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情缘古今 > 第二百五十章 京城邀功
    557

    唐朝天宝年间,京城长安皇宫大殿里,唐明皇吹着长笛,李二郎弹着木琴,乐曲声中,杨玉环领着一群舞妓在跳舞,杨国忠和高力士站在一边看着。

    李林甫走进来,两个宫廷卫兵在李林甫身后抬着一个筐子。

    李林甫走到唐明皇面前,拱手行礼:“启禀皇上,安禄山、罗小虎献给贵妃娘娘的荔枝送到了,臣现在给娘娘送来。”

    唐明皇立即放下长笛说:“好,快拿过来看看。”

    杨玉环也停止了舞步,向这边走来,舞妓们也都退出大殿,杨国忠也凑上来,李二郎也停止了弹琴。

    李林甫向身后喊:“来,把荔枝抬上来!”

    两个卫兵把筐抬到唐明皇面前,并跪下叩拜:“皇上成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明皇说:“平身!”卫兵喊:“谢皇上!”站起。

    李林甫说:“你们都回去吧。”卫兵应声道:“是!”转身离去。

    李林甫打开箩筐,露出一颗颗荔枝。

    杨玉环伸出纤纤玉手拿了两颗荔枝,一颗给唐明皇,一颗自己剥了吃,咬了一口,赞叹:“好甜啊,好爽啊!”

    李林甫说:“娘娘喜欢,老夫替安禄山和罗小虎放心了,他们对皇上和娘娘真是忠心耿耿啊!”

    传信官跑进来,高喊:“捷报,西北边陲,安禄山,罗小虎将军大捷,全歼来犯契丹毛贼!”

    李林甫赞道:“噢,这是好消息,可喜可贺啊!”说着向唐明皇作揖:“恭喜皇上有如此得力的大将,此乃我大唐之幸甚,我大唐江山之幸甚,我大唐臣民之幸甚,全托皇上和娘娘齐天之之鸿福啊。”

    传信官转身走出去。

    唐明皇点点头说:“李爱卿所言极是,我一定要重赏安禄山和罗小虎,不仅让安禄山当范阳节度使,还让他当营州都督、平卢军使、顺化州刺史…”

    杨文忠站起说:“不可!启禀皇上,安禄山一人集如此要职于一身,又握有兵权,万一拥兵自重,其后果不堪设想。请皇上三思。”

    李林甫进言:“安禄山,罗小虎如此忠心,决不可能与皇上有二心的。皇上对他们完全可以放心。”

    唐明皇说:“杨爱卿也是出于公心,朕看就到此如此吧。”

    传信官再次进殿,高喊:“安禄山、罗将军带着队伍得胜还朝了,就在城门外。”

    唐明皇听罢,说:“噢,我们赶快去迎接,通知四品以上官员都去。”

    李林甫、杨文忠、高力士高喊:“遵旨!”

    558

    唐朝天宝年间京城长安城外。

    安禄山、罗小虎骑着马带着队伍一步步走近长安城,这时城门打开,唐明皇、杨玉环走出城门,众文武跟着从城门出来。

    杨玉环看见罗小虎,眼睛一亮,说:“三郎,果然是他们!”

    安禄山、罗小虎赶紧下马叩拜:“吾等承蒙圣上神威,已将来犯契丹贼寇消灭,今特率参战将士前来报捷。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祝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将士在安禄山、罗小虎身后跟着跪下齐声喊:“万岁!万岁!千岁!千岁!”

    唐明皇开心地说:“平身!平身!”安禄山、罗小虎和身后将士们站起。

    高力士高喊:“安禄山、罗小虎接旨!”

    安禄山、罗小虎再次跪下。安禄山喊:“臣接旨!”罗小虎跟着喊:“末将接旨!”

    高力士展开手中圣旨,大声念:“上天承运,皇帝诏曰:安禄山,罗小虎英勇善战,率兵杀敌,一举歼灭来犯契丹毛贼,使我大唐边陲得以安宁,是朝廷百官得以俸禄之靠山,今任安禄山为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兼任河北采访使、御史大夫、左羽林大将军,封东平郡王,并赐安禄山奉禄一百石米,罗小虎五十石米,钦此!”

    安禄山喊:“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罗小虎喊:“末将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明皇笑道:“嘿嘿,平身!”

    安禄山、罗小虎喊:“谢皇上!”站起。

    高力士又喊:“其余边关将士听旨!”

    众将士在安禄山、罗小虎身后跪下齐声喊:“吾等接旨!”

    安禄山、罗小虎赶紧让到一边。

    高力士大声念:“上天承运,皇帝诏曰:西北边陲将士跟随东平郡王出身入死,英勇杀敌,可圈可点,着论功行赏。钦此!”

    众将士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明皇显得特别高兴:“嘿嘿,平身!平身!”

    众将士齐声喊:“谢皇上!”站起。

    唐明皇看着众将士说:“你们就在这里休整几日,然后跟东平郡王回去,继续为我大唐守江山!”

    安禄山赶紧行礼:“微臣遵旨!”

    罗小虎跟着行礼:“末将遵旨!”

    众将士齐声喊:“遵旨!”

    唐明皇开心地说:“呵呵,走,回宫看看。”说着转身向城内走去,众文武立即向两边闪开,让开一条道。

    罗小虎上前扶住杨玉环,在众目睽睽下两人耳鬓厮磨,窃窃私语。

    559

    唐朝天宝年间京城长安终南山半山腰的平地上的一排平房。平房前有几个宫女站在那里,杨玉环从房子里出来,罗小虎和安禄山跟在后面。

    安禄山讨好地说:“贵妃娘娘,您走好!”

    罗小虎也道别:“小妹,慢走!”

    杨玉环说:“好,你们不要送了,在这里有何不便,就说一声,我替你们想办法。”

    安禄山说:“谢谢娘娘!”

    罗小虎也说:“谢谢小妹,有事我肯定会说的。”

    杨玉环说了声:“再见!”朝山下走去。

    众宫女簇拥着杨玉环向山下走,安禄山再次说:“娘娘走好!”罗小虎也说:“小妹慢走!”

    安禄山说:“看得出,贵妃娘娘是个很重感情的人。”

    罗小虎深有感触地说:“是啊,她始终忘不了和我李白兄在一起的日子,一直保留着这里的房子,就是想着李白兄有一天能再来住,也好在这里团聚。”

    安禄山接茬说:“难怪你放着好好的驿馆不住,偏要跑到这里来自己烧饭,自己打扫房间,一点不嫌麻烦,原来是可以和贵妃娘娘在这里一起怀旧啊。”

    罗小虎若有所思地说:“这里是我们对李白兄的一点念想了,睹物思人啊。”

    安禄山夸奖道:“你们都是重情重义之人,我安某人就是佩服你们这样的人啊。”

    罗小虎答道:“安大人过奖了,这次让安大人和末将在这里过平民生活,小虎我很过意不去啊。”

    安禄山说:“罗将军何出此言?你看这里风景多么优美,在这里,我安某人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图画中,感觉挺自在的。”

    罗小虎笑了:“嘿嘿,安大人是在安慰我,安大人甘愿和末将在此受苦,足以见得,安大人也是重情重义之人啊。”

    安禄山跟着笑:“嘿嘿,你和我就是一对难兄难弟嘛,自然是难舍难分了。”

    罗小虎说:“安大人所言极是,我们是不能分开。这次让末将欣慰的是皇上和小妹又重归于好,总算他还有点良心。”

    安禄山不同意,说:“罗将军此言差矣,有一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既然以前能这样对待贵妃娘娘,以后说不定还会发生什么呢,千万不要有什么幻想。”

    罗小虎赞同道:“对,安大人说的字字在理,是不能有什么幻想。”

    高力士从山下气喘吁吁跑来:“安大人,罗将军,皇上让你们快去!”

    罗小虎问:“高公公,发生什么事了?”

    高力士着急地说:“西北边境告急了,皇上和丞相都等着你们呢,快去吧!”

    安禄山说:“这些个契丹毛贼,我等刚把他们打败,现在又来送死啊!”

    罗小虎招呼道:“安大人,我们快走吧,皇上和丞相都等不及了。”

    安禄山应了句:“好,我们快去!”急步向山下跑去。

    罗小虎、高力士跟着向山下路去。

    安禄山、罗小虎、高力士一路小跑到了山下,穿过街道,进了皇宫,进了大殿。

    唐明皇立即从龙椅上站起,说:“安爱卿,罗爱卿,你们可来了,现在契丹大举进犯我西北边境,告急文书一个接着一个。”

    李林甫说:“罗将军,你快来拿个主意。”

    安禄山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契丹嘛,皇上,相爷,不用担心,微臣和罗将军这就回去,一举荡平契丹贼寇。微臣现在就立下军令状,不打败契丹,微臣提脑袋来见。”

    罗小虎跟着说:“是的,不打败契丹,末将也提脑袋来见。”

    李林甫一听,感慨道:“啊呀,有你们这句话,本相就放心了。”上前紧握住罗小虎的手。

    唐明皇走到安禄山跟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安爱卿,既然有如此大的把握,就快快赶回范阳去,为朕剿灭来犯之敌,保我大唐边境之安宁。”

    安禄山信誓旦旦地回答:“是,微臣尽快前往,让契丹贼寇有来无回!”

    唐明皇喊:“好,安禄山听旨!”

    安禄山赶紧跪下,喊:“微臣接旨!”

    唐明皇说:“上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契丹贼寇大举来犯,我大唐西北边陲告急,安禄山英勇善战,为抗敌之良才,今命其赶赴范阳,领兵杀敌,剿灭入侵之盗贼,振我大唐之神威,不得有误。钦此!”

    安禄山叩首:“臣遵旨!”

    唐明皇喊:“平身!”

    安禄山说了句:“谢皇上”站起。

    李林甫说:“这次契丹贼寇来犯,声势浩大,不同往常,安大人临危受命,有何困难,你现在就说吧,朝廷能解决的,一定给安大人解决。”

    安禄山心想:“这正好是个机会,不能便宜了唐玄宗这老儿,得给他制造点麻烦。”他便双手拱起说:“启秉皇上,范阳离京城很远,粮草、兵器的补充很慢,恐怕会贻误战机,所以请朝廷能拨给微臣几个造币炉,缺少粮晌时,微臣就可以自己造币,在当地购买粮草和兵器,就不用朝廷费心了。”

    罗小虎立即附和:“安大人所言极是,两军交战,粮草和武器补给很重要,我们有了造币炉,就极大地方便了我军的粮草和武器的补给,我军克敌制胜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李林甫说:“哎,这确实是省心省力的好办法,本相以为行,就拨五个造币炉给安大人。”

    杨国忠站出来喊:“不可!”双手行作揖礼说:“启禀皇上,按我大唐律法,造币是要严格控制的,每次造多少,都要几经商定方可实施,对造币的数量要进行登记造册,以便朝廷掌控,若要分一部分造币炉出去,朝廷恐怕难以掌控,到时会不可收拾的,此举万万不可!”

    安禄山说:“此言差矣,杨大人此言分明是信不过我安某人,我安某人对朝廷一向忠心耿耿,造币一定按照我大唐律法,严格办事,每次造币一定登记造册,以备朝廷查核。”一副诚恳的样子。

    李林甫很有把握地说:“我看安大人完全可以信任,就这么定下来吧。”

    唐明皇说:“准奏!”

    杨国忠惊呆了,不禁“啊!”地一声。

    安禄山露出一丝阴笑,跪下叩拜:“谢皇上!”

    罗小虎跟着跪下:“谢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