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o:第2段开头写道,我单身住在……。
师:这个是我的住处。还有呢?
生o:以及第3段末尾,他对圣经推销员的描述,从谈话中,我知道他是群岛的。
师:这些都是地名跟街道名。还有没有。
生o:以及从34、35两段,他对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物。
师:那你想表示什么?你刚刚讲的都是地名、街道名。
生o:背景很真实。
师:这些地名、街道名,包括人物名也好,都是现实生活当中是存在的。其实包括作者,博尔赫斯,他当时生平,在当时阿根廷国立图书馆任馆长,退休的,小说主人公也是退休的图书馆员,是吧。他们之间的身份其实也是非常的相似的。这个方面,也能感受到,小说的真实。同学们说得很好。请坐。
师:我们谈的挺多了,其实我们会发现,交易的过程描述、沙之书本身的描述、第一人称叙述、真实的生活场景,这些都让我们觉得它是非常真实的。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有的时候,某种感觉上,像最熟悉的陌生人,它虽然在生活中不存在,但是我们又感觉它似乎存在。为什么呢?它的那种无限的特征,其实跟生活中某些东西是很像的?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你们想想看,这本沙之书,在生活当中,有没有相似的东西?有同学立刻想发声,真好。
生p:我觉得,跟知识一样。有成语叫做汗牛充栋。
师:汗牛充栋恩。
生p:有很多文献,古语有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个无限跟文献的无限。
师:文献的无限,书籍的无限,知识的无限,浩瀚的知识,浩瀚无穷的知识,它是相同的是吧。也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永远学不完我们所谓的知识。同学们觉得有没有道理,这个生活体验我觉得不错哦,的确沙之书就像知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