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舟伸手示意,乌巢脸色来回变化,最终则是走出了茅庐。
“你知晓我就奔著你的丹药而来,你还会拿我当朋友?”乌巢正色问道。
“你也知晓我此行是奔著你的《般若心经》而来”张学舟笑道:“没有一点利益牵扯怎么可能成为朋友!”
“你的话有点像我一位故人!”
乌巢抿了抿嘴,又在腰间摸了摸,將放在纳袋中的六卷贝叶经文取出。
“走吧,我去看看你们匯聚五位佛子的《般若心经》!”
乌巢取了自己的经文,又示意张学舟等人带路。
普贤张了张嘴,只觉乌巢吃了清高的亏。
只要乌巢配合说两句话,那或许就不是看一看丹药了,而是能获得相应的报酬。
但张学舟取出极品丹药的情况也刺激著普贤,他只觉西方教实在太穷了,哪怕他也是在今天才开了这方面见识的眼界。
“我们在观自在那儿聚会,当下已经匯聚了婆罗贺摩天和毗湿奴……”
张学舟闭嘴不言,普贤则是简单介绍著当下的情况。
佛子之间愿意交流彼此所学並不违背西方教的教规,相较於教规,能不能让佛子们平心静气匯聚於一起交流反而是一件难事。
若非正值百年之约盛会期间,每一位佛子都有入选参与盛会的可能,这些佛子不一定在灵山。
眾多佛子匯聚在灵山是一件少见的事情,而匯聚眾人所学的经文则是普贤这辈子所见的第一次。
普贤带著张学舟等人回茅庐,只见远处的观自在菩萨带著如来同样踏步而来,邀请显然十分顺利。
相较於其他佛子,如来確实更为大气,所学也不藏掖,但能不能学成如来的本事则是另外一码事。
“崑崙张圣子!”
“你算是睡醒来了!”
如来双手合十行了一礼,张学舟则是打趣了一句。
不曾覆盖面具的如来脸色微微有几分红润,如他这样奔著目的前去者不算少,但能获得所需全身而退者则是少之又少。
“修行所需,让圣子见笑了!”
如来脸红后淡定一笑,而后才客气相邀,与眾人一一入了观自在菩萨的草庐。
“毗湿奴还没將湿公佛子的《般若心经》送来哎!”
草庐房中,负责看家的文殊菩萨起身回应,这让眾人相互注目。
“湿公佛子身体病患在身,毗湿奴请动他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文殊菩萨道。
“不急不急,先带来圣子观阅这十二卷《般若心经》,到时再补上湿公佛子那六卷便是”观自在菩萨打圆场道。
“说的是!”
普贤点点头。
见识过张学舟极品丹药的他显然有几分忍不住,甚至都没多少念头观看《般若心经》,满脑子都在想张学舟到底会拿什么丹药作为报酬送给他们。
“请!”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故相无相,而无相有相……”
“一切乃无相,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再次讲解的经文涉及乌巢的《般若心经》,又涉及了如来的《般若心经》。
等到四种经文匯聚於手中时,眾人不免面色各异,只觉眾佛子的经文各有修行各有不同。
向来独特独行的如来不免也有面色的微变。
大道修行三千,他所获不过是一株分叉。
哪怕这株分叉极为適合如来,但没有人不会想著总纲的《般若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