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超级强国 > 第三四零章能源问题

指导员手指点点说道:“原来你是这大礼,和我想的一样。”指导员指指天空中的空中炮艇。

萧崖点点头:“算了,让那老草吃嫩牛几天吧,等过几天我们站住脚了再收拾他们!”

老草是万彩莲,她嫁给普名声还给她生了孩子,而且这孩子都都16,7岁了。万彩莲的年纪应该30往上,而嫩牛就就沙定海,现在的沙定海才20来岁。

李毅收到刘大奎的消息,心中总算放下来心来了,原本计划大打一年的战争,一个月就差不多结束了,剩下的就是歼灭土匪和不服新统治的人,但这些战役都是零零星星的。还真别说,这蛙跳战术还真好用,难怪那个世界日本就是被这招玩死。

李毅的重心终于从战争回到经济建设上面,现在除了零星的剿匪外,就是剩下西域。西域作战需要等待明年4月之后,现在进入西域非常的不理智的。西域不是经济主建设区,所以不会影响到其他地方的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首要的就是物流,物流动起来了,农民的农产品买出去了,有钱买日用品,买各种器具。这样就带起工业品的大量生产,工业品大量生产,工人们就有高工资,能买更多更好的农产品。

农业,工业,运输就形成完整的生态链,而这生态链中最重要的就是铁路,公路,以及运输工具。

铁路已经在大规模建设,而公路建设的规模更大,因为几乎所有的县市领导都是辽东出来的。要致富,先修路,这口号从李毅嘴巴里说之后,就被奉为金科玉律。

公路上跑的只能是汽车和马车。汽车已经在制造,但现在的汽车载重性能一般,主要生产出来供给部队,做部队的少部分特殊人群使用。

公路上运行的还是马车,特别是铁制的四轮马车,轴承,橡胶轮胎的大量使用,使承载的重量大幅度增加,一匹骡马拖着一吨货物,不算什么难事。

李毅有计划引进各种类型的马匹。阿拉伯马,顿河马,等等,数十种马买回来,杂交繁殖,选出适合作战的军马,适合拉车的重型挽马,驮运物品的驮马。未来的10-30年间,马匹还是主要运输和作战的重要资源。

汽车不能大量生产,不仅是汽车技术问题,而是汽油。现在主要的石油都是延长提供的,由于长期控制在三边手中,实际大开发也是南下之后的事情,所以产出极少,那点油料只能供给空军,而且还略显不足。

大明国土上的油田大多数都是知道的,最出名的无非是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克拉玛依现在没有在手上,而且路途遥远,在大漠中心,现在的技术完全不能开采出来,就算开采出来,怎么运出来也是难题。

大庆油田在哈尔滨附近,李毅派人勘探了几次,找到了地图的标注的那些井口。但问题在于大孔径的钻探机研究一直没有多少突破,其实是陷入动力选择问题。

蒸汽机,内燃机,还是电力,在研究院里分成两派。电力被卡掉了,那东西在野外,去哪里牵电线?剩下的就是蒸汽机和内燃机。蒸汽机比较重,但能源易得,没有煤,就算是树枝柴草都可以用。

内燃机比较轻,却要消耗大量的油料,但整个来说,油料也是重量,而且现在油量比较缺少。但中长期来说,还是内燃机使用方便。

蒸汽机,内燃机之争,严重拖后了大孔径钻探机的研制,在工业部的再三催促下。两个团队各自拿出了1个样品,工业部派人检验了2种设计,也无法取决。工业部没有办法取舍,直接把直接把两种设计摆在李毅前面。

李毅不懂钻探机,但知道标准化。2种动力都可以生产,都可以带的同一款钻探机。这样有打回了研究所,有了李毅的指导,钻探机又要重新设计一遍,这些都要时间。

工业部哪里等的住?现在油料都成为整个工业的瓶颈了,缺不仅是燃料,最缺的还是润滑油。虽然现在有小量的鲸油供应,但根本无法满足整个大明的工厂使用。于是工业部把这2套钻探机都送到松嫩平原上,也不管能不能用。

李毅在辽东时候,就顶住压力,把铁路铺到松嫩平原上,那时候的松嫩平原只有水草,所以大部分人都认为没有必要把铁路铺到松嫩平原上。后来,松嫩平原上开始大规模农业开发,大量的山东,山西,陕西移民到这里,才没有人反对。

李毅往松嫩调集大量的物资,这是不输一场大战。李毅有想过去海湾,去墨西哥湾去挖,油船都在设计了,但国家缺油缺到这个程度,不得不先用自己的。

最重要的是这两个地方,一个是西班牙领地,已经和西班牙谈判,用军火置换购买过来,李毅都有用一艘蒙恬号去换的心。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李毅派出的人属杀猪的,居然开价10万银元的价格,把北部墨西哥湾给买了下来,就是从得克萨斯一直到佛罗里达,当然这些名字以后不会再存在了。

墨西哥那边非常的干脆,把李毅画的地方买给李毅。因为这些地方属于没有多少价值的地方,西班牙的殖民地还主要在南美,为一点荒蛮之地得罪李毅不合算。当然西班牙重新提起购买军火,李毅非常痛快的答应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