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何夕与朱雄英达成了协议。一声令下,命令从北京向各个方向发出。
只是受限于壶口,让水师难以进入下游河道。而今却不一样了。瞿能在得到命令之后,立即派水师运输一个团兵力,沿着黄河沿岸进攻山西。攻克吉州。
朱雄英说道:“什么事情?”
什么事情都需要恰当好处。重文轻武,自然不对。但是矫枉过正也是不行的。所以重用将领,放权让他们打仗,完全发挥出他们的能力。但是天下大政决计不能出于武夫。
虽然说,这一次决战计划,看似没有关于进攻山西的计划。但是山西就不重要了吗?
不,山西从来就很重要。
何夕立即去见了朱雄英了。
首先发动的就是瞿能。
“只是-——”
从一开始,双方开战。双方都有着速战速决的想法,而今持续了三年之后,很多人反而习惯了战争的节奏,特别是北京这边。
朱雄英长出一口气,说道:“朝廷大事,皆由姑父做主。”
第一个原因,就是占据壶口一侧,从而能让北军从陆路继续南下。绕过壶口瀑布。而在壶口以下,这一段黄河是非常适合行船的。
将北军的兵锋拿下不少地方。
同时也信任何夕的能力,毕竟北京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他也是很清楚的。
不过瞿能真正的杀手锏,并不是从延安方向的进攻。
如果这一战胜利了,最迟明年,甚至今年,他就能回到南京了。一时间,有一种恍惚如梦的感觉。
这东风已经来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接应其他方面作战。
一次又一次胜利之下,甚至很多人都觉得,战争将会这样持续下去。一直持续下去。
而今下定决心,发起一场大战。
何夕说道:“那么陛下准备一件事情吧。”
朱雄英不大相信。
特别是何夕变法到而今,朝廷法度越发繁琐,各种经济运行,更加复杂,专业化分工如此明显,早就不是这些武夫能够参与其中了。
因为皇帝是朝廷具现化的代表。
何夕说道:“战场上的事情,在尘埃落定之前,什么都说不好。不过我能保证的是,这一战即便败了,我们也败得起。”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种政治氛围与手段了。很多将领也会很识进退,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如果何夕上位,正统性缺失,何夕很多事情要考虑的事情就太多了。
朱雄英还是有一些不适应。
毕竟瞿能与耿炳文的交战从来没有结束过。一直保持相当烈度的交火,特别是延安方向。
而今各方面消息汇总,都已经到了何夕手中。
秦晋之好的时候,秦国就通过黄河大量给晋国运输粮食。
山西得失,代表中原政权能不能稳定。
瞿能在东胜卫已经暗中组建了一支水师。这一支水师就是辽东造船船将船只零件造好之后,通过火车运输到东胜卫,然后组建成为水师。
朱雄英对于何夕独揽打权内心很不满。即便何夕是有功之臣,而今正是用人之际,只是按下而已。此刻朱雄英暗道:“姑父如果愿意在南京平定之后,功成身退。其实,朕又何尝不愿意与姑父建立一场,君臣之佳话。而今看来,姑父似乎也有这一场心思。”
而今南北之争的局势下,山西在南京手中,北京就不敢自称全有北方。更是有大量军队被山西牵制。
所以在总攻的时候,北京方面其实并没有兵力优势的。
而且山西能够策应各方。如果不想办法对山西的军队加以限制,在大战之中也是很麻烦的。
这一路奇兵,仅仅是限制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