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条考题,看燕王对变法这一件事情的概念,从而判断,燕王到底是支持变法,还是反对变法。
“是。”何夕说道。何夕微微一顿,似乎带着咬碎牙的感觉,说道:“陛下,臣以为要想将变法推进下去,就一定要有一位支持变法的皇帝。”
甚至燕王有时候在想,如果他能一边当皇帝,一边出兵漠北征战?那就是两全齐美了。
这一句话,平淡之极,但是练躲在屏风之后的何夕都吓了一跳,不知道而今的朱元璋更喜欢单刀直入,直接进入正题,让何夕联系吃惊两次。
朱元璋哈哈一笑,说道:“你这是给我打马虎眼吗??”
朱元璋说道:“你去屏风后面待着吧。”
这两个人,朱元璋都必须要安排好辅佐的大臣,而对燕王来说,不用。
朱元璋说道:“你与何夕关系不错,何夕的变法,你怎么看?”
何夕想不明白,但是想明白,也必须按照朱元璋所说的做。
朱元璋不在乎这些,这几句话下来,朱元璋已经判断出来,多年历练下来,燕王很多手腕都历练出来了。如果将皇位传给燕王,朱元璋不用担心,燕王坐不稳皇位,需要担心的是,燕王准备怎么样做这个皇帝。而换成其他候选人,比如朱雄英,与朱允炆。
何夕心中暗道:“燕王这番话,来来回回,其实还是一些废话。”
朱元璋说道:“我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驾鹤西去。我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我死后,你能将变法推进下去吗?”
燕王说道:“不敢,父皇,儿臣在漠北见过很多孛儿只斤家族的人,想当年,黄金家族是何等威势,而今孛儿只斤家族的人,活的还不如一个乞丐。”
朱元璋说道:“不错,不过,区区一纸文书,就能制衡这些人吗?”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一瞬间,朱元璋似乎有很多的灵感。
——
回到乾清宫之后,朱元璋刚刚坐定,下面人来报,说燕王朱棣求见。
何夕说道:“臣只能尽力而为。”
“臣刚刚说的是真心话。只要能为天下,能为朱家做事,无论贵贱,臣都愿意。”
等何夕在屏风后面站好,只听外面脚步声响起,随即咚咚咚的响头声。说道:“儿臣拜见父皇。”
“往下算就是你了。这太子,有兴趣吗?”
怎么说,就是燕王的考题了。
“如果大明天下有一个万一,儿臣的头颅,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子孙后代,恐怕就好像牛羊一般死于秦淮河上。”
“起来吧。”朱元璋的声音传来:“坐。”
燕王坐定之后,朱元璋开口了。说道:“你娘生了五个孩子,希望你们将来能好好的发展。只是,太子死了,秦王也不在,晋王也是一个不省心的。以你三哥的为人,将大明江山交给他,迟早要被霍霍掉的。”
燕王费劲心思,说得话,总结一下,也就是父皇,你让我当皇帝,我就当皇帝,不让我当皇帝,我就不当皇帝。但是不管当皇帝也好,当王爷也好,都会好好的为大明天下出力的。
此刻,何夕也屏气凝神,听燕王准备怎么回答?
说不定,如果燕王支持变法,何夕说不定今后,很多年都要与燕王打交道了。甚至如果燕王真能真心真意支持变法,力度即便比朱元璋差一点,何夕也愿意改换门庭,支持燕王。
毕竟朱雄英虽然不错,但是他比燕王年轻太多了。经验太少。除却是支持变法之外,其他选项差的太多了。
简直是一目了然,也不怪何夕见异思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