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刘姥姥进大观园
与约翰內森发生爭吵之后,莫里斯的心情一直不是很好,两个女儿不管怎么劝,一直吵著要做手术。
家庭的意见不统一,莫里斯的犹豫不决,让他一直没有去找宋子墨签字,宋子墨告诉过他,想好了就去找他签字,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可以隨时去问,在术前一定要做到明明白白。
其实一切已经很清楚,也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杨教授的手术计划非常简单:將姐妹两人分开后,对畸形的脊柱进行矫形,然后对缺损的皮肤肌肉进行移植,移植的供体来自实验室的克隆技术复製的皮肤和肌肉。
就是因为太简单明白,所以莫里斯才心虚,不敢贸然做出决定,他感觉这一切不太真实,仿佛这台手术就是一次试验的牺牲品。
整个手术的术前准备工作与他想像的不一样,莫里斯认为应该和美国一样:几十个顶尖专家,上百个参与的医生,大家坐在一起反覆討论研究,通过这种团队协作来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才能確定手术方案。
但是现在一切显得太简单了,杨教授带著一群人坐在电脑屏幕面前,这么就敲定了手术方案,太不可思议了。
''我带你去参观一下这里的实验室吧,看看世界顶尖实验室是什么样的。”约翰內森再次找到莫里斯,希望可以带他去开开眼界,帮助他提升认知。
“好吧,谢谢!”
莫里斯也想散散心,约翰內森的邀请是无害的。
“我们要去的实验室是世界顶尖干细胞实验室,著名的空间导向基因理论就出自这个实验室,这也是杨教授获得诺奖的技术,不仅是我,世界著名的医学界全能大师曼因斯坦教授也十分钦佩杨教授,算起来,曼因斯坦教授也是杨教授的半个学生。”约翰內森说。
莫里斯心里一震,曼因斯坦教授也很钦佩莫里斯?也是他的半个学生,对於一个习惯用常识来做判断的人,这个信息很有用。
因为在莫里斯的常识里,曼因斯坦已经成为他认为的学术上的权威,现在这个权威也认同杨教授,那么他必须跟著认同杨教授。
两人说著说著已经来到干细胞实验室,实验室占据一层楼,分为几个区域:实验室、准备区、办公区、生活区、休息区等等。
约翰內森已经提前和实验室主任唐顺联繫好,所以一到实验室,唐顺立即出来迎接,將他们接入办公室。
实验室里有三十几个年轻人正在工作,他们穿得很隨意,有些穿著大短裤和拖鞋,完全不像搞研究的样子,莫里斯皱了皱眉头。
“他们只有三十几个人?”
莫里斯惊讶地问道。
“没错,这种团队不需要太多人,因为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工作都交给了人工智慧电脑去做,团队只需做一些重要的工作,所以三十几个人足够应付,这三十几个人,每一个都是世界顶尖博士。”
“你一定很疑惑,这些人为什么穿著这样隨意,这就是世界顶尖实验室的魅力,他们不需要穿得那么正式,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的轻鬆的方式来著装。”
“轻鬆自由地工作。”
在一名博士的带领下,他们穿上防护服来到实验室里,这里面有很多透明的培养器,这些培养器让莫里斯不禁心里一怔,这让他想到了电影《黑客帝国》里面的矩阵,通过透明的培养器里,可以看到一块又一块的鲜活的肌肉。
“这就是空间导向基因理论的应用。”约翰內森介绍。
莫里斯凑近透明罩,瞪大了眼睛,他是神经外科医生,对空间导向基因理论没有多少了解,他只是在关注诺贝尔奖的时候听过这个理论,没想到现在这个理论已经应用於实践,而且如此具象化地出现他的面前。
实验室环境局部复製人体器官,这是多么科幻的东西。
“这是真的吗?怎么克隆出来的?”莫里斯问道。
约翰內森说:“这是用你的女儿的干细胞培养出来的,你签署过知情同意文件的。”
“哦,我以为只是一个尝试性的实验,所以根本没在意,我並没有想到这是真的,太奇妙了。”莫里斯不断发出惊嘆。
“你女儿手术分离后,她们会出现大量皮肤和肌肉的缺损,杨教授利用这些克隆出来的皮肤和肌肉可以完美地补足她们缺损的肌肉和皮肤,这还不够,杨教授还会矫正她们脊柱的畸形,让她们成为正常的人。”
“真是神奇!”莫里斯已经不知道怎么形容激动的心情。
“他们还在寻找其它的空间导向因子,每找到一个空间导向因子,意味著可以用这种实验室克隆器官,那个时候,器官移植將进入自体移植时代,任何需要移植器官的患者可以使用他体內少量的干细胞培养出健康有活力的器官,然后移植到他身上,没有任何排异反应。”
“这只是杨教授的部分成绩之一,他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医学成就,比如,脑干肿瘤手术、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上颈椎手术、心臟搭桥手术等等,而且他在肿瘤治疗方面也是成就斐然,他独创的k生物製剂治疗肿瘤的方法非常独特,它利用腺病毒为载体,携带一种特殊的因子,腺病毒和这种特殊因子的结合体可以对某些肿瘤细胞进行精准全面的猎杀,这种治疗方法马上要进入临床实验。杨教授是超过曼因斯坦的全领域医学天才。”
约翰內森充当解说员。
“我怎么没有听说他说起这些呢?”莫里斯很是奇怪。
约翰內森解释:“他的成就实在太多,没必要拿出来说,所以我告诉你,他跟你说的一次局麻药剂量內完成手术是最不值得提的技术,所以他才那样平淡,不是他对你女儿的手术不够重视,而是对他来说,这算不了什么,他已经进入外科的自由世界,任何没有先例的高难度的手术在他这里,都不是问题,他不需要像我们美国医生那样不停地討论,不停地交流,不停的查阅各种资料,因为他已经瞭然於心,对我们来说这是一台高不可攀的手术,但是在他这里,是一台拥有十足把握的手术。”
“真是太神奇,我现在感觉杨教授就是一个科学怪人。”莫里斯一直弓著腰,这样方便他的脸贴近透明的钢化玻璃。
“你这次的感觉对了,他就是一个科学怪人,总能够创造奇蹟,我第一次看他做手术的时候,彻底的被震撼,自那以后我想尽一切办法与他接触,拜他为老师,在他的指点下我进步神速,你也看到了,现在整个北美,没有谁在神经外科领域与我匹敌,我是独一档次的存在,你承认吧?”
確实,约翰內森的水平现在已经是独一档,以前跟他处於同一档次的几位大咖级人物已经远远落后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