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雄狮觉醒 > 第五七回 闹工潮连发惨案 借刺廖汪蒋抢权(上)
    第五七回闹工潮连发惨案借刺廖汪蒋抢权(上)

    话说国共合作以后,国民党办军校、建军队,全力以赴抓武装。而共产党则完全相反,一心一意搞工农运动,丝毫没有军事意识。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回顾和总结了一年来国共合作的经验,明确指出国民党内已形成左、中、右三派力量;确定中共在国民党中的方针是扩大其左派,批评和争取其中间派,反对其右派。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以及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工农运动高潮。大会还制定了指导工农运动的方针,并决定在全国积极建立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迎接工农革命运动的新高潮。

    会后,党的领导人分赴各地,深入到工厂、车间宣传动员,不断壮大工人组织。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全国铁路总工会发起,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刘少奇在大会上作形势报告,大会通过了三十多项决议案。报告和决议案强调:中国工人阶级应该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国民运动,必须团结广大农民和其他一切力量,使自己成为革命运动的中心。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选举林伟民、刘少奇、邓中夏、苏兆征、李立三、项英等为执行委员;林伟民为委员长,刘少奇为副委员长,邓中夏为秘书长。

    同日,广东全省农民代表大会亦在广州举行。是日上午,两个大会的代表偕同广州市工人、农民、学生十多万人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成立,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新阵营,有力的推动了工人运动的高涨。

    在此背景下,5月15日,上海日商棉纱七厂工人为抗议资本家无理开除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而举行罢工。共产党员、工人纠察队领袖顾正红冲在罢工队伍最前头,并带头高呼口号:“反对东洋人压迫工人。”面对带枪的日本厂长及其打手,顾正红毫无惧色,据理力争。日本厂长理屈词穷,蛮横开枪,子弹击中顾正红左腿,鲜血直流。顾正红忍着伤痛,振臂高呼:“工友们,大家团结起来,斗争到底。”日本厂长再次开枪,击中顾正红小腹。顾正红紧紧抓住身旁一棵小树,顽强挺立,继续呐喊道:“共产党人的鲜血不会白流,我们的斗争一定会胜利。工友们,坚持斗争,胜利属于我们。”刽子手向他连连开枪,并用刀猛砍其头部。顾正红壮烈牺牲。众工友急忙上前抢救,日本打手疯狂开枪,十多名工人倒在血泊之中。

    帝国主义者的血腥屠杀,激起了棉纱七厂工人的无比愤怒。工人们连夜串联,相约共同反抗。次日,上海各日本纱厂的二万多工人举行同盟大罢工。三十多个社会团体召开联席会议,组织成立了“同胞雪耻会”,号召上海各界民众支援工人罢工。中共中央通过上海工会组织召开万人大会,追悼顾正红,声讨帝国主义的罪行。帝国主义继续采取高压政策,拘捕工会活动分子和参加追悼会的学生,甚至公开扬言要对“闹事者”进行公审;从而激起了上海人民的强烈义愤。

    5月28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紧急会议,提出要将工人的经济斗争转变为反帝政治斗争,决定于5月30日在租界举行反帝大示威。同时,为加强工会组织力量,决定由共产党员李立三、刘华等主持,筹备成立上海总工会,急调刘少奇到上海领导工人运动。

    5月30日上午,上海工人、学生二千多人,分组在公共租界各马路散发传单,进行反帝宣传、演讲,揭露帝国主义枪杀顾正红、抓捕学生的罪行。租界当局出动大批巡警,肆意逮捕演讲学生数百人。在学生反帝激情的感染下,各界民众上万人涌上街头,汇聚在南京路老闸口捕房前,高呼“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打倒帝国主义”;“收回外国租界”等口号,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英国捕头爱复生恼羞成怒,竟调集数十名巡捕,公然开枪屠杀手无寸铁的群众,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六十余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这才是:

    日寇枪杀顾正红,激起正义反抗声。五卅又发大惨案,反帝烈火更熊熊。

    帝国主义的野蛮镇压,把上海各阶层人民进一步卷入了反帝斗争的洪流。是夜,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建立反帝统一战线,组织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会议决定由蔡和森、瞿秋白、李立三、刘少奇等人组建上海总工会,全面领导“三罢”斗争。

    次日,上海总工会宣告成立,由李立三任委员长。在总工会的组织、领导下,上海三十多万工人实行总同盟罢工,五万多学生开始罢课,绝大多数商人实行罢市。在罢工运动中,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宣告成立,召集二十多万人举行市民大会,通过了与帝国主义交涉的十七项条件,主要有:撤退帝国主义军队、取消领事裁判权、收回会审公堂、释放被捕学生、惩办杀人凶手、赔偿道歉等。

    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舆论封锁,中共中央特别创办了《热血日报》,由瞿秋白担任主编。陈独秀、瞿秋白、恽代英等在《热血日报》、《向导》和《中国青年》上连续发表文章,揭露帝国主义压迫、屠杀中国人民的真相,指导运动向纵深发展。6月5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帝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大屠杀告全国民众书》,指出:“全上海和全中国的反抗运动之目标,决不止于惩凶、赔偿、道歉等。而应认定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其主要目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五卅运动的狂飙迅速席卷全国。从工人发展到学生、商人、市民、农民等社会各阶层,并从上海发展到全国各地,遍及二十五个省区,一千七百多万人加入到斗争的行列。“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驻华军队”;“为死难同胞报仇”的怒吼声,响彻长城内外,震撼大江南北。

    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慌。英国、日本向上海增派大批军舰和海军陆战队,野蛮枪杀中国人民,仅六月上旬就制造流血事件九次,打死六十多人,重伤七十多人,轻伤不计其数。帝国主义者在进行武装镇压的同时,又借口“司法调查”,召开“关税会议”,引诱资产阶级。他们以增加税率,停止借款、通汇、航运和供电相威胁,逼迫大资产阶级退出统一战线。国民党右派戴季陶等人乘机大肆鼓吹“要缩小斗争范围,与外资友谊协商”,对帝国主义表示妥协,破坏反帝斗争。

    在帝国主义的威逼、利诱和国民党右派的蛊惑下,上海总商会会长、买办资产阶级代表虞洽卿组织了“五卅委员会”,首先提出“单独对英”、“缩小范围”的口号,将工商学联合会拟定的十七项交涉条件修改为十三条,删去了撤退外国军队等核心条款;决定于六月底单独停止罢市,开张营业。民族资产阶级接受这一决定,甘愿出卖工人阶级的利益,退出了反帝统一战线。接着,各校学生放暑假,纷纷离校回家;“三罢斗争”只剩下工人阶级孤军奋战。

    与此同时,奉系军阀张作霖秉承帝国主义旨意,派军队进驻上海,宣布戒严,下令封闭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拘捕工作人员。随即又封闭了上海总工会,抓捕并秘密杀害了工会领导人刘华。北京段祺瑞执政府通电“取缔煽惑罢工”,电令上海戒严司令部,限令各级工会一律取消,并通缉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人。

    一时间,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为了保存工人阶级的力量,维护已经取得的斗争成果,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策略转移,由总罢工改为经济斗争和局部解决。通过各厂分头谈判,迫使日本、英国资本家答应“承认工会组织”、对罢工工人予以生活帮助、酌加工资、不得无故开除工人、对死伤者进行赔偿等条件后,各厂工人于九月上旬陆续复工。后人有诗议“五卅运动”曰:

    五卅运动有丰功,唤起民众啸苍穹。锻炼工人锻炼党,东亚睡狮已觉醒。

    在“五卅”反帝大浪潮中,“省港大罢工”因其规模宏大、影响深远而威震中外。为了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派邓中夏到湘江,与苏兆征、陈延年一起发动湘江各行业工人,于6月19日开始罢工;随后,广州沙面租界也举行罢工。23日,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发动下,广州工人、学生、农民、商人、黄埔学生军和从湘江返回的罢工工人共十万多人举行反帝大集会。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主持大会,共产党员周恩来、陈延年等人出席,并发表义愤填膺的讲话。会场上群情激昂,吼声雷动;“声援上海工人的正义行动”;“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响彻云霄。会后,十万群众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帝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经过沙面租界对岸的沙基时,遭到英国军警的疯狂扫射。枪声暴起,弹雨肆虐,游行队伍顿时大乱,大批工人倒在血泊之中。英国军警丧心病狂,持续开枪射击,当场打死五十二人,重伤一百七十余人,轻伤不计其数;造成了震惊中外的“沙基惨案”。

    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更为强烈的反帝怒火,罢工人数陡然猛增。仅湘江一地,罢工工人激增到二十五万人,其中十三万工人陆续返回广州,使湘江的交通、航运、码头、企业全面陷入瘫痪状态。

    “沙基惨案”发生后,中华总工会立即召开湘江和沙面租界各工会代表大会,议决产生了罢工的最高领导机关——省港罢工委员会,推举苏兆征为委员长,邓中夏为委员会党团书记、总顾问。罢工委员会具有政权性质,设立了法院、监狱等机构;组成了二千多人的工人武装纠察队。共产党员赵子轩任纠察队长、邓中夏为训育长。纠察队封锁了湘江和沙面租界的交通要道,截留出口粮食,扣押走私物资。明令宣布:“凡英国船只、货物,一律禁止进入广州。”罢工委员会还设立宣传队,创办《工人之路特号》报刊;张太雷、肖楚女等人连续撰写文章,教育、激励工人,指导罢工运动。毛泽东主编的国民党中央机关刊物《政治周报》也发表了大量指导罢工斗争的檄文。广东国民革命政府大力支持罢工运动,给罢工委员会每月拨款一万银元作为活动经费。廖仲恺自愿担任罢工委员会顾问,经常和苏兆征、邓中夏等一起研究情况,制定策略,共同维护工人权益;并为解决罢工工人的生活问题四处奔走。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何香凝积极开办医院和小型生产合作社,救死扶伤,接济工人家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