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一百六十二章准备中

朱元璋其实已经给太子时间,让太子改换下面的人。但是太子却迟迟不动。

只要朱元璋不改变主意,他们做多少事情,都是无用之功。

什么私货?

因为是商法。大明律之中是有对商人犯法的一些规定,但是散见各条文之中,还有一些关于财产的规定,也都是需要修改的。而且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

一方面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宋濂,方孝孺师徒两人追随太子这么长时间,岂能说放弃就放弃了。太子不是朱元璋,朱元璋可以对李善长下狠手,但是太子做不到,另外一方面,那就是太子积攒这些人才,也不是一下子就有,也是历年积攒栽培出来的。

对太子的举动不满意。

对朱元璋更有怨言。只是再多的意见,也不敢多显露出一点。

拿着手中的圣旨,带着几分苦笑,说道:“陛下等不及了。”

在朱元璋的威望下,似乎一切都很顺利,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但实际上,暗中的怨怼,怒气,反抗的情绪,都如大地内部的暗流一般,在各种偏僻的角落之中,暗暗的积蓄成长,等待着石破天惊的那一天。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辽东巡抚何夕,抚辽有功,先从瀛国公破高丽,后从颍国公破日本,再从燕王破鞑子,三从征之功,与抚辽治辽之功,并赏之。加翰林学士,加内阁大学士。从阁办事。-——”

丁显说道:“分内之事。只是齐大人,这样做有用吗?这是陛下的意思。”

内阁大学士在朱元璋这里,就是一个跑腿办事,承办各项事务的工具人。而不是权臣丞相。大明朝廷这些年,真正能称得上丞相有一个。那就是统领秘书监的太子。

刘三吾说道:“这事我来办。”

剩下的权力都被君相一体的朱元璋掌控在手中。

而忠心的高端人才更是稀缺。这样的人太子岂能轻易放弃。

这不可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观念,法律制定不能超出太多。但是何夕也不赞同,这样的事情就处以死刑,虽然不是直接的死刑,是丈夫杀奸夫,只要有证据,就是无罪。

所以内阁大学士,虽然单纯办差,比寻常翰林学士高。但也高不到什么地方去。远远比不上后世的内阁大学士,几乎都是丞相的概念完全不同。

齐德说道:“翰林院可是大人您的地盘。最少要将陛下的心意搞明白再说。要对症下药。”

朱元璋等不及了。但是何夕的草稿还没有定的。是的,朱元璋仅仅定了一个大纲,但这其中是很繁琐的法律过程,法律主导思想变化了,下面的量刑,各种刑罚标准,也是要变化的。

颍川侯傅友德,比他们来得慢一点,但也到了,朱元璋以破日本之功,封为颍国公。

何夕将宣旨的太监打发走之后。

何夕也知道自己会进翰林院。但是他没有想到,会加内阁大学士。不过很快就释然了。

齐德说道:“丁先生。”

丁显说道:“齐大人有何吩咐。”

何夕也要到此调查,也确保自己领先的是半步,而不是一步。

可以说大明律看上文字不多,几百条而已。在何夕看来,不成体系,这都是需要修改的。

但是何夕要做的工作量一点也不少。他知道进入翰林院,自然会遇见很多问题,特别是翰林院刘三吾等人。见面非掐不可。他想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底稿再去战斗。而不是现在。

只是何夕没有什么选择。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