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夕提出的西北战略,在瞿能看起来,又狠又毒,虽然是堂堂正正之势,但是对百姓的伤害却一点也不小,无他,何夕以后勤优势压死南军的思路,本就将西北百姓置身于一场大饥荒之中。
谁也不想打下去了。
而且他对这个时代人的心理底线,还是没有足够的认识。
何夕很多事情,导致了天下大乱,战事纷纷,但是这些都是间接伤害。而纵兵劫掠却是直接的。对朝廷声誉伤害极大。何夕内心深处是万万不愿意的。
而北军不敢靠黄河太近。
何夕心中暗道:“是啊。”
只是,何夕也不得不承认瞿能的计划有很大可行性,也有很大的诱惑。
北军两军汇合,见了黄河大堤也不敢进攻,甚至不敢靠太近。
不过这个办法要好好思量了。
——
黄河边上,
特别是何夕特别提醒过下面,要小心以水代兵。特别是傅友德已经做过一次了。
无他黄河作为地上悬河可不是闹得玩的。
吴立迂回一击,来势汹汹,但是依然没有留下来盛庸,盛庸战场嗅觉敏锐之极,感觉到不对劲,不与金生玉纠缠,立即撤退。一路撤退到黄河大堤之上。
不,在盛庸看来,他有最大收获,就是与北军亲密接触之下,这一系列战斗。
何夕的战法,对西北百姓来说,一点也不仁慈。只是下面的血,是飞溅不到何夕的字里行间的。而瞿能的手法到不了何夕的标准,有一点血腥味而已。
北军不敢靠近黄河,甚至黄河北边的县也不敢驻军,比较一旦南军夜里决堤,靠近的县,连反应时间都没有。之前在山东的时候,大军是直接追到黄河边上的,那个时候,南军败退太快,根本没有什么布置,也来不及。
投降也没有什么心理障碍。
更不要说,北军骑兵之中,其中有很多都是蒙古人。比起维系军纪,他们更擅长劫掠。
何夕对瞿能对自己的揣测,一点也不知道。
他其实并不是不知道,当军队没有粮食的时候会做什么?不过,在何夕看来,这些军队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投降,毕竟北军南军都是大明的军队。
而看着北军撤退,盛庸也长出了一口气。
而今豫北地区的情况,正如盛庸开战之前规划的差不多。太行山以西都被山西军占据了,占据形势之地,只需放少数人马,北军就不可能攻进去。
这一战到了现在,已经是收尾的地步了。
很多东西,即便有人将北军军中的章程送到盛庸面前,但是这些章程很多细节,盛庸还是难以了解的。毕竟之前虽然是一个体系的,但是何夕与叶沈整合出来的东西,有很多觉得不需要多说的前提。直接省略了。
比较当军队没有足够的粮食的时候会做什么?
历史书的夹缝之中,早就写满了。
不过,他对瞿能这个想法,已经在思忖之中。
毕竟,对百姓的伤害也是不同。
不过,不管是怎么样的军队,在战场上却是毫无保留的展示出来自己的一切。
这对盛庸来说,就是一场教学。特别是金生玉打得很死板,更是将各种条例都展示出来了。
或许有一些东西,盛庸还是不明白,但是这已经足够了,那些不明白的东西,盛庸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推敲出来。此刻盛庸才敢说,北军的一切都在他的眼中。
他可以完全复制北军的一切战法。在这个收获之前,区区几个府,几千人的伤亡,根本不算什么。盛庸内心火热的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