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麻烦的是在战后,燕王在中原难以安排,难道真派兵给燕王打出一个大大的藩国?
谈判吗?自然不可能老老实实说出自己的底线。
何夕一愣,说道:“故人?”他也不知道是那一个故人,就让进来。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练子宁。
他也不是当年单纯的学生了。
练子宁说道:“自然是天下。我家主上愿意率十万骑兵南下,拨乱反正,辅佐监国登基,只是我家殿下会得到一些什么?”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就在这个时候,何夕忽然听下面人来报,说道:“有故人来放。”
练子宁看着何夕行礼说道:“老师。”
甚至河间防线以南的所有府县,会全部丢掉。
参与其中从龙而上的例子不要太多。
这些人没有武力对抗北京。但并不代表这一件事情就此了结了。
朱雄英与何夕商议之后,立即下令,任命何夕为首辅,杨士奇为次辅兼财相,杨震为工相,解缙为学相,刘璟列位大学士,瞿通为兵相。昭告天下。
无他,大明这么多年打蒙古,将蒙古打得最惨。正是因为知道大明武力有多强大,他们才最安分。当然了。如果南军围困了北京城,这些蒙古人二话不说,就会翻脸,甚至倒戈一击。但是在此之前。
何夕说道:“你最近可好。”
练子宁说道:“老师英明,燕王正是托我与老师谈谈。”
叶沈不过是拖延时间而已。
所有感受,不过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对这暴起的灯,悠悠一叹而已,伤春悲秋,那是闲人的福利。不是何夕的。
而今天下,没有什么人能让何夕忌惮的。即便燕王也是。
即便南下,何夕也能靠长城之险挡住。
朱雄英与何夕点骑兵三万,出喜峰口,到大宁城。
何夕大吃一惊说道:“子宁。”
其实有一些事情,何夕没有说,朱雄英也知道。
他们什么都不会做。
一路上所过之地,都没有遇见什么战争。
傅友德已经到了济南,正在整理济南的残兵败将,虽然没有大举进攻,但是派了数支骑兵北上,叶沈并没有留在河间固守,而是在黄河以北,与傅友德的骑兵,交手数个回合。不分胜负,甚至还有胜迹。
何夕说道:“天下事从来急,这一段时间,南边传来的消息,夏王正在调动地方大员,安排自己的人手。臣估计到明年前初,南京就能控制天下局面,到时候,就是大举进攻的时候了。”
铁铉为河北巡抚,叶沈为河北总兵,两人负责南线战事。
随着傅友德坐镇,京营陆续到达,今年秋冬之际,南军就可以北上。
燕王雄踞草原之上,有十万雄兵,但是在何夕看来,不过尔尔,燕王领兵打仗,固然厉害,但是那又如何?不过一员大将而已。燕王的处境,导致他潜力有限。
总之,很忙的。
何夕思来想去,忽然心中一动,暗道:“燕王是一个聪明人。他真的想与我们合兵一处吗?”
何夕说道:“燕王殿下为宗室长者,我家殿下见了也要行子侄之礼,燕王殿下愿意南下相助,我与殿下都愿意倒履相迎,燕王想要什么,我们绝无二话,一律奉上。”
何夕这一番话,练子宁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练子宁脸上露出错愕之色。何夕见此,心中一动,暗道:“没错了,这并不是燕王的条件。而今是练子宁自己临场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