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开挂的学霸 > 第99章 我打个电话问问,天上掉馅饼

第99章 我打个电话问问,天上掉馅饼

 热门推荐:
    燕京,清大教职工公寓。
    司文博将女儿哄睡后,轻手轻脚的回到书房。
    坐在电脑前,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了。
    最近,随着等离子体euv光源的突破,他们研究的同步辐射euv光源也就告一段落了。
    说实话,euv光刻机没有使用同步辐射euv光源,他有些失落,但他理解,毕竟同步辐射euv光源太过耗能。
    现实排在面前,他只能放弃。
    这段时间,他和他的科研团队一直在选题,重新确定研究课题。
    因为他们在同步辐射euv光源上做的节能,也就是能量回收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初步确定了研究课题,及电磁波的能量收集与转化。
    他和他的科研团队非常看好这个课题,毕竟电磁波无处不在。
    其实,现实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光伏发电。
    直白点说,他们要做的是提高光伏发电板,也就是太阳能发电板的效率。
    当然,他们研究的也不只是这些,还有特定波长电磁波能量收集和转化。
    他们之所以研究这些,是因为相关技术能够快速的得到应用。
    如同步辐射装置的能量回收、大型强子对撞机等相关对撞机的能量回收、可控核聚变装置的能量转化。
    这些还是小范围的应用。
    大的有太阳能发电,空间太阳能发电等等
    其中,他最看好的是空间太阳能发电。
    目前,西北电子科技大学赵国安院士带领的“逐光工程”研究团队已经完成了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的空间太阳能站地面验证系统。
    他们和赵国安院士进行了沟通,在电磁波的能量收集与转化的研究上进行合作。
    ……
    司文博一边想一边写着《电磁波的能量收集与转化》的课题报告。
    就在他写的入神的时候,他身后响起他老婆翁雨珍的说话声:“几点了还不睡觉!”
    司文博看了眼时间,说道:“最近忙了吗?快十点了才回来。”
    他老婆翁雨珍和他一样,都是清大的教授,区别是,他学的是物理,他老婆学的是生物。
    “恩!最近在做一个重要的实验,要忙一段时间。”翁雨珍有些疲惫的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女儿这段时间你多注意一下,我照顾不过来。”
    “好!”司文博点头,“你洗洗早点睡吧!我再写一会儿。”
    “恩!你不要搞的太迟。”翁雨珍说着离开了书房。
    司文博继续写着课题报告,突然,手机响了两声,接着电脑也响了两声。
    一看,是同样的消息,收到了国家预印本服务系统发来的审核论文的邮件。
    他兼职国家预印本服务系统的编外审核人员,任务不重,平均一个星期只要审核两三篇论文。
    预印本的审核不像论文发表的审核,只要不是瞎写,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一般情况下都会通过审核。
    只要通过审核,论文就能出现在国家预印本服务系统的数据库中,能够通过国家预印本服务系统的官网查询。
    他点开邮箱,发现有两篇论文。
    打开第一篇论文,用了一刻钟的时间看完,确定论文通过了审核。
    打开第二篇论文,扫了一眼标题《论电磁波对原子的操纵》。
    看过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后,他愣住了。
    “苏哲!这……”
    “单位是上岭大学光学镜头研究中心,这……苏哲正和包正义他们研究新的抛光技术,怎么会发论文。”司文博滴咕着。
    带着疑惑,他看了苏哲的个人介绍,没错,就是他认识的苏哲。
    不解的他开始看论文的正文。
    看着看着,他整个人都陷了进去。
    特定状态下的氢原子吸收波长1.25纳米x射线后释放波长0.02纳米x射线,氢原子轨迹发生变化:特定状态下的氢原子吸收波长0.8纳米x射线后释放波长2.38纳米x射线,氢原子轨迹发生变化
    由这两组现象引出问题。
    通过计算对比,引进了重光子,搭建了xx-氢原子振动模型、xx-2.38-氢原子振动模型。
    再由xx-氢原子振动模型、xx-2.38-氢原子振动模型扩展到氢原子振动模型,最后扩展到zgz-原子振动模型。
    看到这,司文博激动的跳了起来,大喊:“这……这……大发现啊!重大发现啊!”
    喊完后,他耐着性子继续看,看到重光子的介绍和寻找重光子的方法,他更激动了。
    他看到了机会,看到了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机会。
    起身,将桌上的手机装进口袋中。
    他要召集科研团队的所有科研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论证这篇论文是否正确,他要设计实验证实重光子的存在。
    他刚转身,见到老婆翁雨珍睡眼朦胧的走进了书房。
    “都夜里零点了,你还不睡觉,还有,大半夜的你喊什么,把女儿都吵醒了。”翁雨珍抱怨。
    “老婆!大发现,重大发现啊!”司文博激动的一把抱住翁雨珍。
    “小点声!不要吵到了女儿。”翁雨珍推开司文博,“不要激动,慢慢说。”
    “刚刚我审了一篇论文,是苏哲发的预印本,在论文中……”司文博压低声音,快速的解释着这篇论文的重要性以及他接下来要做的事。
    “苏哲!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大发现……证实了论文中的重光子也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你要大半夜的召集科研团队论证论文,这……”翁雨珍很惊讶。
    “老婆!不和你说了,我要争取时间,我去实验室了。”司文博说完,急忙忙的离开了。
    “你路上慢点,走路的时候注意一点。”翁雨珍追到客厅的时候,进户门已经关上了。
    回到卧室,见女儿是睡着的,她小声的滴咕着,“前段时间网上传苏哲两三年内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看来是真的……像苏哲这样的天才,当初学校竟然放弃了,那些校委会的委员还说自己老公夸大其词,苏哲真要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那就打脸了,还是那种……”
    ……
    司文博刚下楼,在前往实验室的路上掏出手机给科研团队的各组负责人打电话,让他们召集科研团队的所有科研人员前来实验室。
    打了五六个电话,他来到了同步辐射euv光源研究实验室。
    打开实验室中的照明。
    将他的办公电脑开机,登陆他的邮箱,下载苏哲写的论文《论电磁波对原子的操纵》。
    接着用三台打印机同时打印论文。
    在他打印论文的时候,科研人员开始陆陆续续的来到了实验室。
    半个小时候,包括他在内的,一共五十一人全部到场。
    他简单的开了一个会。
    听着司文博的述说,这些科研人员震惊不已。
    在知道他们的目标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后,这些人激动了起来。
    之后,五十一人开始论证苏哲写的论文《论电磁波对原子的操纵》。
    他们按照论文的思路,一点一点的计算、论证。
    从常规的办法搭建的模型开始,接着是xx-氢原子振动模型、xx-2.38-氢原子振动模型。
    到后面的氢原子振动模型、zgz-原子振动模型。
    最后,他们论证了寻找重光子的方法。
    论证完这些,时间已经来到了上午九点。
    同步辐射euv光源研究实验室中,一众科研人员围在一起做汇报。
    “我们小组论证了xx-氢原子振动模型,没有发现明显错误,初步确定了xx-氢原子振动模型是对了。”
    “我们论证的是xx-2.38-氢原子振动模型,结果一样。”
    “氢原子振动模型和zgz-原子振动模型虽说只有大的框架,但非常的合理。”
    “我们对寻找重光子的验证实验做了评估,以我们现有的条件,慢点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快的话,半个月就能做xx-氢原子振动模型、xx-2.38-氢原子振动模型的验证实验,并且寻找重光子的存在。”
    ……
    司文博听着众人的汇报,内心极其的激动,同时感叹苏哲的妖孽。
    经过他们科研团队的论证,可以决定苏哲论文的正确性。
    以苏哲观察到的现象和发现重光子,这意味着苏哲稳拿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不由让他想到校委会那些委员否决他的提议,特招苏哲。
    他无奈的摇了摇头。
    等这篇论文公布于众后,校委会的那些委员估计会后悔,还有燕大校委会的那些委员。
    话说回来,苏哲太给力了。
    短短的一段时间,已经小小的打了两次那些校委会委员的脸。
    这次可不同了,这次那些校委会委员的脸要被打肿了。
    想到这,他突然意识到有事没做,没给苏哲的论文通过审核,这……
    他看向众科研人员,喊:“这次是我们的机会,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实验,证实了重光子的存在,我们团队就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们……”
    正说着,他看见他的学生张文林举起了手,“什么事?你说。”
    “老师!证实重光子的实验难度是有,但不会太难,据我所知,上岭大学光学镜头研究中心有条件做这样的实验,我怀疑,他们已经做了这样的实验,很可能结果已经出来,正在等待时机发表论文,所以……所以我们……”张文林解释着。
    “这……真有可能!”司文博之前被诺贝尔物理学奖冲昏了脑袋,静下来想想,真如他学生说的,上岭大学光学镜头研究中心有条件做这样的实验。
    诺贝尔物理学奖啊!谁会白白的放过。
    他想了一会儿,说道:“大家等一等,我打个电话问问。”
    说着,他掏出手机,拨通了包正义包教授的电话。
    ……
    欧洲伦登。
    《自然》期刊总部。
    卡尔文喝完上午茶回到自己的办公位。
    此时,他的心情非常的不佳,因为刚刚和同事聊到了芯片,聊到了光刻机。
    亚洲的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研究中心研制出了先进的离子束抛光技术,加工出了更加先进的镜片,造出了符合euv光刻机的光学镜头。
    再加上他们突破了等离子体euv光源技术。
    突破了这两个关键性难题,他们能够完全自主的制造euv光刻机了。
    至于带来的影响,整个芯片制造市场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现在已经开始了。
    想着这些,他唤醒了电脑,开始了他的寻宝之路。
    在众多不知名科研工作者发来的论文中寻找有价值的论文。
    一刻钟过去,他已经完成了三篇论文的退稿。
    作为《自然》期刊编辑部的老鸟,他审稿非常的有一套,无非是看人、看单位、看标题、看正文的开头部分。
    他点开一片新的论文,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是一个人,suzhe!
    一看苏哲的介绍,他惊讶了,这苏哲竟然是一名来自南门一中的高中生。
    他看了一眼单位,上岭大学光学镜头研究中心。
    没听说过。
    看标题,看了好一会儿才看懂。
    此时,他已经没耐心看正文了,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了。
    他开始写退稿邮件。
    “亲爱的小伙子!感谢你的来稿,由于……”
    写到这,他停了下来,重新看了论文所填写的单位:上岭大学光学镜头研究中心。
    他想起来了,这就是那家成立不到两年就研制出先进的离子束抛光技术的研究中心。
    不确定的他还搜索了过去的新闻报道。
    确定就是这家研究中心。
    之后,他开始认真的看论文的正文部分。
    看了氢原子在吸收、释放电磁波,且氢原子的运动轨迹发生的改变。
    看完这两组现象,他就知道这篇论文不简单了。
    看着看着,他觉得有些吃力了,一个是因为论文中有不少新词汇,那怕论文的后面有新词汇的详细解释,影响阅读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新词汇,他表示理解,毕竟论文中有着许的新的概念、新的定义,现有的词汇无法准确的表达,只能造新词。
    至于看着吃力的第二个原因,那是因为他理解能力跟不上了。
    他作为物理学博士,就是因为能力不突出才做了《自然》期刊的编辑,要是能力突出,他更愿意做科研,而不是坐在办公室中审稿。
    想着,他拨通了编辑部专家组成员,同时也是他的博士导师路易斯的电话。
    要知道他老师路易斯可是物理学大牛,参与了欧洲强子对撞机的设计、建造,且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提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老师迟早会拿诺贝尔物理学奖。
    打完电话,他老师路易斯很快赶了过来。
    来了后也不跟他瞎哔哔,直接看论文。
    他发现,他老师越看越兴奋。
    一个小时后,他老师当着他的面打电话摇人。
    半个小时后,他和他老师以及他老师的科研团队,一共八十七号人出现在编辑部的一个大会议室中。
    他老师宣布,全力论证论文。
    随后,八十六号人忙碌了起来,就他一个人晃悠悠的没事干,看着众人兴奋的忙乎着。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
    时间来到了凌晨两点,他都眯了一觉了,他老师带着众人还在忙碌。
    这时候,他也猜到这论文不一般了,肯定有着重大的发现,不然他老师不会这么兴师动众。
    他正想着,他老师路易斯走到他的面前,笑着说:“卡尔文!时间不早了,你回去睡觉吧!”
    “好的!老师!”卡尔文站了起来。
    “对了!这篇论文你还没过初审吧!直接通过,接下来的同行评议我作为审稿人接了,我会用实验去证实论文中的理论。”路易斯满脸笑容的说。
    “老师!没必要用实验验证吧!这样的花费是不是太大了些。”卡尔文一脸的不解。
    “卡尔文!你不懂这些……不说了,你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不过你在休息之前给这篇论文通过初审。”路易斯提醒。
    “知道了老师!我走了!”卡尔文说着离开了会议室。
    见卡尔文离开了,路易斯对着会议室中的众人大喊:“大家加把劲!只要论证了论文中理论的正确性,再给我们三天的时间,我们就能用实验证实重光子的存在,我们就能稳拿明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话声刚落,整个会议室欢呼了起来。
    “这是送上门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不拿白不拿。”
    “就是!就是!用三天的时间就能拿明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太值了。”
    “不像我们之前的发现,还要排队,不知到何时才能拿到……这次是天上掉馅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