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五十七章雁门关外

虽然斩首万余,俘获战马万余,马车万余还有一些辎重。但是没有拿下耿炳文,瞿能只觉得今日就是一场败仗。

他从来没有得到过这么多的关注。让他承受不了。

没有骑兵的话,步卒单独出关,难度很大,而且,瞿能也不可能上第二次当。

与耿炳文与瞿能都有相似之处。

却也有不同,耿炳文与瞿能的父荫足够大,所以他们一上来,就是高级将领,而不是如同宋晟从下面一步步走了上来。而历史上,宋晟在永乐一朝的地位也很高,就是因为宋晟在西北的地位。

而今西北成为双方交战的另外一个战场。

这一场鏖战惨烈之极,跟随耿炳文出关的万余骑兵,入关的不足三千。而瞿能更是恼羞成怒,亲自上阵,连斩数将,连破数阵,甚至射伤耿炳文,让耿炳文差一点不能活着回到雁门关。

算是根本上苗根正红,淮西定远人,父子家族从龙。具体到宋晟本人,他还在朱元璋身边当过侍卫。算是朱元璋一手提拔出来的贴己人。

一下子将宋晟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毕竟北军上下都憋着一口气,在河间大胜之后,大规模整军改革,增加军饷。提高将士待遇,上上下下都憋着一口气,想要打胜仗,想要立功受赏。但万万没有想到,第一战就打了这个乌龟壳。四面下嘴都咬不动。

没有驻军。

宋晟的身份在这些勋贵面前是不够格的。之前根本没有人在乎宋家,而今好像宋家一下子变成了西北天柱,国家柱石之臣,这种情况让宋晟简直是受宠若惊。

宋晟父亲带着家族兄弟投奔朱元璋,攻克南京不久,以年老请辞。他虽然是开国将领二代。但是实际上也参与了开国之战,只是当时他仅仅是一个千户而已。从洪武初年一步步爬了上来。

宋晟作为熟悉西北的老将,就代替了耿炳文主持西北军事。这一点与历史上大差不差。真正差别很大的是,历史上,西北从来不是主战场,宋晟算是坐观成败,最后将西北作为本钱,换了自己荣华富贵。

他已经决定了,对着雁门关修建一座大营。首先要做是,将雁门关外的道路给挖断,要挖上一道,不,最少五道壕沟。看南军所谓的车阵,还有什么办法。

宋晟的身份其实与耿炳文,瞿能都相差不大。

而今与历史上有些差别。耿炳文被调动进入山西做战。

于是,他在关中坐不住了,得到了四川都司的兵马从南边调过来,他几乎将关中兵力调配一空。几乎全部调到了榆林,不惜一切代价,加固榆林城。

所以也不可能借用了。

不管怎么说,经此一战,山西南军实力大损。这一次出关的南军,不管是步骑,都是一等一的精锐敢死之士。要知道,瞿能手中骑兵很多,这一次更是成建制调过来好几个团,数万骑兵。数倍于南军骑兵的情况下,还没有将南军骑兵给全歼。其实就是因为,耿炳文不管什么时候,都战斗在最后一刻,稳定了军心。同时,也是耿炳文事先进行了筛选,从而让这些人意志坚定,甚至很多人都同归于尽而死的。

历史上他镇守西北,永乐帝为了拉拢他,下嫁了两个女儿给宋家。换西北的臣服。让宋家一跃而起,成为侯爵世家。当然了,宋家在靖难之战中,并不是没有损失的。宋晟的一个儿子,战死在淮河。

历史上的宋晟四镇西北,而今是第三次到西北任职,他还进攻西域,夺下哈密,让哈密臣服,哈密王,也就是东察哈台汗王。当然了因为距离原因,哈密的臣服仅仅是名义上的。

山西军队虽然不少,但是这样的精锐却没有多少了。

而且黄河中上游,也不如下游那么多变,问题多多。几乎大部分地方水流平缓,甚至有些地方是可以涉渡的。所以横渡黄河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游牧民族甚至用羊皮筏子,就能渡过黄河,宋晟即便将陕西兵力全部摆开,也堵不上这千里黄河。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也就是以府州,榆林一线。作为陕西北方的防线。这里本来就是非常重要的边地,在宋代就是折家世镇之地。南北交锋之要,处于草原气候与农耕气候交接的地方。

在这一条防线以北都是沙漠,与少部分植被的荒原。而这一道防线以南,就是勉强可以农耕的地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