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点点头说道:“我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天启帝说道:“姐夫我真羡慕你,能在山清水秀的地方长大。”
李毅笑笑说道:“别人也羡慕你!用金锄头种地!”
天启帝噗嗤的笑了出来:“我用金锄头种地?”
孙承宗听出些什么,问道:“摄政王,这是什么典故啊?”
李毅嘿嘿说道:“一个类似井底之蛙的故事!”
天启帝来了兴致说道:“姐夫说说!说说!”
李毅说:“有三个农民干活之余休息闲聊,一个说:“如果我们能当上皇帝那该有多好啊。”
中间一个也说:“是啊,不知道皇帝过的是怎么样的生活。”
另一个则肯定地说:“嗨,还用问么,人家皇帝肯定是天天白面馒头管够,锄地用的也是金锄头!。”
天启帝说道:“这谁说的,我也耕地,可是那有什么金锄头啊?”
李毅说道:“百姓就这样想你的!”
天启帝说道:“我可不是这样的啊!”
李毅看到李毅的说道:“这是老农的局限了,他们一生很少有机会离开自己周围10里的地方,大字也不认识一个,他们听到都是说又说的传说,或者是上面的人,有意识给他们灌输上面想让他们知道的东西!和晋惠帝“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一个意思!”
孙承宗:“晋惠帝?那是个痴儿!”
李毅挖坑说道:“痴儿?那扶不起的阿斗也是一个!可真是这样吗?”
孙承宗说道:“刘禅?也算一个!”
果不其然,孙承宗跳进来了,李毅得意的摇摇头说道:“孙老错了,他们是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他们痴傻都是保命之道!”
孙承宗想想说道:“现在想来真是,不过你的观点确实很新颖。”
李毅拍拍身边的天启帝说道:“还有胜利者,为自己获得正当性,抹黑前朝的事与人是常见的事情。比如隋炀帝,比如武帝,文人笔是正的,可是拿笔的人?是人都有私心,有私心写的下正直的东西?”
徐光启说道:“你的意思是?看史书都要抱着怀疑的态度来看?”
李毅点点头说道:“尽信书,不如无书!”
孙承宗想想说道:“摄政王,你有没有想过?后来人怎么写你?”
李毅回头看看孙承宗说道:“我不在乎别人怎么写我,我这一辈子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天启帝说道:“这我们都知道,那第二件事情呢?”
李毅叹了口气:“怎么跳出这300年一个轮回!”
天启帝说道:“300年一个轮回?是什么轮回?你要修炼吗?你不是很痛恨练丹这些东西么?姐夫带带我!”
李毅轻轻的敲了一下天启帝的脑袋:“你父亲和你自己的教训还不足够?我说的轮回,是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到现在,每一个皇朝到300年的时候,基本很难维持下去,或者根本就不存在。汉前后442年,但中间发生王莽之乱,严格意义上是两个皇朝。”
徐光启很认真的说道:“商600年,周800年,为什么秦朝之后就很难有300年的朝代呢?我大明现在也快270多年,也到了内忧外患的时候!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李毅摸摸刚长出来的胡子,看看天启帝,孙承宗。孙承宗说道:“你别遮遮掩掩的,直接说吧!”
李毅把手放下来说道:“这事情和你们想的有很大的出入,你们要思想准备!”
众人点点头,李毅说道:“我们先梳理一下各个朝代为什么灭亡!汉朝为什么会灭亡?”
孙承宗说道:“汉亡于外戚,唐亡于藩镇!这早有定论了!”
李毅说道:“说是这样说,可是实际上呢?汉朝两次灭亡都是和人口又莫大的关系。结果百多年的生息,人口增加了几倍,而土地却集中到少数人手上,这些人就是门阀。无论外戚也好,还是藩镇也罢,都是门阀!当门阀的权势可以动摇国家的时候,这大乱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