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物资都要从辽东出。而辽东却是何夕的地盘。一定要到北京一趟,与何夕面谈才行。
——
斡难河一战,燕王名声大震,如果之前燕王名声很大,那是因为燕王乃是朱元璋的儿子,大明皇子,而今很多人更将燕王当成一员大将,虽然很多将领,私下觉得,这样的战事,让他们上,也是可以的。
但是毕竟距离很远,一路上很难说没有问题。
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是,用铁比较多。
燕王不是没有见过工地,但是如此庞大的工地,还有如此多的人手,却也是燕王生平仅见。
只是燕王来到北京城外的时候,一下子惊呆了。
看得燕王眼睛珠子都大了。
何夕,直接制定出标准规格的滑轮,与标准规格的铁管,让下面用的时候,直接搭脚手架就行了。比起古代用竹子木板的脚手架要好上了很多。
这对练子宁来说,是最大成功。
秦王之死的影响下,各地藩王即便没有对储位动心,也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怎么保证他的利益,总不能将来,落个秦王的下场,一声令下,所有的土地财产,就是朝廷的了。
只要这里能推行耕种,那么就说明漠北很多地方,都是没有问题的。
燕王也感受到了兴奋的烦恼。
可以说是光明正大的,都是兄弟,谁家律法规定,兄弟之间不能来往的。只是诸王之中,其实并没有一个大家都服气的人物。而此刻有了。不是别人,正是燕王。
前文说过煤渣路,其实已经是这个时代,非常好的路面了。最少不会有泥泞。下雨之后,不会让车轮陷入泥泞之中,从而耽误大事。但是何夕敲定,用铁轨,并设计了马拉车厢。
如果是别人,或许真昏了头。
但是有总是比没有好的。
虽然新北京城距离遵化并不远,但是这种一段路,运输重物的效率也是不高的。
燕王觉得自己十年之内,未必能超过汤和,至于徐达常遇春这样大将,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
明眼人其实也能看出来,燕王这一战斡难河之战,从规模到激烈层度,从双方指挥艺术,根本不能与徐达与王保保那一战,相提并论。燕王的名声反而要直冲魏国公了。
因为不需要过蒸汽机车,也不需要用太好的铁,现在遵化铁厂生产的铁就足够用了。
如此一来,从遵化工业区的一车车原材料,以十分便捷的方式,运输到了北京城,大大提高了北京城工程的效率。
燕王在草原上立足,所需要的物资不在少数。甚至比燕王建设长春都司需要的更多,即便是打通了水路,从辽河入松江,容松江逆流进入嫩河。一路都可以行舟,看上去很好。
这是捧杀。
从此之外,还有滑轮组,脚手架的大规模使用。
不过是痛打落水狗而已。
燕王兵威大震之后,他就接到晋王的书信,晋王的书信可谓赤裸之极,就是想让燕王为诸王之首,为诸王出头。甚至暗示,燕王可以争一争大明储君之位。
在这上面,是一点没有变。几千年前,商周时期版筑法,用来夯实地基的时候,大体也是这样的。后世两弹一星实验,夯实土地的时候,大体也是这样的。虽然在之后的几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何夕这个时候,对这个工艺并没有什么改变。
这还是燕王熟悉的样子。毕竟大明开国之后,南京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工地,燕王非常熟悉这样的场景。
只是这样熟悉的场景,今后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