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一路尘土飞扬 > 第二十一章第三节 说起来丢人,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10月中旬傍晚的h市,伴着有点萧瑟的秋风,晚高峰如约到来,地铁里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程翕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来到对方指定的地点——一家位于百货公司五楼的日本料理店。因提早了10分钟到达,赴约的人还没出现,她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了下来。餐厅服务员刚给她端上了一杯大麦茶后不久,一个身高不足1.7米,着白衬衣黑西裤的中年男人走进了餐厅。这个男人肩背电脑包,身材微微发福、皮肤白净、小眼睛、不高的圆鼻头,鼻梁上架着一副高度数的金属边框眼镜。

    “嗨,美女,好久不见,我应该没有迟到吧?”这个男人朝程翕走了过来,操着南方口音浓重的普通话,语气里透着轻松和看见老朋友的兴奋。

    “完全没有,我也刚到没一会儿。好久不见,你没什么变化。”程翕咧开嘴笑着说,

    对方名叫洪敬竹,6年前,他作为猛虎汽车的甲方谈判代表,因业务关系与程翕结识。几年后,该公司的市场部从花椒市搬到h城,他也因此被外派。

    在程翕眼里,洪敬竹与向飞扬有许多相似之处:皆供职车企市场部,学识渊博,思辨,儒雅。两人的最大区别则在于:外语专业的向飞扬,颜值和外形对异性的吸引力,大大超过典型理工科直男风格的洪敬竹,论文学修养,前者也略胜一筹。但,虽仅出于个人兴趣爱好,洪敬竹在法律、历史和政治等领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体系构建,以及与之相关事件的洞察力,似乎优于向飞扬。程翕与他相识已久,但见面次数并不多,或许是因为双方共同关注的话题,以及对一些问题的观点有共识,洪敬竹与这个曾经的供应商,在微博上始终保持着不算频繁的互动。

    “美女,你才真是没有变化,我记得我们俩第一次见面大概是6年前。这么多年过去,除了发型,你的样子一点都没变,真是保养有道,驻颜有术。”男士一边美言寒暄,一边翻开桌面上的菜单,继续说:“难得你来出差愿意主动联系我,说好了,今天我请客!“

    程翕笑着报以感谢,以掩饰自己的尴尬,因为一年到头,她与对方见面次数,其实还不超过两回。

    就个人喜好而言,她乐于和这个在其看来,肚子里的墨水能将自己淹死的人虚心请教,把酒畅聊。可对于为了完成指标而出差跑业务的销售来说,专门且单纯为了和一位老友吃饭闲聊天下事,毕竟是一种奢侈。要不是两人在微博上偶有互动,洪敬竹主动提出,对方过来一定要约饭局;要不是这次出差,程翕几乎是专程为陪经验不足的苗红拜访初次见面的陌生客户,以至于行程安排尚不太满,她也不会想到抽空找这个老朋友。

    “敬竹兄,最近忙不忙?”对方点菜完毕,待服务员收走菜单,程翕用了一句自己惯用的开场白。

    “快忙死了,哦,对了,我调部门了,现在主要负责售后,你也知道,这样的部门,事情多半琐碎繁杂。我白天忙公司业务,为生计生活,晚上还要忙关心国家大事,最近在关注黄岩岛争端,忧国忧民,你看看把我给愁的,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你可真不像在h城待了几年的风格,倒像是混了多年皇城的胡同片子。”

    “我来考你一个有趣的问题:知道黄岩岛和钓鱼岛在哪里嘛?”

    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把程翕问得有点懵,她带着不自信,憋出两个答案:“呃……一个在南海,另一个靠近菲律宾吧?”

    “早几年,为钓鱼岛,一些人跑到马路上砸自己同胞的日资品牌私家车,现在没车子可砸了,线下消停了,线上就热闹了,各种发帖骂什么的都有,所以有人还调侃说要抵制菲律宾进口香蕉。可是你走到马路上问问,十个人里,有几个能在地图上准确标注出这两个岛的位置。我现在给你一张空白地图,你能标出来吗?”

    “哈哈哈,我没砸日本车,也不抵制菲律宾进口香蕉,所以,你就原谅我不能把它们给你在地图上找出来吧。”

    与洪敬竹的交流,区别于和向飞扬的聊天,最大的不同是:面对向飞扬,程翕觉得自己就好像在听老师讲课,而面对洪敬竹,她觉得自己仿佛在进行论文答辩。

    “话说回来,我觉得那些个瞎掺合的平头百姓脑子都进水了,这些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争赢了,房价就能便宜?生活压力就能减轻?”洪敬竹轻轻地用筷子搅了一下酱油和芥末,这时,服务员端上来了一盘他刚刚点的寿司拼盘和土豆泥沙拉。

    “有人说过:我们只有顺民和暴民,没有公民,过去,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只有臣民。而臣民和顺民,切换到暴民模式,只是一瞬间。所谓公民,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而顺民和臣民,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是的,我们缺乏系统的逻辑训练,不辨是非不分黑白,缺乏独立思想意识,所以极其容易被误导和煽动。接你刚才的话,请教一个相关的问题,近一两百年的历史上,有哪些中国人,能称得上是思想家?“

    程翕听对方的发问,盯着眼前的一管芥末,搜肠刮肚地在自己有限的知识储备里搜索着近代大师的名字:“胡适和梁启超算么?”

    “胡适算半个吧,实用主义大成,近有利,远则大害。梁启超算一个,但是除了中华民族概念,我想不起他的主张。”好不容易想到的答案,被对方三言两语否决了一半。

    “孙中山算吗?”程翕对于自己能答对这道题目感到绝望,便开始随意发挥。

    “我觉得他应该算革命家,不算思想家。还有吗?”洪敬竹一边说着自己的看法,一边给自己蒯了一勺土豆泥沙拉。

    “鲁迅算吗?”

    程翕看着眼前的食物,决定用食量化解对于自己无知的悲愤之情。

    “算。“

    终于挑出来一个让对方满意的答案,她觉得今天自己总算还没丢脸丢到太平洋去。

    ”还有吗?”

    可惜如释重负的感觉持续时间不超过3秒,对方再次发问又让她感到有点不自在,好像上课时被老师点名回答不出问题的小学生。

    “陈寅恪算吗?”

    学生随便给出的答案,命中率肯定高不了,这种情况通常都是交差了事的心理所致。

    “应该算不上吧,我不记得读过他什么文章和书。其实,鲁迅洞察国民性,可惜破得多,立得少。再请教问题,近一千年来,中国有哪些能被称得上圣人的?”

    对方提出的问题,难度进一步提升,程翕一边吃着桌面上唯一那盘热菜,一边痛恨自己平日一心埋头赚钱,读书太少:“我觉得,王阳明算的上是一个圣人。”作为一个拖延症晚期患者,她对自律的人都极为崇拜。

    “大哲学家而已,怎么得上圣人?”

    “他是自律的楷模吧?一个人,要做到他那种程度的自律,是非常非常难的。”

    “我认为,圣人要做到,为义不惜死,为义不贪生。”随着聊天内容越来越凝重,洪敬竹的表情反倒越来越欢快。

    “唐宋以前,为义不贪生,也算是士族和贵族阶层的行为标准吧?那个时候,别说上流社会,连布衣百姓都有这个觉悟啊。中原帝国的各阶层贪生怕死,好像是明朝以后的事情。”程翕一边反驳一边暗地里对自己说:“以后约这老哥吃饭之前,不如先问一下今天他感兴趣的话题,再恶补相关的皮毛知识,以免段位相差太远,暴露自己的墨水储备量,又扫了对方的兴致。”

    “我以为,谭嗣同,算半个,只可惜他死的太早,思想没有表达和传播出来。”说到这里,洪敬竹的脸上流露出崇敬和惋惜。

    “他在政治上是不是过于幼稚了点?假如他知道自己的死不但没有唤醒民众,还成了百姓吃馒头的佐料,会不会从棺材里爬出来再找块豆腐一头撞死?我觉得,这老哥是不是作了点,明明可以逃到日本,不用死,白白搭上了年轻的性命,死得多有价值到现在都还没定论。”

    听对方这么说,洪敬竹先是愣住了,然后,忍不住大笑起来:“不说那么远的话题了,聊一个距离我们近一点的吧。在你看来,最近十年,对这个国家未来影响最深远的事情是什么?”

    “说起来丢人,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我认为,那就是我们主动加入wto。这是大几百年来,我们第一次主动地敞开怀抱去拥抱全球化,鸦片战争之后的开放通商口岸,都是被迫的。加入’世贸’彻底改变了我们长久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现状,如果不加入wto,估计咱们这样的普通人,根本吃不起日本料理。”

    说完,他抿抿嘴,看着坐在自己对面,因自知学识浅薄而坐立不安,脸红一阵白一阵的程翕,乐呵呵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