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过,蒸汽机使用局限,这就造成了一件事情,后世几间房子都能做的事情,如果使用机器,那就需要很大一片区域。好在这个时代,土地是不值钱的。更不要说地广人稀的北方。
更不算什么。
燕王说道:“此事不错,只是什么时候修城墙?”
何夕已经决定了,今后的遵化工业区要往东北发展了。
何夕点点头,说道:“是啊,人不够了。”
且不说,何夕对北京城的高标准要求,也不说,城外关于城池修建的配套工程。单单说,北京附带的工业计划,在工程量上就不少,几乎是重建一个工业城市。
何夕从来没有想过给遵化城修城墙,因为何夕很清楚,将来很有可能,从这里到北京城外,都会变成工业区,大片工厂相连,修什么城墙?就算修要修多大?不过,何夕也没有与燕王分说,只是笑道:“将来一定会修的。”
只是没有城墙,看上去让燕王有些不习惯。
动用的劳工最少有百万之众。
准确地来说,遵化区的核心,并不是遵化城,而是遵化铁厂,围绕着遵化铁厂,一圈圈地扩展而来。好在遵化这里地广人稀,比北京那边人更少,征地上并不算太困难。
燕王听何夕话里有话,说道:“怎么人不够了?”
不是一道,而是许多道,虽然距离很远,但看上去就好像一道烟柱丛林一般。
的确,烽火台一般相距三十里,就是因为三十里内,没有遮掩的话,是能清晰看到三十里外的烽烟,而今就不一样了。一个冬季,何夕大力推广蒸汽机使用,现在的蒸汽机也介绍过,根本就是一个大锅炉车间。更不可能对烟雾做什么处理。
何夕说道:“人不多了,已经算少了。”
燕王下车之后,沉默了一阵子,说道:“这是遵化?”
何夕听了,不由一笑,这一句话,给何夕的感觉,几乎能比上某位将军觉得咖啡厅不错,是因为方便架机枪一样了。
太平铁厂就是一个大厂,以水运为主。而营口那边规划上是非常乱的。这也是营口的无序扩张。何夕同样没有经验,他虽然做了一些规划,但是计划跟不上变化,最后就变成了乱七八糟的样子。
燕王也站起来,一只手扶着车门,细细看过去。燕王箭术很好。而箭术之要,不仅仅在于手臂上的力量,也在于有一双好眼睛。他的眼睛比起何夕眼睛不知道好了多少,只一眼就看见烟柱。
燕王说道:“看来,烽火今后是不能用了。”
这个遵化工业区,并不算官府说法。何夕准备北京修建完成之后,以规划司为核心,建立北京府衙门,到时候将遵化地区,化为北京的一个区。推行市区制度。到时候遵化区才是真正成立的。
而今,也就是何夕纸面下的规划而已。
但是而今的遵化工业区,可非同小可。
大概一个多时辰,何夕与燕王已经来到遵化工业区外。
这并不是何夕提升那一点技术,就能代替的。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物力这里就不用说了。拥有辽东,北京的工业能力,大部分还是能供应得上的。唯一的问题是人力,如果再解决不了,何夕就要与申国公商议一下,能不能将北京几十个卫所挑选一些,全部投入工程之中。
只是这不是何夕所想要的。
想到这里,何夕微微一叹,只是这一叹似乎让燕王误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