,那就是说,朱雄英相信何夕内心深处是有这个想法的。从来没有完全相信,那是因为,有这个想法,与要做这一件事情之间,其实有很深的鸿沟的。
所以,朱雄英在做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在暗中想让何夕放弃这个想法。
但是那是皇帝啊?
自己能当皇帝,谁管子孙后代啊?谁管是天下未来啊。
当然了,这年头海上船只的环境,其实也挺恶劣的。
这些俘虏们,很多人即便离开了这里,又能去什么地方讨生活啊。
也就是何远思这个选择,不仅仅是他自己想要的,也是结合了而今何家政治前景的选择。
在河套地区,有宋之丰州,辽之丰州。都不一样。而今不过是顺手拿来用的。就是在后世鄂尔多斯地面上,无他,就是露天煤田吸引了大量人员汇集在这里。
何远思说出这番话来。何夕心中微微一愣,但是内心之中不由感叹。这才是我儿子。
因为露天煤矿,在成本上比很多地方都低,甚至从西北运输到北京,与遵化本地的煤都有一定竞争力。
西北铁路,也就是从北京到漠南,从漠南到河套,从河套通向兰州,甘肃的铁路。这一条铁路还没有完工。但是气象已经大有不同了。
丰州这个地名,也算是古称。
毕竟,而今对军中整体整顿已经开始了。
“父亲,太祖皇帝开国,对我们何家不薄,母亲是太祖皇帝最喜欢的女儿,父亲,您又是重定天下的第一功臣。我家世代荣华富贵。与国同休,那自然是应该的。但是月满则亏。如果我家再进一步,不知道进退的话,恐怕不仅仅不是我家之福,也不是天下之福。”
不管是谁,谁心中没有一点想法的。何夕也不例外,他对皇帝这个位置,已经进行过深度的剖析,从理性上来说,皇帝这个位置并不好。甚至是遗祸子孙。
最大的不同,就是丰州的复兴。
但是而今也都放了。
何夕对何远思这个表态,又轻松,又觉得无奈。
何夕心中暗道:“有一些小聪明。”
这远远超出了大明的实力覆盖范围。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实力辐射到甘肃一带哈密,已经是极限了。
铁路的作用很大,燕王从来是知道的。但是铁路的作用大到这个地步,却是他不知道。
只是,战争对人影响很多。
何远思还想说什么,只是抬头一看何夕的眸子,原本准备好的话,一下子塞进嘴巴里了。迟疑了一会儿,说道:“这大部分是我的想法,但是也是为我家与皇帝大兄着想的。”
环球旅行。对于后世很多普通家庭都承担不起。
何夕说道:“你说一句实话,你真的是这样想的。要知道,你而今定下来,今后想要改,也改不了了。”
何夕淡然说道:“好。你的想法我知道了。回去之后,好好学习。我家的子弟,可以没有事业,但不能没有学问。”
于是,各种人群在这里聚集了。一座煤矿城市就这样出现了。
大明不攻西域,原因何在?其实就是国力不允许,特别是西北地区,不能作为前线基地,大军想要远出西域,就必须让西北当地能够维持一两千里的后勤线。而现实的情况,攻伐西域的后勤线最少是从关中开始的。那就不是一两千里,是四五千里。
而今情况不一样了。
最少十几年后,朝廷对西域的经营,就有能力了。到时候,燕国该怎么办啊?
这是燕王最为担心的地方。
毕竟在他看来,燕王与海外其他王爷是不一样的。
——
ps:从今天起,本书进入收尾阶段,每天两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