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说道:“送到这里来劳教?”
军官摇摇头说道:“如果只是诋毁摄政王的话,这没有什么好说,但是他说!”
方以智脸色变了,他最怕的就是那个禁忌的问题,追问道:“是不是洛阳的事情?”
军官神色凝重的点点头,方以智看着张汉青说道:“真之,你怎么这样糊涂?这种事情也你能评论的?”
张汉青说道:“他们污蔑浮丘先生杀(左光斗)了整个洛阳城的人,我不信,浮丘先生是多么正直的人,他们怎么会杀整个洛阳城的人?我不信……”
左光斗在南直隶的声誉很高,他做下这个事情,根本就没有人相信,都认为李毅栽赃的!因为死无对证。这就是不接受左光斗投降的后果,李毅不肖解释,而天启帝直接下封口令,凡是给左光斗翻案者,都扔去给洛阳百姓守灵,3年的,10年的现在都已经好几百人了。
方以智转身回头说道:“真之,到洛阳好好为洛阳百姓守灵!还有多学点自然科学!好自为之!”
张汉青说道:“这是为什么?难道洛阳真的?”
方以智点点头,张汉青偶像破碎了,有点歇斯底里的说道:“方密之你这儒林败类,早早投靠了李孽,你唯他命是从,怎么可能为浮丘先生翻案?方以智,方密之你我恩断义绝!”
方以智不再解释,他也去过洛阳,为的不是守灵,而是接受安全教育,几乎每支军队,每个学校都派代表到洛阳。也给陵园上了花圈,那些坟墓密密麻麻的坟墓给人的感觉异常的震撼。
他在陵园边上,也遇到了史可法,只是史可法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史可法,史可法已经没有灵魂的史可法。这让方以智非常的伤心,但没有办法,史可法一日走不出魔障,就一日混沌(痴呆)下去。
方以智对张汉青的辱骂充耳不闻,淡淡的说道:“到洛阳之后,好好照顾宪之,哎!”说完回到自己的桌子,一个人闷闷的喝起了酒,边上的一个跟随的人说道:“方工程师,你等着,我给你去收拾他去!”
方以智说道:“老周,别和他计较,他到洛阳就知道怎么回事,我也是想起洛阳的事情才难受的。老王,酒菜快点上来!”
方以智的样子着实把老周刺痛了,老周说道:“方工程师我陪你喝,对那些自以为认识是几个字,就自我感觉天下第一的读书人着实没有话好说。”
在方以智喝酒的时候,来领人的指导员把宋七他们带走了留下军官和张汉青。张汉青现在非常的颓丧,他心中的偶像轰然倒塌,而且是这样的不堪,怎么可能接受的了?没有多久军法处的人也过来的,把张汉青带走了。
方以智看着张汉青离去,希望他是洛阳守灵的时候,多学些又用的东西,不要再这样狭隘了。眼光短浅,几乎是儒家人的通病,这是太美所处的环境和见识造成的。
大部分书籍都是经史子集相关的,虽然有少数的自然科学,但数量太过稀少,儒家注重的思想的上的修养和琴棋书画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弄了一个八股文,和科考无关的书籍注定被冷落,儒学成了做官的唯一出路。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匠的社会地位太低,而读书人的地位又太高。读书人有想法,却碍于面子不于工匠交流。而工匠连自己的命都朝不保夕,注定很多东西只能想像,而无法成为现实。在科学知识大爆炸前,这不是很大的问题。但到18世纪中后期,基础科学在西方遍地开花的时候,东方的儒学的距离开始拉开,而且拉到一个无法企及的程度。
方以智叹了一口气,继续吃他花生米,和他的酒,他想起了一起到辽东的人。留在辽东的几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卢象升读一段时间的陆军,感觉自己人和自己人打太没有意思,于是转到海军去了,现在南洋舰队一边学习一边服役。
卢象升写信来说,万吨的巨轮在万国的商船穿行,感觉那些商船就是邻家孩子玩的小玩具,面对他们都是挂满旗,关闭炮门。前几天去棉兰剿灭海盗,3艘军舰,没有大口径火炮,只用小炮就把棉兰藏匿的海盗所有船只给击沉。
卢象升说他从来没有想到,辽东的武力强到如此恐怖的地步,那300毫米的炮弹一发,就炸塌了所谓棉兰城堡的城墙,一个齐射把整个城堡成为废墟。如果把那个300毫米来对国内的城墙,大部分城墙会在一轮齐射中倒塌。
如果海军只有军舰的话,是拿海盗没有办法的,海军航空兵5个空中炮艇向纵深搜索,上万棉兰海盗毫无藏匿的地方。战争向立体发展,争夺的不再是一城一池。而是从天空,陆地,海洋,甚至是海底的三维战争。
方以智不懂军事,就不妄自评判,回信的时候也写自己事情。密云水库的宏大,超过他的想想。密云水库建成,会减少顺天洪水的几率,顺天百姓有干净的水喝,下游有了渠道,就没有旱灾的威胁。水电装机是目前整个大明最大的,可以供给整个北京城的点灯,工业的用电。
方以智对未来的社会充满了希望,这是水力和电力带来的力量,他不再是能够迷漫的方以智。所以他才起早贪黑,不惧艰辛和困难在密云水库来回的测量穿梭,以求把密云水库做成千年的工程典范。
宋七他们只是被利用,李三娘省的力气都没有,直接扔到密云水库。而对主谋王员外开始突审,李三娘原以为王员外很坚强,谁知道,还没有用刑就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