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去之后,立即去问父亲,说道:“父亲,这位丁大学士,来家里做什么?”
朱允炆不希望军中有一个能压制他的存在的兵头。
自然觉得,徐达好说话,宋国公冯胜不好说话。更引申一步,那就是朱允炆更相信魏国公的忠诚,而不大相信宋国公的忠诚。
在赏赐过后,自然求见魏国公。
这让丁显也稍稍有一些不适应。
只是徐辉祖觉得,丁显的脸色似乎有一些不大好。
但问题是傅友德不是这么想的。傅友德从政治上从来是很活跃的。这种活跃在洪武年间还是被压制的。历史上,傅友德其实未必在朱元璋的必杀名单之中。但是最后,还是杀了。
新任魏国公能继承徐达的爵位,但继承不了徐达的威望。
这对其他家族来说,是很稀奇的事情,但是对魏国公府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到了冬天,徐达的身体就更加无法支撑了。
朱允炆说道:“魏国公元老重臣,你代朕去慰问一下吧。”
几乎上,朱允炆将徐达算计到死了。要让徐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迎接圣旨,魏国公府早就有了一整套流程了。
只是这一次,与其他的时候不一样。
朱允炆不知道徐达病情的真实进展。但也知道,徐达命不久矣。多则三五年,少则一两年。
等徐达蹬腿了。
朱允炆淡然的说道:“那是你的事情了。”
最后一句,最为露骨。
一番交谈之后,魏国公让徐辉祖将人送出去。
而徐达做了这一件事情,固然对徐达的威望有一些巩固。但是徐达没有几年寿命了。
徐达说道:“我自然是拒绝了。不过,我看这位陛下,不会轻易放弃。”
徐达叹息一声,说道:“我这一辈子最听不得什么妙计,都是读书读傻了的人。真以为天下之争,是什么奇谋妙策可以定的。刘伯温倒是屡次奇谋,但是他为什么被李善长压得死死的。无他,打仗,说白了,就是人多,粮多,兵多,而不是什么奇谋。而今我气力不计了。如果年轻几十岁,研究火器战法,也未必比得上何夕。更不要说现在了。所以傅友德想要照搬何夕的办法,在我看来是最合适的手段。只是,有些事情,别人租做的。你却做的。”
徐辉祖大吃一惊,说道:“陛下怎么能这样啊?父亲您的身体,怎么还能出掌军务?”
很多时候就是傅友德受不得委屈。
他此刻坐得很直,并不是不想往后面靠,而是不能。靠上去整个后背都是疼的。
徐辉祖办完这一件事情了,心中有些犹豫,说道:“父亲,陛下如此病急乱投医,可见前线战事,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了。父亲有什么妙计,能扭转局面吗?”
徐达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
至于,魏国公有子嗣,之所以成为优点,就是有了子嗣,就有了弱点。有了弱点,就好拿捏了。
军务改革是一件大事,一旦做成这样的事情,在军中就由深远的影响力了。
那就是魏国公的身体不好,缠绵病榻是真的。
徐达说道:“你将这一件事情告诉傅友德。让他自己想办法。”
丁显做为朝廷中的大红人,自然不可能为了一些赏赐而来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傅友德还想染指天下兵权,更是主持军事改革。
可以说每一件事情都是正确的。但是所有事情都加在一起,却是大错特错了。
徐辉祖说道:“那父亲给傅友德递话是什么意思?”
“我让傅友德出来闹一闹,让这些人别来烦我而已。”魏国公徐达淡然说道:“不过是想清静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