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周围300米内的房屋都被拆毁,摆成街垒,街垒前面挖上壕沟。科隆大教堂是不能被战火摧毁的,这是徐勤福和祝桥重的共识。
在围困5天之后,科隆大教堂的里面的叛军出来投降了。出来的人非常的虚弱,科隆大教堂里面因为缺水,缺少食品,缺少燃料,又是冬天,情况可想而知。
叛乱被肃清了,这次叛乱对辽东来说是异常的刺痛,战死173人,伤312人,还有300多本地雇员死亡。整个叛乱中,大量步枪秘密进城,叛军大规模集结,骑兵团被伏击造成大量伤亡,低估对手,情报缺失,造成的重大。
科隆叛乱造成的非正常死亡异常的高,叛乱前科隆有人口2万2千人,叛乱后只有6000人不到,而且都是老弱妇孺。成年的男子除了科隆教堂里投降的几百人,几乎没有人存活下来。
怎么处理叛乱者?叛乱者到是好处理,军队有现成的制度,那就是劳役,整个科隆都瘫痪了,需要这要这些人修整。最麻烦的还是这些叛乱者的家属,不管?这冬季基本就活不下来,管了?他们是叛乱者的家属,而且都是有不共戴天之仇。最后,徐勤福给每人20斤粮食,都赶出科隆城。如果按照欧洲的惯例,这些人都是被处决的。
徐勤福把300多名本地雇员的家属都安排军营不远的地方,给他们建了一个村子,给他们食物,家居用品,孩子安排学习汉语。徐勤福打算在守不住科隆的时候,带回辽东,让他们在辽东生活下去,因为辽东不会放弃一个曾经为辽东做出贡献的人。
科隆叛乱像一记惊雷,狠狠的敲响在神圣罗马,教廷,西班牙的脑袋上。辽东是怎么样的存在?没有人比神圣罗马和西班牙清楚。以至于教皇乌尔班八世被神圣罗马皇帝费迪南二世,狠狠的骂了一顿,让他出钱赔偿,否则神圣罗马帝国不再和教皇合作。
然而,神圣罗马皇帝费迪南二世在离开教廷,在回皇宫的路上遭到教廷激进派的刺杀。还好护卫拼死保卫下,费迪南二世只是受到一点轻伤。这一次刺杀,神圣罗马和教廷彻底决裂。
神圣罗马开始驱逐教皇的势力,随即神圣罗马陷入内战之中。教皇宣布神圣罗马是异端,费迪南二世为东方魔鬼的前锋。而神圣罗马把科隆事件整个公开,指责教廷只为金钱,枉顾教徒性命。
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四世恨不能给自己几个耳刮子,什么不好送,送枪支弹药,想起辽东就协议,不能转卖,赠送他国。现在自己送了,而且教皇还拿这批枪去挑衅辽东,造成科隆这样大的乱子。如果对方一怒之下,转头对自己宣战,法国例子摆在那里,自己哪里承受的住?
费利佩四世思前想后,最后决定派使者,携带金银珠宝,还有法国抢来的艺术品到辽东,向辽东之王赔礼。当然对于教皇?费利佩四世不再奢望他的帮助,没有神圣罗马的教皇还没有多少能力?
费迪南二世派出使节到科隆,表示神圣罗马永远站在辽东的一边,但现阶段无法保护科隆。其实哈布斯堡集团实际控制地方非常的少,主要的势力在奥地利和波希米亚。
也就是说,神圣罗马皇帝控制的地方并不包括科隆。现在的科隆完全被各地武装势力包围,除了辽东飞艇能够支援之外,再无其他援助。
一场叛乱引发大战,这是所有人始料不及的,远在辽东的李毅知道这消息,也不知道怎么说。让总参谋部安排运输更多的物资给科隆,让科隆旅在科隆大修工事,并且那把300多雇员家属运回辽东安置,按照李毅估计,科隆会成为欧洲大陆最热闹的地方。
至于汉堡!李毅派出一个团守卫商贸城,另外在汉堡港长期停靠大连号,以及1艘万吨货轮,准备随时撤退。
安排好事情后,瘫坐在沙发上,胡思乱想。李毅想在自己介入后,30年战争会变成怎么样?现在都已经脱离自己的控制,会不会把日耳曼弄成近代历史上那样的怪物?法国的强大之路被打断,西班牙会不会帮自己把荷兰的进程也打断?最后一个就是那个对国土极其贪婪的莫斯科公国怎么处理?
李毅想多了,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不知道多久,朦朦胧胧的,秘书进来说道:“少帅,卢象升,卢建斗求见!”
李毅甩甩脑袋,根本就没有听清楚是谁,说道:“请进来吧!”
卢象升不安的坐在接待室里,门前来来去去,忙忙碌碌工作人员,真的和大明很不一样,应该说根本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