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空朗城三两事 > 第五十二章昔日同学相见
    香港之行算不上成功,项目的合作计划没有谈拢。

    崔思,作为宋先生的女儿,也是唯一的女儿,具有极强的控制欲,她的想法是收购这个新的公司,然后让创始人变成职业经理人。这样的理念,与陆远方这边是有着很大矛盾的,行不通。

    崔小姐自然不会罢休了,亲自飞去空朗城约见王静棠。

    在国外读大学的时候,她和王静棠是一对闺蜜,形影不离,毕业这么多年,也是时常有见面。不过这次不一样,是为了一个生意而来。

    那栋第一高楼,单凭王家的实力去打造,池子里的资金不够打地基,故引入各方投资是必然的,而这里有的投资方就有宋先生。

    宋先生是个精明的商人,有肉吃的地方,无论多远,只要在他可控的风险之内,就会跑去食一块。

    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就是,这个宋先生祖籍就是空朗城,投资祖籍地,也有回报家乡的意思在里面。想当年他走出空朗城的时候,老家还是一片荒野,转眼匆匆几十年,这里高楼遍地,换了新颜。

    崔小姐也在这个城市短暂待过,她的小学就是这边读的,但现在成了一个商品楼盘区,旧小学已搬迁新地,不复原来模样。一切的回忆在她童年里既模糊不清,有时候又历历在目,跨进云流雾涌的人潮里,没有点滴这座城市的记忆,而走进那些尚未拆除的旧门市里,小时候的童年时光又清晰可见。

    有朋从远方而来,作为主人的王静棠做了精心的安排,盛情款待来访的朋友。

    此行的目的,彼此已经在电话里沟通过,从王静棠的去抉择,小陆的那个方案为时尚早,成不成都是个问题,为何崔思如此急着要去收购?

    这问题也是陆远方团队的疑惑。

    站在空朗城的最高峰千云山上,望着城市的草木楼房,密密麻麻的商品楼,见缝插针,建置在每个区域里,狭长的道路穿插环绕着,两盘散布者格式广告牌,好似一条条拉开的拉链。

    “这种风景和香港很像,无论是建筑造型还是密度上。”站在千云山的景观台上,崔思发自肺腑地说道。

    “商业化时代,趋同才能利益最大化,一个模板造千城,成本就小了。”王静棠从生意人的眼观看待这个问题。

    “很有道理。”

    “小陆那边,我觉得咱们有必要合计合计,那小年轻太自信了。”崔小姐开启了话题,她坐在顶层景观台,悠悠地说道。

    王总指着远处的一栋正在施工的楼盘,很和气地说道:“高度已经突破400米了,目前旁边那块空调也在平整中,那个小伙子也算有点实力,除了我这边的投资,还拉拢到他学校校友会的资金,有点不简单啊。”

    如果很简单,又怎么会被实力雄厚的崔思看上呢?

    在hk之旅后,陆远方那一方底气变得十足,通过多方操纵把自家项目的估值调升了数十倍,现在要想再次投资,对于实力一般的财团,都得捏把汗了。

    “静棠,你不想知道我为啥要做这个项目?”

    “你倒是说对了,从你要来这边谈此项目,我就很好奇,毕竟这个产品,未必能产生巨大利润!”

    “做这个我就没有考虑盈利的问题,他算是我小时候的一个梦吧。”崔思说着,开始回忆起往昔。

    那是她很小的时候,那光年里,空朗城还是个破陋的小渔村,连铁路都不通,交通十分不便。她居住的那个地方叫宋厝,宋厝曾经出过很多知名人物,可后来遭遇战乱与天灾,年轻劳力大部分遁逃南洋,剩下来的都是孤寡老残,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宋先生暗自发誓要闯出一番事业,因此远走香港打拼。他曾对着千云山发誓:将来若是成就事业,后人必回报桑梓。

    他的这种理念深深影响着后辈子女,而其他闯出路子的人物也纷纷投资各自的家乡。

    在听完崔思的讲叙后,王静棠深深地吸了口气,她没想到这个昔日的同学,会是如此挂念家乡,内心也是由衷的咱服。但在生意场上,利益才是最佳选择,她头脑很清醒,自家父亲,从穷沟破路里打下来的事业,不能毁在自己手里。

    “理想和现实,隔着一道沟壑,作为老同学,我还是提醒一下,这个项目有风险。”王静棠本来不想说的,但又忍不住。

    “这我知道,就算亏了,我也认了。”

    “从没见过你如此理想化去做事,这不是你的风格。”在她看来,崔小姐行事总是谨慎行事,这次为何如此莽撞,实在不合她一贯的手法。

    “该说的我都说了,这个项目我目前只能跟投到这个数目,目前持续观望,等时机。”

    。。。。。。。。。。。。。。。。。。。。。。。。。。。。。。。。。

    拿下这个项目的想法目前来看是落空了,表面上崔小姐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可内心还是有点不满。作为大学时代最好的闺蜜,居然连这个小忙都不帮,有点不近人情。其实王总也有她的难处,目前自家公司需要巨大的资金,一旦抽出资金,后果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