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很投机。
这种忠诚,或者人身依附关系,也是封建关系的一种体现,甚至有人以此发挥出,中国秦代以来的封建社会,是权力封建,给马克思社会阶段打补丁。
张度呼吸有一些急促,说道:“陛下有意在天下推行新法,作为刑部尚书,自然要遵从陛下之命。只是,天下数百府,数千县,数百卫所各有不同,刑名乃天下大事,不可一蹴而就。以某之见,当从天下案卷之中,挑选数十典型案例,由刑部总裁,昭告天下,除旧迎新,以为准绳,然后查天下案卷,合新法者用,不合新法则改之。徐徐为之,改风易俗。”
第一件事情,就是何夕发现,如果以儒家忠诚链条,他在下位。与太子相争,先天不利。这就是太子还没有怎么做,就已经将辽东快拿下的原因。
何夕有些奇怪,说道:“姚先生,这是怎么了??”
何夕大喜,与张度好好谈了谈。
何夕就将话题转入正题了。何夕说道:“刑部尚书所托非人,张大人如果就任刑部,准备如何为政?”
其实何夕想法,无意间从古代政治转变到了现代政治。
忠诚的概念,也从忠于某人,变成忠于信念了。政治领域,也变成从忠于某个人,变成了忠于国家,组织了。
——
第二件事情,何夕根基浅薄,很多人他都不好用。谁不想让下面人对自己都忠心耿耿。全部忠诚度点满,甘愿效死那种。但问题是,越有能力,越有权力的人。就越不会轻易效忠别人。
是基于儒家社会等级的规则。
第二,何夕未来预想的政治联盟,算新党也好,算改革派也好。理论基础就建立在何夕的学说之上,何夕觉得天下人没有别人,比自己更有话语权了。
提防下面某些人以支持新法为由办坏事,毕竟不管再好的律法,如果想借题发挥,也都是有办法的。
何夕在这方面已经有了雏形。
何夕想了很久,才更放宽了心中的底线,才愿意用合伙人,或者说股东的态度,来面对未来投奔自己的大臣。如果从手下看来,解缙这种心中毫无敬畏,野心勃勃的人,不是一个好手下。但是如果从合伙人来看,这种天不怕,地不怕,有心机有手腕。特别是在困难重重的新开辟市场上,是非常好用的。
什么??你说解缙将来自成一派?
第一,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也算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朱元璋在这个时代,在能力,手腕,个人魅力等等,算是天下第一人,但是他也要杀功臣。可见让这种高级人才使用上面的难题。
有能力的不忠诚,人家才华横溢,没有你的提拔,不过晚几年出头。君择臣,臣亦择君,更何况,你不是君。凭什么要为你效忠到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领导用庸才。不是他们不知道这个人是庸才。而只有庸才才知道,以自己的能力,断然不能坐在这个位置上。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对上位者死心塌地地效忠。
只是希望从更高层面上形成合作。比如理念。
虽然说大明不是判例法。但是判例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新法刚刚出现。其中分寸拿捏,下面未必明白。张度先整理出几十上百,经典案例,也算是给天下刑名之官讲解新法,让他们知道新法该怎么判。
姚广孝这一句话,并不是拍马屁。
总体上,何夕还是比较满意的。
何夕说道:“张大人准备一下,我这就推荐大人为新任工部尚书。”
张度听了,激动非常,他做了这么多,不就是为了这个承诺吗?立即起身行礼,说道:“下官拜见恩主。”
何夕连忙搀扶住张度,说道:“张大人无须如此,我们同殿为臣。都是为陛下,为大明效力。何必行此大礼。今后只要在新法之上用心便是了。张大人,也是从太平铁厂之中出来的,也是吾辈中人。你也知道这新法的重要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