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前线能有将领打出神仙仗,几千破数万,几万破几十万,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但是如果做不到,下面将领只要能做到最基本的。用多少实力,做多少事情。不要搞出大纰漏,就够了。
虽然听过很多关于铁路修建的报告。但是何夕还是想要亲眼看一看。
何夕也是权衡利弊之后,才决定用这种看似妇人之仁的办法。
原本就准备长久拉锯了。
瞿能这个命令其实已经考虑了何夕的命令。否则直接令骑兵南下放开手脚,何必这么麻烦。
皇帝希望瞿能能与叶沈争夺军中的话语权。但是瞿能打成这个样子,看样子即便打赢了,也难以叶沈的河间之战相提并论。须知,河间之战中,叶沈面对的傅友德,能力名声远在耿炳文,宋晟之上。
还能大破之。挽救了国家危难。
但是何夕估计更失望的不是他,而是皇帝。
只是瞿能也不甘心如此,既然攻城不行,那么就以榆林城为中心,放出骑兵去打。
但何夕很明白,西北战略的关键,就是铁路,只要铁路问题一解决。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何夕很快就来到了断头之处。
但是如此一来,想要收拢陕西民心,却不知道要用多长时间了。更不要说,西北本来就已经是地广人稀了。即便移民,很多人也不愿意去西北。
虽然说,瞿能的进展并不能说顺利。但是还在何夕接受范围之内。
能以本伤人就不错了。
葛天工所有努力,与数万工人的辛苦,才修建了从北京到山中所有的铁路,而且这些铁路已经投入使用了。就是为了供应修建铁路的物资。
打了这么多年的老将,固然不如耿炳文滴水不漏。但也不是那么容易让人一脚踢开的。
火车对道路的坡度,有要求的。
并不是说,他们不会打败仗。而是他们能将自己的实力完全发挥出来。有多少力量发挥多少战斗力。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失误,是脆败崩溃,几乎不可能发生。
可以说葛天工这一次,解决了太多太多的问题。更是超支了很多了。
做完这一切之后,瞿能随即写了一封请罪书,送到北京。
——
这一封请罪书到了何夕手上,何夕只是扫了一眼,就放在一边了。
不是别的。就是一个大隧道。
真的是爬行。
毕竟,大明本钱厚实。能抵挡住大明以本伤人的国家几乎没有。
当然了,这也是胜利者的宽容。何夕本来就没有想过在一战而定,不是说一战而定不好。而是打仗这一件事情,太完美的计划,几乎不可能成功。
这并不是何夕不关心西北战略。
所以,而这里山峦重重,海拔一下子提高了。想让火车保持坡度,就只能延长长度了。而火车也不能有大角度转弯。那种九十度的弯道,就要转很远。
瞿能此刻也只能选择长期作战了。
何夕此刻也是用这一条正在修建中的铁路过来的。
这就有一个问题了。
更重要的是配套设施。
很多事情,到了工地上才明白的。
何夕从一边领了一个藤盔。在无数人簇拥之下,走进正在挖掘的隧道。
葛天工就在这里等待何夕。他远远的见了何夕,连忙跑过来行礼,说道:“老师,您来了。”
何夕仰头看着穹顶,心中有一丝丝震撼,他纵然看过后世很多工程奇迹了。但是而今看来,依然有些震撼。
何夕说道:“你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