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请夫人手下留情 > 第165章 才堪宰辅(一更)
    皇宫,御书房。

    星夜,孤灯如豆。

    “陛下,摄政王来了。”吴安迈着小碎步,走到东煌帝的身边,低声禀告道。

    东煌帝点点头,继续批阅奏折,连眼皮都没抬起。

    吴安也退下半步,立着就不动了。

    摄政王唇角微勾,然后随意拉出来一条椅子坐下,大马金刀的坐姿。

    不像是权势滔天的摄政王爷,更像是城外山头的土匪。

    就这么一会儿翻翻书,一会儿吃吃东煌帝的点心,当成了自己家的随意,一点不避讳。

    “小宇,朕听闻这几日王府里冷清得很啊!”东煌帝终于放下奏折,揉了揉太阳穴,看着摄政王似笑非笑说道。

    摄政王挑眉,吞下一颗花生米,声音还有点含糊,但挑衅味道十足。

    “皇兄的消息倒是挺灵通的,威风不减当年呐!”

    东煌帝低笑一声,掩盖住了眉眼处溢出来的几分神色,仿佛无意的问道:“听说几天前慕儿去东宫见过你?”

    摄政王颔首,这话可有意思了,眨眨眼,轻笑着回答:“她是个好孩子。”

    避重就轻,东煌帝深深看了他一眼,然后摇了摇头,“我倒希望她不好一些,坏一些。”

    摄政王没反驳,只道:“这孩子,我看不透。”

    丝丝缕缕的凉,纠缠在声音里面,像是触手。

    皇帝深深喟叹了一声,“莫说你了,就是朕这个做父亲的也没把她看明白。”

    然后忽然正色,问道:“你觉得,慕儿怎样?”

    摄政王愣了愣,没想到皇帝不问自己这些日子在调查什么,也不问慕儿找自己说了些什么,却问自己怎样看慕儿。

    当真是,到底可怜天下父母心。

    笑了笑,他评价道:“胆大心细,有些城府和手腕儿,还有一种历尽千帆后的沧桑沉淀。”

    皇帝点点头,语气有些叹息,以及隐忍着的心疼,“她今年才十八啊!”

    摄政王也叹了口气,是啊,今年才十八呢,怎么就有了便是自己这个年近三十的长辈也未必有的沧桑和沉淀。

    “朕派人查了查慕儿,什么都没查到不说,还折进去了一队暗卫。”

    “皇弟,你说慕儿这些年究竟怎么过的?韵儿送来的慕儿的画像,我仔细瞧了瞧,除了先头的五幅,怕都有些猫腻在里面。”东煌帝有些无力的疲惫,慢慢说道。

    摄政王讽刺的笑笑,不知是被踩中了哪一条尾巴,语气一下子变得冰凉,还带刺。

    他说道:“看来皇兄也没有想象中的一切尽在掌握。”

    东煌帝闭上了嘴,没有再和他说话。

    摄政王站起身,背对皇帝,声音沉凝,“慕儿和我说,她很少回家。”

    皇帝表情一下破碎,有些错愕,也有些果然如此的释然,摆摆手:“吴安,送摄政王出宫。”

    忽吹来了一阵风,御书房的蜡烛熄灭了大半,就剩下两支昏昏暗暗恍恍惚惚燃着亮着。

    皇帝嘴角留下一缕血丝,紧紧捏着以往奉若珍宝的画卷,捏出了褶皱来,心下一派灰暗惨淡。

    *

    大理寺,议事堂。

    “你倒是还挺信任这几个管事的,说什么就信什么,也不怕他们阳奉阴违坏了你的局?”薛齐眯着眼看慕北。

    慕北挑起眉毛,很随意的靠在椅背上面,活像没有骨头似的,懒懒散散,“什么我的局?薛大人这话,下官有点不太明白啊!”

    薛齐瞅着她,也是摸着胡须一笑,“不明白就不明白吧!总之啊,我明白就够了。”

    慕北低笑一声,“薛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然后顿了顿,表情正经了许多,道:“都说患难见真情,倒不仅仅如此啊,患难也能瞧见人心,现下衙门里面还留着的,想必都是有抱负,有良知的,我为什么不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嘛。”

    这算是回答了。

    薛齐听了后大笑出声,看着慕北的目光,里面欣赏的意味愈发浓郁起来,“看来啊,我果真是没有看错你的,你这个小子,实在是有意思的紧,往后我们大理寺可有的热闹,也有的忙碌了。”

    慕北点点头,诚然的开口说道,“我们做官儿的,可不就是为了帮百姓做实事,忙碌一点,热闹一点,不好吗?”

    薛齐深深的看着她,“自然是好啊!”

    语气几分感慨,也有着看透世情的沧桑。

    慕北不禁莞尔,“我还以为薛大人这么晚了把我留下,是想问我为什么会来大理寺的。”

    薛齐拍了拍慕北的肩,问:“不是摄政王推举的吗?”

    他眨眨眼,又道:“况且,这个重要吗?”

    慕北一下子笑开,觉得这个上级真是对足了自己的胃口,回了一句,“不重要。”

    “所以说嘛,”薛齐往后一靠,也摆出了一个闲适的姿态来,“不重要的事儿,何必追根究底,这人生难免糊涂,糊涂着未必不是一种人生。”

    慕北点点头,语气意味深长,“薛大人是有大智慧的,只是待在大理寺,着实有些屈才了。”

    薛齐挑了挑眉,语气充满了辛酸无奈,道:“本官看来,这朝堂上许多官员在现下位置上,可都是屈才,这三年的科举,出的人才可都不少,许多冷硬老骨头也被抹了油。”

    慕北一笑,似是调侃,“哈哈,薛大人您有时候也别太智慧了,叫旁人可怎么过?”

    薛齐摇摇头,眼中一片精芒闪烁过,“慕大人您才是有智慧,有勇气,更有手段的。”

    “但是,凡事也须得小心谨慎,先人说的慧极易夭,不是没道理的,须知木秀于林风摧之。”

    慕北颔首,郑重作了一揖,“多谢薛大人提点,小子记下了。”

    她自小过惯了无法无天嚣张霸道的日子,几乎懂不得什么是收敛,哪怕差点赔上命来,三年韬光养晦也没能叫她真正长出教训,。

    如今薛齐可谓一语点醒梦中人,这份恩,她必须承。

    “你我有缘一堂,我便也说了这不该说的,你能听进本官就很欣慰了,何须如此?”薛齐连忙扶起慕北,他要是没猜错的话,她的礼,他可真受不起。

    如此一想,目光不由得复杂了许多。

    慕北微笑,大体看出来了什么,道:“遇见大人这样的上司,慕北三生有幸,大人之才,该当宰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