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固然高兴,朱允炆居然用这样的人。但是,他绝对不希望自己的大臣们之中有丁显这样的人。
说的不是别的。就是朱雄英的处境。
而今轮到齐德守扬州了。
甚至而今也是如此。
二来,丁显的名声也坏了。
丁显这一路走来,似乎每一步都选择了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项,无视任何的规则。不被任何道德,法律,或者其他的东西所束缚。但是一步步的将自己的路给走死了。
当年,李庭芝驻守此地对抗元军,一直到南宋小朝廷覆灭之后,扬州军还在做最后的抗争。就是因为扬州坚城,让元朝人攻之不下。
一来,丁显自己将自己的人品给败坏完了。用丁显,将来不怕被丁显反咬一口啊。
而他的对手却是平安。
丁显先是大言恐吓,说何夕必然篡位。新法之中本来就没有皇帝存身之处。并为朱雄英出谋划策。就是让朱雄英受降南京群臣。
朱雄英对丁显也是深恶痛绝的。
与何夕坚决的做斗争。
大军拿下南京之后,如果想迅速收复南京人心最好的办法,不是别的。那就是借丁显的人头一用。
事情做绝,很多事情很麻烦的。
目的也是很简单。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扬州只要守住了扬州,才能将敌人挡在江北,给南京争取更多的时间。
那就看不见丁显当初做的冤假错案就行了。
这个时候,江北的最后一战,扬州之战要打响了。
——
扬州是一座坚城。
如果闹翻了,不管对何夕还是朱雄英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将来他可以在丁显做的事情上,进行有选择的平反就行了。什么叫有选择的平反,愿意支持何夕,支持新学术的。何夕就给平反,不支持。
很快,丁显使臣送到朱雄英哪里的书信,也被朱雄英批了一行字,转首辅,看这办。
至于丁显所言的东西,朱雄英不是不相信。
越到上层,位置越少,何夕给谁不给谁都是问题。哪里还有位置给丁显。
而元末义军之中,张士诚的高光时刻,就是在高邮城下,击退元军百万大军。
何夕内心之中,其实也很高兴的。
只是丁显自己还不知道。
他代表南京群臣会忠心于朱雄英。
到时候双方本来就薄弱的信任感,就会增加新的裂缝。与其那个样子,不如果现在就开诚布公。让何夕去安排。
何夕拿来一看,却见丁显在上面对朱雄英的进行了一系列有深度的剖析。
联合在一起,大家都好。
如果丁显不说这些人,说不定,朱雄英还要考虑一下,但是他说了这些,那就是一点也不需要考虑了。原因很简单。
丁显有几分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在何夕看来,这就是丁显最大的用处了。
同时,也是希望在军队高级将领之中,增加自己的人。
平安这一次麾下的阵容也是很豪华的,大抵有十几万之多,禁军有六万之众,也就是一直驻守京师的第一军,装备最好,训练最严格的军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炮兵加强的军队,是从其他军队哪里抽调过来的。
毕竟,攻坚战是需要大量的火炮,而第一军的炮兵并不多,因为驻守京师,是不需要太多火炮的。城头上,有着足够多的火炮,但是这些火炮是带不走的。因为这些火炮实在是太重了。而且本身就是保护京师的,不可调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