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超级强国 > 第一四二章陕西之乱

李毅在军队出海是时候就知道,这些人不省心,但有怎么办?只要不吃大亏,不神经兮兮冲进雨林,就随便他们折腾。口信一定要带给刘大奎他们,作战物资,和建设淡马锡的各种物资要送过去。不过,在淡马锡附近种点轻木和橡胶也是好选项,由着他们来吧。

警告郑芝龙他们还真有效,送他们回去后,没有几天就有好几艘西洋船到大连贸易。而郑芝龙本身的贸易量是更加的大了,他们不再只进最初的那几样货,而是更加多的产品。

对于郑芝龙的心思,李毅怎么可能不知道?现在是那种宁为鸡头不为牛尾的心思,而且他认为靠山大明会庇护他。对郑芝龙动手?李毅现在没有这个欲望,也没有这个必要。淡马锡还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和什么人打!打完葡萄牙,柔佛人,就完了?没有,远远没有,西班牙,荷兰,英国,甚至印度联军都有可能成为敌人。

李毅继续加大对海军投入,在完成8艘盖州号级的建造之后,立刻投入3000吨级的驱逐舰,8000吨级的战列巡洋舰的建造。3千吨级的驱逐舰近海防护,和舰队防护少不了,这个舰种最重要。要不是李毅急于复仇,优先建设盖州级,可能已经下水十多艘了。

8千吨战列巡洋舰是李毅乱盖的名字,他不是巨舰大炮的爱好者,只知道这个名字长,很帅气,又是战列,又是巡洋的。8000吨级的战列巡洋舰,李毅只打算造一艘。说难听的只是让船舶设计院造玩,收集各种数据和信息。

300毫米的舰炮差不多成功,李毅准备把这300毫米的舰炮装到8000吨级战列巡洋舰上,先装6门,前4,后2。也不知道这小船受的了,受不了?不管了,不行的话换回155毫米的。

而炮厂那些疯子,研究好了300毫米,又开始研究350毫米口径的炮管,完全不管用的到,用不到。再怎么说,这些研究人员的野心都是被李毅培养起来的。有李毅这个作弊器在,其他的技术李毅只知道个大概.也许。在铸造上,他却是绝对的专家。

李毅的用油量越来越大,以至于延庆通往榆林的道路上,驮马不绝的运送油料。杨嗣昌感觉卖给李毅的油价太低,于是亲自过来和李毅谈价格,,明明是小事,非得和李毅谈。李毅哪有时间为这小事折腾?把杨嗣昌一晾就是10多天。最后是这位公子爷,油价也不涨了,李毅的面也不见了,气呼呼回三边。

杨鹤见自家的书呆子回来,也没有给杨嗣昌好脸色,这样明目张胆的要挟李毅,要是李毅不想出钱,自己来拿,三边用什么抵挡?就朝廷给的仿制48式步枪,还是仿制48式120毫米的迫击炮?那种一炸2半,外加一阵黑烟的粗制货?弄不好,迫击炮还在炮膛里炸开。现在朝廷是有钱了,这没有错,可是那些官员,不说也罢,杨鹤无奈的摇摇头。

陕西连续3年的干旱,使陕西各地的农民消耗掉了最后一点积蓄。朝廷下令免税,但那些官员吃什么?捞什么?这种大灾之年不捞?什么时候捞?逼税!联合地主放高利贷,榨取小农手上的土地,无所不用其极。粮食价格飙升到20两一担,30两一担的时候,有地的农民只能卖地,无地的农民只能饿死。

陕西移民到鄂尔多斯的是多,但都是集中在榆林那一带,像西安,渭南,铜川只会是当传说听。再说没有干旱之前,这些地方人的还是挺好过的,就是知道鄂尔多斯再好,也不愿意去。毕竟都是人是故乡好,月是故乡明,不是逼不得已,怎么愿意背井离乡?再说了到鄂尔多斯,路可是不短的。

饿死的胆小,撑死胆大的,逼到生死边缘的人是会发出别人无法理解的力量。白水县发生暴乱,有个叫王二的农民带着几百人,先把澄城的县令张斗耀杀了,又攻破白水。几百人的队伍很快就发展成为5.6千人,四处处斩恶吏,打富济贫。

同时,陕北的高迎祥在延安安塞,王左挂、飞山虎、大红狼在延安宜川。王虎、黑煞神在洛川,王和尚在延川,王大梁在汉中南部,韩朝宰在甘肃庆阳,周大旺在武都也插旗举反,几乎整个陕西都在风雨飘渺之中。

天启帝看到杨鹤的奏折,调3万新军,进入陕西平乱,并且从四川布政使司,河南,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粮食到陕西。然而天启帝的诏书,如同泥牛入海,除了军队听从了天启帝的召唤。四川布政使司,河南,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都以各种理由搪塞诏令。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