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驿动年代 > 第10章 苏圃春晓
    1990年3月6日南昌

    鸿:

    2月27日来信收到,昨晚又和你通了电话,非常高兴,你走之后,我时常回忆起在海南的那段生活,饭桌上无拘无束的闲聊,特别是沈老会计的风趣言谈,总使人心情愉快,胃口大增。人人都待我那么好,可我笨嘴拙舌,不知道怎样去表达我的感谢,不过我想他们是不会计较这些的。我已经期待着今年夏天在海南相聚,并且希望再享受到沈老的幽默。

    这封信又拖到今日续写,昨天晚上看了场电影,不知怎的心情很低沉。特别是想你,眼泪几乎要流出来了。后来妈妈提出玩几盘跳棋,心情才渐好了一些,老娘花了1元8角买的跳棋。

    今天是这个春天少有的好天气。早上从家里出来,走到苏圃路上,顿觉神清气爽。苏圃路这条南昌东湖和八一公园边的小马路,可是大有来历。豫章十景之一“苏圃春晓”即是在这里,曾听人说起,相传在宋代有一位年近花甲的隐士在南昌的东湖之畔(现在的二中)以种蔬菜为生,人们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姓苏,所以就称他为“苏翁”。苏翁种了一大片的蔬菜,而且比所有的菜农都种得好,菜价却比所有的菜农都卖得低。因此,苏翁的名声就越传越远,苏翁种的菜园也就叫作“苏圃”,“苏圃春晓”也就成了南昌的一道风景。后来,朝廷的一位宰相来到南昌,听说了“苏翁”和“苏圃”的故事很好奇,前去拜访才知,这个“苏翁”即是他的同窗苏云卿。苏云卿很有才华,但就是不愿做官,一直隐居于民间,很少和人交往。在苏翁的草棚里,两人共叙当年同窗之谊,宰相恳切邀请苏翁出来做官,苏翁只好答应稍作准备后明日和宰相一齐到京城去。第二天一早,宰相来到苏翁的草棚,却只看到这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苏翁早已不辞而别了,而“苏圃”在后世却越来越知名了。从东湖沿着苏圃路一直往前走,早春的湖岸垂柳刚刚吐出嫩绿,“万柳堤”名不虚传,东湖与百花洲真可谓“十顷平湖柳堤合”。湖中绿水映衬着朝霞泛着磷光,湖心岛上芳草如茵,花枝吐蕊,犹如苏圃美景再现。沿苏圃路到湖的尽头,看见我俩共同的母校—南昌二中,斜倚在自然风光绝美、人文景观深厚的东湖一侧,晨读的学子点缀在校园里。那些创办二中前身闻名遐迩的心远中学的前辈们,真是眼光独到,选了这么一个灵气侧漏的地方,怪不得二中人才辈出,想想我辈也要不断努力,为母校争光!

    从昨天开始我们科里就在谈论跳舞的事,魏亚琼还说要打扮得漂亮些,我们这些人都有些蠢蠢欲动,希望能够玩得痛快,不过,即使我玩得愉快,你不在身边也会觉得有些遗憾。

    看了你介绍小三子的情况,跟你有同感,我们的消费欲望要比他们高,特别是你,喜欢和人接触,像那样比较封闭的生活,时间长了你会厌烦的。老爸提议你的简历应加上在江西大学学了两年计算机原理。时间不多了,我得赶上今天第一次开邮箱的时间,还得去住院部给病人换药。我又做了一次青光眼手术,这次手术很成功,我想下次可以不需要爸爸压阵了。上次的照片已全部寄出,附信寄上我的一张“靓照”。

    你的雯

    90.3.6.