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超级强国 > 第二三七章膨胀太快的后遗症

天启帝说道:“当然有啦,这样大一个帝国,知人善用是必须的,但是不能完全信任,那就需要有人掣肘。”

李毅接着说:“是不是平衡之术?拉一批,打一批?”

天启帝说道:“这只是一小部分!姐夫,这东西你要看,也要学,以后用的到,不现在就用的到。”

李毅摇摇头说:“这些操弄人心的东西,最终失去所有人的心。你想想大明的帝王,谁不孤独?”李毅看看天启帝,那副求知欲旺盛的样子,继续说道:“皇帝首先是个责任,带着百姓过上好日子。其次皇帝是个位置,为这个丢人生乐趣非常不划算。”

天启帝说道:“难怪你一直不愿意当皇帝,是为这个?”

李毅说道:“也不只为这个!”李毅指指天启帝,说道:“还是为了你!”

天启帝哇的就哭了出来,如果别人喜欢皇帝的位置,天启帝是绝对不喜欢,或者说从小就抵触皇帝这个位置,虽然在张嫣又孩子后,有过传给孩子的想法。但是,后来事情一件一件出来,就绝了传位给孩子的心思。

李毅和天启帝的命令传到朱绍炯手上,朱绍炯没有想到天启帝会这样处理,想想也是,除了远远的流放之外,难道杀了?还是软禁?又或者贬而庶民?都不妥,还是这样好。

只是朱绍炯看不懂,这是流放还是让他们去当土皇帝?天启帝下旨整个福王府的人,以及原来弘光朝所有的官员,都流放澳洲。朝廷给3年的补给,全套的武器支持他们征伐澳洲,当然,这武器武器大部分是冷兵器,和少量的步枪。

朱绍炯在襄阳扎下营盘,等待各地把弘光朝曾官员和士绅送过来,等待时机成熟,一并送往澳洲。这些人都是列入迁移名单,这是李毅换个思想,为这些既得利益找的一条路,希望他们的儒家学说,在异域发扬光大。

其实随着福王朱常洵(这是弘光帝原来的王爵)到澳洲的,还有一个总督,以及一个1个师,李毅才不会给他们太过自由的空间发展。

刘大奎回到成都,开始对四周的州县开始征伐,也许几天前成都外的战斗,让整个四川的州县吓的瑟瑟发抖,只要是秦军到城下立刻开门投降。

各地的土司也派出使者向刘大奎投诚,他们非常希望继续元朝那种土司制,废除流官制。但刘大奎怎么肯答应?李毅要求的是废除所有的土司制,把所有的民族揉进大明,不让他们再流落在外!

土司之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以贵州一带普名声为首的叛乱,这就是有名的沙普之乱。这是时候的世镇黔国公沐天波才12岁,根本就撑不起剿灭普明声的重任。而大明发生巨变,云南各级官员自保还来不及,哪里有心思来剿灭这种小叛乱?

其实刘大奎也是有心无力,因为刘大奎刚入川,手中的兵力很不足,大量的军队还在汉中,军队物资运输成了大问题。飞艇运输也只是杯水车薪,入川的铁路和公路成为首要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也凸显出来,秦军是山西,陕西,辽东,山东人居多,是典型的北方人。对水,对天气是很难适应的,现在冬天还好,但夏天呢?能适应南方的湿热吗?成立南方部队成为必然。

李毅也有南方的部队,他们是两广的军队,但是他们主要镇守在淡马锡和马尼拉,根本就抽不出身来。唯一能做的就是李大奎自行训练新南方军队,李毅叫他们为山地部队。

李毅虽然有百万军队,但分到地方有多少人?虽然有大量的明朝军队,但真的敢用吗?李毅不敢用。虽然大量的新兵进入军队,3个月的训练,就放入前线部队。

缺的不只军队,缺人,什么都人缺,官员,教师,等等。物资也是,除了粮食之外,什么都缺。李毅根本没有想过自己进攻速度太快了,原本计划用2年的时间,完成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现在居然在半年内完成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绝大部分。

这样的速度膨胀,最终造成什么结果?不是撑死,就是控制能力大幅下降。李毅不得不下令,西域方面军先扑灭天花为主,停止西进。而其他方面军完成第二阶段任务,就暂停军事行动。

李毅不得加大了教育的投入,特别是行政学校,大批的现役军人被送入学校,用以弥补大量基层公务员的缺失。警察学校,技术学校,都在大规模招收学生,现在什么岗位都缺。很多学院还没有毕业的学员被要求到单位,一边学习,一边实习,并且成为了制度保留了下来,这个制度就是毕业前的实习制度。

李毅不仅对教育的大量投入,投入最多的还是交通。从葫芦岛到顺天的铁路在4万人,1年半的努力下,在第二阶段发动的时候,完成通车,使得部队给养运输压力降低不少。

榆林到西安的铁路加紧施工,为此,李毅把整个陕西的三边原来的明军,还是俘虏的都编入铁道部队。近20万人在黄土高原中建设铁路,这堪比修长城的工程,在一步一步的完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