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琦一点也不奇怪,知道自己的丈夫又定时性逆反发作,也不用去劝,过去就好。不想和李毅讨论当不当皇帝,而是说道:“现在之江大学又出了幺蛾子,你不想管管?”
李毅听到之江大学四个字,心中了然了许多,之江大学就是刘宗周和钱谦益在杭州创办的大学。
李毅给刘宗周和钱谦益创办大学的批文之后,他们两人就筹备创办大学。在筹备的同时各自请那些有名的大儒来讲学。加上刘宗周和钱谦益本来就是大儒,在儒林里的声望非常高的,之江大学求学的儒生趋之若鹜,大有挤破大门的趋势。
儒学有很多的流派,孔子死后,儒学便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到明末的时候,儒学的派系就更多了,但影响最大的就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这两大流大部分的时候都在争斗,但现在儒学生死存亡的时候,都不得不放下成见,一起到之江大学,讨论儒学的未来。
可惜内斗是儒学门人天性,哪怕是在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候。他们谁也不谁,都是拿自己的论据,想办法去驳倒对方的论点。如果是单纯的讨论也就罢了,这样至少会促进各自的学识。
然而,争论中总有脾气暴的,开口骂娘的,结果可惜而知。有的大儒会从中化解,当然也会有挑拨离间。刘宗周和钱谦益没有办法,只能把一个之江大学分成3个学院,心学学院,理学学院,医学院。
事情会因为一分而了之吗?没有,这才刚开始,而且是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于是什么都争,争排名,争资金,争土地,争物资,争一切能争东西。
当然他们内斗之外,他们有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李毅。只有骂李毅的时候,两派是一致的。不过,现在情况开始在转变了,主要是年轻人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们也开始思考,然后他们自己内部也出现亲李毅派和仇李毅派。
之江大学这样的复杂,刘宗周是非常严谨的人,他越来越看不惯这种情况,他心底只希望之江大学成为儒学的基石,能和孔老夫子一样教出许许多多有用的人才。不是天天争吵,故纸里找论据。
刘宗周非常的无奈,因为理学也好,心学也好,都好像有自己的道理。而自己在中间无论怎么调和,都无法调和他们的矛盾。
刘宗周在食堂里拿了点花生米,温了点绍兴带来的黄酒,在自己的房间里自斟自饮。这是刘宗周少数习惯之一,不过他很有节制,平常只是小酌几杯,从不喝醉。
刘宗周喜欢一边喝点酒,一边想事情,这时候,他不喜欢被人打搅,他自己叫这个过程叫思酌。
门被打开了,自己从小跟在身边的书童,现在的仆人,刘福进来说道:“老爷,钱谦益,钱校长来拜访!”
刘宗周皱皱眉头,虽然不喜欢还是请钱谦益进来。刘宗周是纯正的学者,眼睛里容不下沙子,是一就是一绝不是二或者三。而钱谦益比较圆滑,非常知道做人和做官的道理,一是一,也可能是二,甚至是三。
他知道之江大学需要这样一个校长,有这样的校长才能和市政厅,教育局,等等方方面面打交道,所以无论如何都要给钱谦益三分面子。
刘宗周:“那就请他进来吧!”
刘宗周想把酒和花生米收拾掉,但已经来不及了,钱谦益已经进来了。钱谦益看到桌子上的油炸花生和温黄酒说道:“起东,给我也来个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