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情缘古今 > 第四十一章 姬昌寻得贤人
    105

    殷商时期番溪姜子牙家的农家院子里。姬发和姜子牙坐在一个石圆台旁的石凳上,两人前面都有一只茶杯,石圆台中央是一把茶壶。

    姬昌高兴地看着姜子牙说:“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老人家学识渊博,通晓历史,洞察时势,实为高人也。”

    姜子牙笑呵呵回答:“承蒙大人夸奖。嘿嘿。”

    姬昌:请问老人家治国兴邦的良策,不知如何。

    姜子牙伸出三个手指:“三常。”

    姬昌不解地问:三常?“

    姜子牙点点头说:“对,是‘三常’。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

    姬昌听后甚喜,说:“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久矣!

    姜子牙笑了:“呵呵,太公先知也。”

    姬昌又说:“纣王无道,民不聊生,愿公担任吾之师,可否?”

    姜子牙欣然答道:“大人既然登门,老夫绝无推辞之由矣,愿往之。”

    姬昌很高兴,说道:“此乃我周之大幸也!”说着站起向院门外做个请的动作:“请!”

    罗小虎、姬发在一旁跟着做请的动作,说:“请!”

    姜子牙站起,乐呵呵地说:“大人先请!”

    姬昌说:“太公望先请!”说着上前扶着姜子牙向院外走去。

    众人跟着向院外走。这时一辆载人马车停在门前,后面是拉货的马车,姬昌和姜子牙走到载人马车旁,罗小虎和姬发牵着马和一些兵勇,站在一边。

    姬昌向姜子牙做了个请的动作:“太公望请上车。”

    不料姜子牙却说:“老夫年事已高,恐怕受不了马车的颠簸,还是走去吧。”

    姬昌听罢,立即不同意:“这如何使得,此地离歧山还有些路程,走去多有劳顿,太公望年事已高,如何经起这般辛劳,我来拉你,不让你受颠簸。”然后让车夫把马从车上卸下。

    姜子牙见状摆摆手:“老夫岂敢让大人受累,不可,不可。”

    姬昌扶姜子牙说:“太公望请上车。”

    姜子牙还是推辞:“不可,不可,老夫还是自己走吧。”

    姬昌回答:“太公望如不上车,我等就不走了。”

    姜子牙听罢一脸无奈地说:“啊呀,既然如此,老夫就恭敬不若从命了。”说着登上马车。

    姬昌背起马车上的绳子,手扶把手,把车向前拉。拉了一段距离姬昌渐渐感到吃力了,满头大汗,不时地撩起上衣擦汗,胸脯露在了外面。

    而姜子牙则坐在车上闭目养神。

    罗小虎和姬发焦虑地看着姬昌。姬昌向前又走了两步后,跌倒在地。罗小虎和姬发赶紧上前将姬昌扶起。罗小虎说:“大人,你不能再拉了,我们替你拉吧。”姬发也说:“是啊,父亲,你应该歇一会,我们替你拉一会。”姬昌无可奈何地说:“好吧,不拉了。”而后对姜子牙抱歉地说:“太公望,我实在拉不动了,不能拉你了。”

    姜子牙睁开眼睛,说:“好,就到这里吧,辛苦大人了。大人共拉我有八百步,我保你大周八百年。”

    姬昌颇感意外,睁大眼睛说:“啊,原来这样啊,那我继续拉。”

    姜子牙摆摆手:“不行了,不行了,再拉也是枉费一场,没有用的,还是用马拉吧。”

    姬昌失望地说:“噢,是这样啊,那就用马拉吧。”而后喊:“套马!”

    车夫牵马过来,把马套好后说:“大人,已套好。”

    姜子牙说:“大人,还是坐到车上来吧”说着伸手拉姬昌。

    罗小虎赞同道:“对,大人,还是坐到车上休息一下吧。”上前把姬昌向车上扶。

    姬发说:“父亲坐上去好好休息,刚才太辛苦了。”也把姬昌向车上扶。

    姬昌登上马车,与姜子牙坐在一起。

    车夫看姬昌坐好后,一声喊:“驾!”把马车向前赶去。

    公元前1056年,歧山周部落西伯姬昌在渭水寻访到已是七十二岁高龄的姜子牙,辅助其灭商建周大业,成就了近八百年的周朝,成为千古佳话,并给我们流传下一个成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