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仵作女驸马 > 407 同乐大功德
    “丁氏上香那一日,虽然在山门口遇见了些波折,接下来的事情却相当顺利。她在观音殿上了香以后,便往寺里添了许多的香油银钱。再之后,便由丫鬟婆子伺候着离开了普宁寺。期间,并无可疑人事。”

    道善语速极快,简单明了,几句话,便将君青蓝想要询问的事情交代的清清楚楚。

    “万物有形,轮回递偿。因果之事,全在舍得一念。”

    众人肃穆时,道善忽然开口,慢悠悠说了这么一句。这一句听着没头没尾,叫人摸不着头脑,君青蓝琢磨了许久,隐隐觉得他这话似乎大有深意,却始终猜不透他要传达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老和尚。”姜羽凡凝眉嘟唇,眼眸瞧向道善,略带了几分不满:“这里又没有外人,你就不必总装出那么一套高深莫测的样子出来了吧!说些能让人听懂的话,能有多难?”

    道善呵呵笑:“习惯了,莫怪莫怪。”

    “在普宁寺里,观音殿的香火可是最鼎盛?”君青蓝略一沉吟,想到的却是另一件事情。

    “普宁寺处处鼎盛。”

    道善的回答听上去似乎有些狂妄,但是没有人会怀疑他话语中的真实性。普宁寺与北夏一般,存在数百年,也辉煌了数百年。虽有皇家俸禄,不愁吃穿。但,信众的厚待却早已超越了供奉。

    若说在燕京城里,哪个地方最富有,普善寺必然首屈一指。只因出家人要严格恪守清规戒律,故而僧人们并不似寻常人一般招摇,倒也并不怎么显眼。

    “不过么,观音殿的确与别处稍稍有些不同。”道善慢悠悠捋着胡须说道:“来往居多的都是女香客。”

    女香客三个字非常能惹人无限遐想。姜羽凡乍一听到,便是满面的震惊,继而便猛然扭过了头去,朝着君青蓝眨了眨眼,满面皆是意味深长的灿烂春光。

    君青蓝抿了抿唇,知道他的脑回路大约又天马行空的脱缰而去。她暗暗翻了个白眼,并不去回应。你的想象力在普宁寺这个地方可不可以稍微控制一下?佛门清净之地,有些想法真的……不大好!

    “提起女香客,有件事情我百思不得其解,还请禅师解惑。”

    道善点点头,示意她说下去。

    “观音大士慈悲度人,因法相肖女,素来颇受女子顶礼膜拜,这事本无可厚非。然而,普宁寺观音殿的香火却实在太过繁茂,实在叫人不解,不知其中有何玄妙之处?”

    “咦,你们两个娃娃都是锦衣卫,怎么连这简单的道理都不知道?”

    道善颇有些狐疑,苍老的眼眸里精光四射,朝着身侧两人上下打量不止。君青蓝则满面的坦然,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并不觉得有什么可耻之处。

    至于姜羽凡……他是真的好奇。

    “原来如此。”道善打量他们半晌,陡然恍悟:“你们两个娃娃都还不曾婚配,也难怪不知晓其中的关窍。”

    “前往观音殿的信女,大多都是为了求子。”

    “求子?!”姜羽凡惊着了:“东城外涂平山上的普门庵不是供奉了求子观音像么?怎么……跑到寺庙里来求子?”

    也难怪姜羽凡震惊。

    虽说出家人跳出三界外,并不受红尘中繁琐的规则所制约,但,男女之别多少还是要顾忌的。沙弥与比丘尼所接待的香客多多少少有些不同。旁的或许尚不大明显,但在求子一事上,自古以来便是庵堂的生意。什么时候,普宁寺居然连求子的俗事都管了?

    沙弥到底是男子,日日与女子后宅私密之事打交道,实在有些……不大好看。

    “说起来……也就这两年的事情吧。”道善捋着胡须,眸光有些微的闪烁,并不似往日坦荡:“普宁寺历经数百年风雨,方方面面皆受世人敬仰,在医案一道,更是不乏翘楚。两年前,方丈将观音殿交由同乐掌管。同乐原是普宁药局管事,对医药之道颇有造诣,若机缘得当,便为那些来观音殿上香问卦的妇人们赠医施药。因此,使得许多子嗣艰难的妇人喜获麟儿,倒也算是功德一件。”

    道善的声音渐渐平缓,已如往日一般沉稳缥缈,带着几分振聋发聩的空灵:“好事自然不需遮掩,一而十,十又百,渐渐便成了人尽皆知之态,观音殿自然鼎盛。”

    原来是这么回事!

    君青蓝将眸色微敛,同乐还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若在自然状态之下,男女大婚,鱼水之欢,瓜熟蒂落指日可待。大多久不开怀的妇人或男子,多多少少都是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药到则病除,水到则渠成。

    旁人不知是药石功效,自然将满腔的感激之情都奉献给了观音殿。自此,观音殿便渐渐被求子的妇人们奉若神明,普宁寺便彻底取代了普门庵。

    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世人皆是如此。眼前利益永远大过一切。

    “所以,丁氏夫人那日为观音殿添置大量香油银钱 可是早先也在观音殿中求子问药?”

    君青蓝目光灼灼,道善却将脑袋给摇的如同拨浪鼓一般:“这种事情我老和尚哪里能够知道?我这么大年龄的老不死,早就是个讨人嫌的,整日里除了混吃等死办不了旁的事情。观音殿里都去了什么香客,我怎么知道?”

    君青蓝噎了噎,郑重瞧着道善。您说这话是认真的么?普宁寺的事情,您知道的好像已经很不少了!

    正想着,忽听身后有踩踏草叶的细碎声响传了来,扭头看去,是取水回来的玄静。玄静在玄字辈中该是入门较早的,今年也有二十多岁了。长得高大粗壮,怀里抱着硕大一只铜水壶,依旧走的健步如飞。

    “太师祖,请用水。”

    道善瞧着他微颦了眉头:“是刚烧的滚水,自然放至了五六分热么?”

    玄静有一把粗嗓门,在他面前却刻意压低了声音:“一切都是按着您的吩咐。小僧一直盯着水到了您说的程度,才将它抱了来。这一路都用内功温着,断不会再冷了去。”

    道善依旧嘟着嘴:“我知你能耐,但你就没有想过,要我拿什么喝?”

    那铜壶着实不小,断然不可能如小茶壶一般叫人就着壶嘴饮水。玄静一路奔来,只稳稳抱着铜壶,却并未瞧见任何引水的器具。的确叫人高兴不起来。

    “哎呀。”玄静一惊,恍然大悟。却并不懊恼,少倾便微笑着说道:“不妨事,不妨事,有办法。”

    话音才落,玄静冷不丁将手里的大铜壶朝着天空远远抛了上去。之后,便见他拔地而起,粗大的手掌在身侧树冠上一抹,便抄了张树叶下来。手指一卷,将树叶折成个斗状。一捏紧叶斗,另一手一探,那大铜壶刚刚好坠落于掌心里,被他稳稳接住,壶身竟半分不曾颤抖。

    玄静将壶口少倾,微热的水流注入到叶斗中,半丝不曾倾泻。

    他笑嘻嘻将叶斗递向道善:“太师祖请。”

    这一番动作不过转瞬之间,让他做来如行云流水叹为观止,彻底惊呆了君青蓝与姜羽凡。

    那铜壶原本分量就极重,装满了一壶的热水更加不容小觑。被玄静远远抛上天空,下坠时何止有千钧之力?怕是砸在人身上,顷刻便能将人砸的筋骨尽断。

    然而,他却只伸一伸手便将铜壶稳稳接住,轻松自如的似探囊取物一般,这人的功力……

    君青蓝眯了眯眼。玄静从前,定是普宁寺护寺的武僧,而且该是其中翘楚。如今,却将他指派来成了道善的贴身小沙弥。这当中……没有什么问题吧。

    “恩,不错。”道善将玄静递来的一斗水喝的干干净净,便将叶子重新塞给他拿着:“拿好了跟着吧,什么时候大家渴了好再喝。”

    玄静低眉敛目答应着,重新抱了铜壶跟在众人身后。

    大约是因为多了个人,所有人都失去了说话的兴趣,久久不曾有人开口。君青蓝原本打算告辞,但道善却兴致高昂,带着两人往后山越走越深,一路向二人介绍着康阳后山的树木有多么古老,药材有多么稀罕,风景有多么优美。

    这么一路走走歇歇也不知过了多久,三人竟将玄静大铜壶中的水喝了个干干净净。不觉间竟爬上了个山头,前方似与蓝天只有一线之隔,仿若一伸手便能触到柔绒的白云。

    “糟糕,没有路了!”道善瞧的颇为惋惜,俨然不曾尽兴。

    “太师祖。”玄静讷讷说道:“咱们出来许久了,这就回去吧。瞧着两位大人似乎很是疲累,若是过了寺中开膳时间,也有些不妥。”

    道善回头去瞧,君青蓝还好。尤见姜羽凡已走得满头大汗,手扶着山崖边一颗老树,喘的上气不接下气。

    “哎呀。”他惊呼一声:“都怪我,一时兴起居然走了这么远。真是对不住,咱们赶紧回去。玄静,你背着姜小爷下山吧。”

    “不用!”姜羽凡连连摆手,立刻将腰杆挺得笔直。

    他是累,真的累。但是……人家君青蓝一个姑娘家尚且行走自如,他堂堂七尺男儿,怎么能让别人背着下山?

    他的脸还是得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