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情缘古今 > 第二百四十三章 李白入朝做官
    544

    唐朝天宝年间京城长安皇宫的后花园里,摆了十几桌酒席,四周张灯结彩,朝廷重臣和皇亲国戚都在酒席上就坐,唐明皇、杨贵妃、李林甫、杨文忠、罗小虎和安禄山等都在主桌。

    李林甫站起来,举杯:“罗将军和安将军,不辞劳苦,千里迢迢送来新鲜荔枝两筐,为此,罗将军还险些累倒。然皇恩浩荡,派太医诊疗,罗将军得以康复,今特摆此宴,供君臣同乐。让吾等为大唐江山千秋万代祝福,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干杯!”

    众人喊:“大唐江山千秋万代,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举杯一饮而尽。

    唐明皇开心地说:“嘿嘿,今天如此良辰美酒,怎能少了音乐和歌舞呢,奏乐!”

    随着唐明皇的喊声,响起美妙的音乐。

    杨玉环随着音乐节奏站起,翩翩起舞,引得一群舞妓从两边出来伴舞,众人饶有兴趣地看着杨玉环领着舞妓表演。

    杨玉环一曲终了,回到原来位子,舞妓们也退到两边。

    唐明皇称赞道:“嘿嘿,爱妃的舞姿真是美妙绝仑,美仑美奂啊!”

    李林甫跟着奉承道:“娘娘的舞技炉火纯青,堪称天下一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安禄山跟着说道:“此乃说明我大唐久盛不衰,永世留传。去年七月,营州境内出现了害虫,蚕食禾苗,臣焚香祝天说:‘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使虫食臣心;若不负神祇,愿使虫散。’忽然来了一大群红头黑鸟,霎时把虫吃得精光。”

    唐明皇笑了:“嘿嘿,安将军忠心可嘉啊!”

    安禄山立即跪地叩首:“谢皇上!为皇上,我安禄山赴刀山,下火海,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唐明皇乐呵呵地说:“嘿嘿,安爱卿平身,快坐下吃菜。”

    安禄山说:“谢皇上!”站起后坐下。

    贺知章站起来,双手作揖:“启秉皇上和贵妃娘娘,臣荐举一人,可堪大用。”

    唐明皇感兴趣地问:“噢,贺爱卿,你荐举的是什么人?”

    贺知章答道:“李白,人称诗仙李太白是也。”

    唐明皇一听;“是他啊,其诗赋之才,朕慕之久矣,正愁无处寻之,他现在何处?”

    贺知章说:“李白现在就在皇宫大门外恭候皇上召见呢。”指指皇宫大门的方向。

    杨玉环眼睛一亮:“啊,李白哥回来了,太好了,快让他进来啊。”唐明皇点头说:“好,宣李白进宫!”

    “传旨,宣李白进宫!”接着由近而远,太监们一个一个重复着唐明皇的喊声。

    李白片刻之后走了进来,高力士上前说:“请拜见皇上和贵妃娘娘!”走向唐明皇和杨玉环。

    李白跟着走到唐明皇和杨玉环面前行作揖礼:“小民李白拜见皇上和贵妃娘娘!”

    高力士不满地问:“李白,圣上在此,你为何不跪?”

    李白回答:“此非大殿,故而不跪。”

    杨玉环笑笑说:“嘿嘿,这是我李白哥,就免礼了,免礼了。”走到李白面前,仔细端详后,心痛地说:“李白哥,你可瘦了。”

    李白看着一身雍容华贵又容光焕发、楚楚动人的杨玉环,脱口而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念毕,赢得一阵掌声和喝采。

    唐明皇夸奖道:“好,李白文才过人,文思敏捷,才华横溢,诗赋超凡,又有贺爱卿举荐,朕封他为四品翰林!”

    高力士说:“李白还不接旨谢恩?”李白作揖:“李白接旨,谢皇上!”

    唐明皇喊:“赐座!”一个太监搬来张精美圆凳。

    杨玉环见状,指指自己左侧:“来,就放在这里。”太监将圆凳放到杨玉环左边。

    杨玉环说:“李白哥,快来坐。”指指圆凳。

    李白说:“谢皇上和娘娘!”坐下。

    太监拿来碗筷和酒杯,并给倒好酒。

    杨玉环夹菜放到李白碗里:“李白哥,先吃点菜,这次回来就不要走了,我让人给你做好吃的,好好补补。”

    李白说:“谢谢小妹。”从碗里夹菜吃。

    罗小虎端起酒杯,说:“李白兄,我们好久没在一起了,我一直都在想念你,今日终于又重逢。为今日重逢我们碰一个。”

    李白一看是罗小虎,兴致高涨:“是罗老弟啊,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你,我太高兴了,今天我们要好好喝几杯,不醉不归!”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罗小虎跟着说:“好,不醉不归!”也把杯中酒喝掉。

    唐明皇招呼道:“好,吃菜,吃菜!”李白、罗小虎便夹菜吃。太监走过来给两只空酒杯倒上酒。

    李白说:“我祝皇上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万岁,万岁,万万岁!”举杯。

    唐明皇笑着说:“嘿嘿,李爱卿才华过人,以后就随朕左右了,保你有写不尽的锦绣华章。”端了酒杯喝了一口。

    李白说:“谢皇上!”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杨玉环招呼:“皇上,李白哥,你们吃菜啊。”给唐明皇、李白夹菜吃。太监给李白倒上酒。

    李林甫说:“李翰林,我们也算是老朋友了,祝老朋友荣任翰林,我们干一杯。”

    李白回敬道:“李大人,我当然忘不了了,来,干杯!”举起杯。

    安禄山说:“李大人现在是朝廷的丞相了。”

    李白听罢,喊道:“好,我也祝老朋友荣升丞相,以后还望李丞相多多关照。喝!”说完将杯中酒干掉。

    杨玉环痛爱地说:“李白哥,不要喝这么快嘛,当心喝醉了。”

    太监又给李白倒上酒。

    李白笑笑:“嘿嘿,没事,今天高兴,就是要一醉方休啊。”

    李林甫跟着笑道:“嘿嘿,李翰林为人就是爽快啊,我也干掉”说着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唐明皇招呼:“吃菜,吃菜,各位爱卿别光顾着喝酒,宫中的美味也要多尝尝。”

    众人回答:“谢皇上!”

    杨国忠端起杯献媚道:“我首先祝皇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岁,万岁,万万岁!贵妃娘娘千岁!再祝与太白兄得以重逢,我把酒干掉。”说着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唐明皇、杨玉环喝了口酒,李白将杯中酒全部喝掉。

    杨玉环劝道:“李白哥,你不用喝这么多嘛,赶快吃菜。”

    李白笑着说:“嘿嘿,今个高兴,童叟无欺,一律干杯!”夹菜吃。

    杨国忠说:“嘿嘿,太白兄为人仗义啊。”也夹菜吃。

    太监给李白、杨国忠倒上酒。李白说:“杨老弟,既然要庆祝我们相聚,我们就干酒三杯。”

    杨国忠说:“哟,李白兄,我可没你的海量,先前已经喝了许多,再连干三杯,恐怕难以支撑啊。”

    李白对答说:“哎,三杯酒算什么,杨老弟既然有诚意,就应该与我一同干酒三杯。”

    唐明皇笑了:“嘿嘿,杨爱卿,难得李翰林如此兴致,你就陪他喝三杯。”

    杨国忠立即答道:“是,微臣遵旨。”一脸无奈。

    李白喊:“来人,给我们每人倒三杯酒。”

    太监应声道:“来了!”拿了四只酒杯,放在酒桌上,都给倒上酒,又都给李白和杨国忠原来的酒杯倒上酒。

    李白说:“好,我先喝一杯。”拿一杯酒一干而尽。

    杨玉环心疼地说:“李白哥,你不要喝这么多嘛。”

    杨国忠也端起一杯酒喝掉,李白又拿一杯酒一干而尽。杨国忠跟着端起一杯酒喝掉。,李白又拿一杯酒一干而尽,杨国忠跟着端起一杯酒喝掉。

    李林甫说:“好,痛快!快吃菜,快吃菜!”

    李白、杨国忠夹了一口菜吃。太监又给李白和杨国忠倒上酒。

    李白举杯:“我们再干!”

    杨国忠说:“我,我不行了。”说完瘫倒在地。

    李林甫说:“啊,怎么就倒下了。快来人抬下去!”

    两个太监跑来抬起杨国忠。

    唐明皇说:“抬到凉亭里,给他醒醒酒。”

    两太监应声道:“是,遵旨!”抬着杨国忠离去。

    李白端起酒杯说:“罗贤弟,我们今日重逢,是否也要干酒三杯?”

    罗小虎慌忙说:“改日,改日吧,你今天喝得够多的了,还是多吃菜,多吃菜。”

    李白却不同意,说:“嗯。”摇摇头又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这点酒算什么,干!”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后趴倒在桌上。

    杨玉环吃惊地喊:“李白哥,李白哥!”

    李林甫说:“怎么又喝醉了一个。”

    杨玉环着急地说:“这怎么办呢?”

    罗小虎说:“我把他送回去吧。”站起施礼:“皇上,丞相,李翰林醉了,末将要将他送走,请准。”

    唐明皇答应道:“好,你就送吧。”

    罗小虎说:“末将遵旨!”

    李林甫说:“嘿嘿,小虎就辛苦了。”

    罗小虎说:“末将就此告退了。”说着将李白一只胳膊架到自己肩上,向外走去。

    杨玉环说:“得用一辆马车送去才行啊,马车,马车!”

    高力士说:“奴才这就安排。”匆匆向外走去。

    罗小虎继续将李白架着向外走去,心想:“嘿嘿,这下又可以和李白兄住在一起,重温了当年的情景了。”

    安禄山说道:“末将再敬皇上和娘娘。”举杯。

    545

    唐朝天宝年间京城皇宫大殿里。在皇宫的一座殿堂里,放着一些乐器,有木琴、长笛、锣鼓等,唐明皇、杨玉环、李白、罗小虎、安禄山、乐师李二郎、高力士走进来,唐明皇拿起长笛吹奏起来,杨玉环在放着的一个木琴前坐下,伸出纤纤玉指弹着木琴,李二郎拿着锣伴奏,李白、罗小虎和安禄山找了个位子坐着,高力士则站在一旁。随着音乐声,一队舞妓迈着舞步翩然而至,一边和乐而唱,翩翩起舞。

    唐明皇突然放下笛子,对舞妓们向下摆手:“停!停!”

    舞妓们随即停止跳舞,撤离大殿。杨玉环、李二郎见状,也都停下。

    杨玉环不解地问:“三郎,为何要停下?”

    唐明皇笑着说:“啊呀,我现在有一位大诗人在旁边,何不让李翰林为我们谱新词唱呢?”

    高力士赞道:“圣上英明!”对李白:“就请李翰林为刚才的曲子,写上新词吧。”

    李白眉头一皱:“好,我就试试。”沉思片刻后便吟诵:“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李二郎李白说一句,便记一句。众人大声喝彩:“好!”

    唐明皇赞赏地说:“李翰林真乃当今之奇才,诗句如此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好!好!快让舞妓们把这词熟悉一下,马上就唱。”

    李二郎答道:“是,我这就拿去给她们记。”说着拿着记诗的纸走了出去。

    唐明皇说:“好,我们先喝喝茶。”说着喊了一声:“上茶!”随着唐明皇的喊声,一队宫女端着茶分别放在每个人前面。

    唐明皇:“喝茶,喝茶!”首先拿起茶杯喝了一口,众人都跟着拿起自己前面的茶杯喝一口。

    李二郎过了一会回来说:“启秉皇上,现在可以唱新词了。”

    唐明皇说:“好,我们重新开始。”

    杨玉环重新弹琴,唐明皇也重新吹起了长笛,李二郎拿起了锣,刚才来的那些歌妓们再翩然而至,唱着李白刚着呤咏的诗句。

    唐明皇一曲下来,开心地笑了:“嘿嘿,这新词就是比老词强,李翰林你看刚才唱得怎么样?”

    李白好一会都不见回答。

    众人眼睛看去,发现李白竟在自己的位子上睡着了。

    高力士报告说:“启秉皇上,李翰林睡着了。”

    众人惊呆了。

    罗小虎心想:“李白兄,你怎么能在这儿睡着呢,这不是找死吗?”

    杨玉环说:“我李白哥远道赶来,肯定是累了。”

    唐明皇跟着说:“是啊,这么大老远赶来,是辛苦他了。他要睡就让他睡吧,我们继续。”又吹起笛子。

    众人舒了一口气。

    杨玉环又弹着木琴,李二郎又敲起锣。

    罗小虎心想:“杨玉环真是重情重义的人哪!”

    546

    在大唐皇宫大殿里,唐明皇吹着长笛,李二郎弹着木琴,罗小虎打着锣,杨玉环领着歌妓随着乐曲,变幻着各种舞姿,高力士和安禄山在一旁看着。

    杨玉环一曲奏毕,回到唐明皇身边,歌妓们也都退出去了。

    唐明皇开心地说:“爱妃的舞跳得越来越好了,再跳下去就要登峰造极了!嘿嘿。”

    杨玉环报以莞尔一笑:“瞧三郎说的,我哪有这么好啊。”

    唐明皇突然看看四周说:“哎,李白今天怎么没来,爱妃的歌舞怎么能没他的新诗助兴呢?快快把他找来!”

    罗小虎说:“好,我去找去。”

    唐明皇说:“行,你就和高公公一道去找。”

    罗小虎施礼:“末将遵旨!”

    高力士施礼:“奴才遵旨!”

    罗小虎、高力士转身走出大殿。高力士喊:“来两轿子!”随着高力士的喊声,两个六人大轿抬到他们面前。

    高力士说:“请罗将军上轿!”指着一个轿子。

    罗小虎说:“高公公太客气了,其实我骑马去就行了。”

    高力士回答:“老是骑马怎么行,也要换换走法嘛,请吧。”

    罗小虎行作揖礼:“多谢!”走上轿子,高力士走上另一个轿子。

    罗小虎吩咐:“我们往集镇上去找吧。”众轿夫将两个轿子抬向集镇。

    罗小虎看见前面有一个酒楼:“到前面的酒楼停一下。”众轿夫将轿子抬到酒楼前放下。罗小虎走下轿子,向酒楼里走去。高力士跟着走下轿子,向酒楼里走去。

    老板一迎上来问:“两位客官,里面请。”

    罗小虎在一楼大堂扫视了一下,没发现李白,就上楼去看,高力士跟着上楼。

    罗小虎在楼上转了一圈,没发现李白,就跑下楼去。高力士跟着罗小虎在楼上转了一圈后,也跑下楼去。

    罗小虎出了酒楼,坐到轿子上,说:“到下一个酒楼去!”高力士也坐上轿子。

    众轿夫将轿子向前抬去,走了一段路后,又到了一家酒楼。听到传来呤诗声:“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罗小虎喊:“停,停,停!”众轿夫在酒楼门口把轿子放下。罗小虎走下轿子,向酒楼里走去。高力士跟着走下轿子,向酒楼里走去。

    老板二迎上来,热情地说:“两位客官,里面请。”

    罗小虎在一楼大堂扫视了一下,没发现李白,就上楼去看。高力士跟着上楼。

    罗小虎在楼上转了一圈,没发现李白,就跑下楼去。高力士跟着罗小虎在楼上转了一圈后,也跑下楼去。

    罗小虎出了酒楼,坐到轿子上说:“到下一个酒楼去!”

    众轿夫将轿子向前抬去,走了一段路后,又到了一家酒楼。罗小虎喊:“停,停,停!”

    众轿夫在酒楼门口把轿子放下。罗小虎走下轿子,向酒楼里走去。高力士跟着走下轿子,向酒楼里走去。

    老板三迎上来:“两位客官,里面请。”

    罗小虎在一楼大堂扫视了一下,没发现李白,就上楼去看,高力士跟着上楼。

    罗小虎在楼上转了转,看见李白正和王公子、刘公子等人在喝酒,就跑过去。

    李白招呼道:“罗老弟,你来的正好,快坐下喝两盅!”

    刘公子说:“罗将军,我们难得碰在一起,一定要好好喝喝。”

    王公子说:“罗将军,你还欠我们在范阳的一顿酒呢,今天要好好补上。”

    罗小虎一脸歉意地说:“今天不行了,皇上派我们来找李白兄的,我们要和李白兄赶回宫里复命呢。”

    李白喊道:“喊我做什么啊,不去!就说此人已死,有事烧纸。”立即把手中的一碗酒一饮而尽,而后趴倒在桌上睡了。

    高力士说:“罗将军,你在这里等着,我喊轿夫去,马上就来。”跑下搂去,喊:“把我的轿子抬进来!”

    六轿夫抬着轿子进入酒楼大堂。

    高力士说:“把轿子放下,到二楼把李翰林抱下来!”

    六轿夫放下轿子,登上二楼。罗小虎指了下李白说:“李翰林在这儿,快抬到轿子上!”

    六轿夫上前,四人抬四肢,一人托头,一人托身子,将李白抬下楼,放进轿子里。

    高力士说:“先抬出去!”六轿夫将轿子抬出酒楼门口放下。高力士跟着走出。

    罗小虎拱拱手说:“刘公子,王公子,我们以后再聚,恕罗某人公务在身,不能作陪,你们继续。”说完跑下楼,跑出酒楼,见高力士在等着,便上前说:“高公公,请上轿子。”

    高力士说:“哎,这是罗将军的轿子,我如何能坐?”

    罗小虎回答:“高公公不要客气了,我年轻力壮,又是武将,走走路没关系,请!”做了个向轿子上请的手势。

    高力士说:“不妥,不妥,请罗将军上轿!”

    罗小虎说:“高公公若是嫌弃罗某人坐过的轿子,我就将李翰林搬过来,让高公公坐自己轿子回宫。”

    高力士一听,笑道:“嘿嘿,罗将军既出此言,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坐到轿子里。

    罗小虎说:“回宫!”众轿夫抬着轿子往回走,罗小虎跟着走去。众轿夫将轿子抬了一段路后抬进皇宫里,罗小虎跟着走进皇宫。

    罗小虎让轿夫们将轿子抬到大殿门前放下,和高力士走进大殿。大殿里唐明皇和杨玉环正焦急地等待着。

    高力士上前施礼:“启秉皇上,李翰林找到了,他睡着了,就在外面轿子里。”

    罗小虎也上前施礼:“是的,他喝了酒,就醉倒在酒席上了。”

    杨玉环听罢便说:“啊,李白哥喝醉了,得让他躺着啊。”

    唐明皇说:“那就赶快把椅子铺成床,把他扶进来,让他躺在这儿。”

    高力士答道:“是。”搬椅子。罗小虎帮着搬凳子。安禄山也过来帮忙,一张用椅子和凳子拼成的床一会就搭好了。

    高力士转身走出大殿,说:“还是你们六个,把李翰林扶进大殿躺着。”

    六轿夫到李白面前,四人抬四肢,一人托头,一人托身子,将李白抬到大殿里。

    高力士跟在后面说:“将李翰林放到床躺着。”指了下拼成的床。

    六轿夫将李白放到床上躺好后,面向唐明皇行叩拜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明皇笑笑:“嘿嘿,平身!”高力士说:“你们都退下吧。”六轿夫说:“谢谢皇上,谢谢公公。”转身离去。

    高力士走到床前不停地晃动李白。杨玉环说:“就让他睡吧,他可能没睡好。”

    高力士说:“他睡了有半天了,现在应该差不多。”仍不停地摇晃李白,李白被摇得睁开眼睛。

    高力士欣喜地说:“醒了,醒了!李翰林,皇上在等着你呢。”

    李白睡意惺忪地说:“噢,噢。”

    唐明皇开心了,忙走到李白跟前:“李翰林,今天大家玩得都很开心,现在就缺你的诗助兴了,朕让你快快作几首好诗来,供大家欣赏。”

    李白说:“臣遵旨!只是臣刚从梦中醒来,没有诗兴,就让杨贵妃给我研墨,李丞相给我铺纸,高公公给我脱鞋,好引起我的兴致。”

    唐明皇说:“行,行,传李丞相进殿!”

    杨玉环也高兴地说:“我又能为李白哥哥磨墨了。”

    高力士喊:“传旨,李丞相进殿!”

    “传旨,李丞相进殿!”接着由近而远,太监们一个一个重复着唐明皇的喊声。

    一个太监把文房四宝拿来了。高力士喊:“来人,快抬一张桌子给李翰林!”

    两个兵士抬来一张桌子放在李白面前,太监将文房四宝放到桌上,杨玉环便过来给李白磨墨。

    高力士说:“李翰林,你这待遇真高啊,除了皇上,还没有人让我脱鞋呢。”把李白的鞋脱掉。

    李林甫过了一会赶到了,行礼:“臣李林甫拜见皇上和贵妃娘娘!”

    杨玉环停止磨墨说:“墨磨好了。”

    唐明皇招呼道:“李爱卿,你来的正好,快给李翰林铺纸。”

    李林甫喊:“遵旨!”说完立即给李白在桌上铺好纸。

    李白拿起笔,蘸上墨后,奋笔疾书:“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唐明皇喊:“好,好!”

    众人跟着喊:“好,好!”

    李白继续写:“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唐明皇说:“好,甚好!”

    众人跟着喊:“甚好,甚好!”

    李白继续写:“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

    唐明皇赞道:“好诗!好诗!”

    李白将笔一扔,身子向后倒下,又睡着了。

    唐明皇拿过李白写的诗,浏览了一下后说:“这样的诗要在有水有花有地方唱才行,走,我们到后花园去。”拿着长笛向大殿外走去。

    高力士附和道:“好,好,我们去。”

    众人带着乐器跟着唐明皇到后花园。后花园桃红柳绿,鲜花绽放。桃树下已放了些椅子。

    唐明皇坐到一椅子上又吹起了长笛,李二郎坐到一椅子上弹起木琴,罗小虎坐到一椅子上打着锣,高力士站在一边,安禄山、李林甫各自找个椅子坐下。

    杨玉环在美妙的乐曲声中,杨玉环手拿琵琶领着歌女们载歌载舞,咏唱着李白刚才写的诗,在达到高潮时,竟反弹琵琶,赢得阵阵喝彩。

    唐明皇舞曲终止时,不禁竖起大拇指:“哈哈,李白的诗就是精彩啊,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词曲合一,人舞合一,神奇也。”

    杨玉环跳完舞向众人看了看后问:“李白哥哥呢,他怎么没有来啊?”

    高力士说:“他还在大殿里睡觉呢,奴才去看看。”说着向大殿走去。

    罗小虎见状,说了一句:“末将也去看看。”就跟在高力士回到大殿。

    高力士、罗小虎睁大眼睛一看,没有李白了,只有一个空空的用椅凳拼的床,再将大殿扫视一番,也不见李白的身影。

    罗小虎说:“高公公,我去到宫外找一找。”说着向皇宫外走去,出了皇宫径直来到终南已半山腰上那排房子里,推门而进,只见桌子上放着一个字条,拿起一看,上面写着:“小弟,我知道你会找到这儿来。吾之到京城,本欲一腔热血,为国立业,却每天行鼓乐赋诗之事,以娱皇上与妃子,及时行乐,非我大丈夫之所为也,心日渐灰冷。故而决定另投他处,望后会有期。李白字。”罗小虎读罢,立即拿着纸条跑出去大声喊:“李白兄!李白兄!”

    山中传来无数回音:“李白兄!李白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