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想到这里,叶沈都觉得不可能。因为大军不是几千,是几万人,乃至于更多。对后勤的依赖太重,而打仗是很费时间的。双方打到僵持,就不说一年两年的僵持,就是一个月的僵持,傅友德都受不了的。
但是此刻与傅友德周旋一段时间,却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叶沈火器装备到了极限,更是对当地非常熟悉,后勤什么的,根本不缺,而对手可不一样。
铁铉说道:“下一次?”
叶沈很担心,这种心理会体现在战场上。
但是如此一来,北军就可以以逸待劳,拖时间了。
内阁,已经内阁下属十几个部门已经确定了。当然了,还是不够稳定的。随时可能因为政务流程改变。或者说,内阁大学士变动,进行改动与合并。
在何夕看来每拖一日,北京方面就成长一日。等完成所有改革,自然也形成了对南方的国力压制,到时候攻势扭转了。而这些城堡,在何夕看来,让南军啃,也要啃上一两年的。
如果不打破这种密信,打破权威,那么今后双方大规模决战的时候,这是要出问题的。
而这消息也传到了北京。
——
叶沈信任何夕,而朱雄英却不信任叶沈。
叶沈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铁铉沉默了好一阵子,他实在说不出什么反驳叶沈的话。最后,他说道:“此事要禀报北京。”
叶沈说道:“战场上,求什么万无一失都是笑话,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求万无一失,根本不可能。只是这一战迟早要打的,今日不打,纵然让傅友德无功而反,下一次怎么办?下下一次怎么办?”
这个铁铉还真没有想过。
这一瞬间,叶沈内心之中想过很多。最后,想起了何夕的脸庞。顿时下定了决心。
叶沈随即下定了决心。
叶沈万万没有想到,傅友德居然真敢这样做?
一切如叶沈与何夕事先预料的那样,叶沈反而不淡定了。
虽然说,大明南北交通线,并不仅仅有运河这一条。但是不管那一条都不可能比运河更好了。即便明军当初北伐,也是沿着运河一路打过来的。
按理智,叶沈只需派人跟随,拖着傅友德。限制傅友德的脚步,傅友德根本不可能过天津的。就必须退兵。但是叶沈作为一个将领,他不能忍受眼前傅友德的耀武扬威,更不能忍受军心士气的变化。
现在优势在我,不用打赢。只要不输,与傅友德周旋一个月,傅友德就必然退兵,毕竟谁家的兵都不可能喝西北风。
大破傅友德,叶沈未必没有信心。
至于往西边,太行山东麓,自然也有人把守,但并不是重点。
随即,叶沈聚集了京营数万人马。浩浩荡荡出了沧州城,因为有运河机动,很快就在傅友德北边扎营,挡住了傅友德大军的去路,将傅友德拦在运河以东的狭长地带。
“才能将战线稳定在河间府南部。”
何夕与叶沈构思的防线,叶沈想过很多办法。但是想来想去,叶沈觉得最好的办法,也不过是逐城争夺。即便不争夺,围困也好。最少让这些城堡,一一失去作用之后,才大举北上。
毕竟,天下事务这么多,如果划分彼此的职位权力,也是一门学问。而今整个北京体系都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部门分分合合都很正常。
这也是朱雄英这一段时间,只关心军事,不关心政务的另外一个原因。
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