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超级强国 > 第二一二章第二阶段战役开始

弘光帝往四川退的消息传到顺天之后,李毅觉得第二阶段的战略可以实施,于是下令让总参谋部审核第二阶段进攻时间,很快总参谋部给出了最早十月初三,最迟十月二十的结论。李毅考虑到延后,就是冬天,弄不好还要拖延到年后,如果妨碍了春耕非常的不划算,毕竟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李毅为减少类似开封那样大明士兵的无谓伤亡,在战前,派出几乎所有的运输艇,空中炮艇,和还没有造几架的运输机也上去撒布宣传单,天启帝的圣旨印刷品,让大明官员,士兵放下武器,不要抵抗。

十月初三晴,黄道吉日,宜嫁娶。凌晨,从山西风陵渡到山东滨州1700里的黄河上,27个师,步兵13个师,骑兵11个师,3个炮兵共计40万人,渡过黄河。

黄河边上的开封是首当其冲的,受过到过秦军一次打击过的开封。开封守军捡到宣传单,得知今天凌晨,秦军攻城。深刻了解到秦军的可怕的明军,谁愿意白白丢了性命?在秦军上岸的时候,开封在没有一个明军,因为他们都脱掉了军服,放下了武器。

郝士膏已经丝毫没有反抗意志,上次拦截周王之后,着实吓到了。虽然把周王的家产和田产分掉,但知道周王家族秉性知道不会为难自己,所以降就降了。郝士膏带着开封城内所有的大小官员出了封丘门,迎接秦军进入开封。

十三朝古都洛阳城,每天都在杀人,凡是藏匿传单者死!这是洛阳留守左光斗下的命令。每天几十人被杀,其中有多少人真的传单,没有人去追究。左光斗要的是震慑,凡是藏匿传单的,是不是他自己拿回来的,左光斗都不介意拿他人头来用。如果是富豪那更是巴不得,因为他的家财刚好可以拿来做军费。

左光斗现在半个军事专家,茅元仪给他朋友寄的很多关于迫击炮,手雷制作办法的书信都转已经到左光斗手中。现在整个洛阳就在造这些武器,特别的是迫击炮。

在洛阳驻守一支新军,在弘光帝登基前,福王收买了主要的将领,整支新军都成为了弘光帝的御林军。新军被弘光帝带走了,在左光斗的要求下留了30门120毫米迫击和3000枚炮弹。左光斗又让人仿制了5000枚炮弹,又按照120毫米炮击炮的原理制造了2门口径达到1尺的臼炮,光一发炮弹都重达300斤。

在洛阳城内,情报员们在四处活动,想尽一切办法,策反守城的将士,但收效非常微小,而且还付出惨重的代价。原来左光斗害怕军队被策反,自己派人假称自己是秦军说客,向自己认为不可靠的人刺探。结果把军中大部分不稳定的人都试探出来,左光斗找个由头把这些人都杀了。

左光斗在孟津,虎牢关,硖石关布下重兵,他不求大败秦军,只想延缓秦军进攻的速度,给弘光帝逃入四川,站稳脚跟的机会。他哪里知道有个兵种叫空降兵,早去堵弘光帝的路了。

镇守孟津左光斗的学生史可法,他直面的就是秦军的第一波攻势。他让孟津县民工挖了好多陷坑,又在军队必经之路上埋了地雷和绊发手雷。

这是最接近现代战争的一场战争,如果不是飞艇在抛传单,路过孟津城上空,看见乡民大规模制造防御工事,还可能没有发现这样大规模的防御工事。回去汇报后,部队派来侦查连,侦查这些防御工事。

这些防御工事都是陷坑,钉板,地雷。侦查连付出很大的代价,也没有办法侦查出个大概来。司令部没有办法,只得下令,在渡江中对孟津炮火准备。

渡河开始,黄河孟津沿岸,被炮火密密麻麻的登陆场上河滩,河岸,犁过一遍,使的大部分的黄河案边的工事都化作乌有,工兵们登陆后,在前面排雷,部队缓缓推进。

火炮清理过河滩后沿孟津大路一直延伸,把地上的地雷,手雷引爆,把陷坑炸塌,把钉板炸的粉碎。史可法站在孟津县城的城楼上,看着那一层层向自己推进的炮灰,看的眼睛直冒火,为什么秦军有这样多的炮弹,为什么他们有这样好的武器?把他辛辛苦苦3个多月挖的陷坑钉板,地雷悉数摧毁。

史可法哪里知道,李毅为南下准备了1千多万发各种炮弹,结果第一阶段,用掉的炮弹还不到2万发,说难听的一个零头都没有,而且都是用在小县城的城墙上的,至于大城市,比如太原,西安连一发子弹都没有打过,更别说炮弹了。

如果说炮弹用的最多的,可能就是开封府了,那时候飞艇打掉的各种炮弹多达5千发,是第一阶段用掉的炮弹的4分之一强。当然那顿炮火的收获也是最大,要不然,开封也不会这样轻易的投降。

炮火一直向孟津城延伸来,小型飞艇挂在孟津城上空,发出一组组指令,使的孟津城再没有什么秘密。炮弹像长了眼睛,把城墙,城楼,县衙兵营,炮台都精确摧毁。

史可法在火炮就要延伸到城楼的时候,躲进藏兵洞,才躲过一劫。炮火在一炷香的时候停下了,史可法出了藏兵洞,被眼前的情形吓到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